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解读中国移动向9914位员工授予3.06亿股股票期权?


回复「你好」,领高价值干货

中国移动是国企,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目张胆给员工输送国有资产的,为此,中国移动还特意把行权价格定于55港元,高于当前、及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股价,以示规避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来源 | 悲了伤的白犀牛
图片来源 | 视觉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批准向9914位激励对象授予合共涉及约3.056亿股股份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每股股份55.00港元,行权有效期结束时间自授予日起10年后。

据中国移动官方宣称,采取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吸引、激励和保留本公司核心骨干员工。
应该怎么来解读中国移动的这个计划呢?
首先,3亿多股不是一个小数目,按9914人平分的话,人均能分得3万多股,按中国移动最新的股价54.25港元算,3亿多股总价值高达166亿港元,人均3万多股也价值167万港元。
那是不是中国移动给这9914人每人白送了167万港元呢?当然不是!中国移动授予的是股票期权,而非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非当下具有实际价值的股票。
中国移动是国企,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目张胆给员工输送国有资产的,为此,中国移动还特意把行权价格定于55港元,高于当前、及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股价,以示规避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不是直接授予股票,那怎么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呢?
股票期权的准确定义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中国移动的行权价格设定为55港元,若在行权期内中国移动股价超过55港元,那获授权的员工就可能赚取中间的"差价"——
比如,中信证券此前就预估中国移动在5G红利期内最高能达到104港元。如果中信证券预估正确的话,按平均每人3万股计算,则每人最终获利可达147万港元!这个金额对大多数中国移动基层员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以说激励力度非常巨大。
那这个激励是不是天上掉馅饼、唾手可得呢?当然不是!
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简单来说,员工必须要努力,让企业发展得更好,让企业的股票不断上涨,才能获得激励。
中国移动当前的股价是54.25港元,是低于55港元这个行权价的,而放眼全年,中国移动股价曾经低至46.77港元,而年内的最高值也不过67.61港元,如果后面中国移动股价持续徘徊在55港元以下,自然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但如果这9914名高管和科技人才努力工作,让中国移动股价节节高升的话,后面就进入了收获期,比如,如果股价能回到年内最高点,人均盈利就高达38万港元。要知道,中国移动在4G初期的股价曾经高达118港元,如果能回到这个高光时刻,人均盈利就高达190多万港元!
但是,这谈何容易?!最近几年,受"提速降费"减利性政策的影响,叠加三大运营商之间看不见尽头的价格战,中国移动近年来的股价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从2019年初的80多港元一直跌至50港元区间,要让中国移动股价重拾升势、逆转势头,这着实有点难度。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要有收益,必须努力!这也是此激励计划的根本目的。
那获得这些股票期权会不会有可能亏损?
从当前公开的信息上看,被授予人应该不存在亏损的可能,因为中国移动是"授予股票期权",而非"授予股票认购权",并不需要支付现金进行购买。
期权不是股本,表示你在约定的条件下可以用约定的价格购入一定数量的股票,但是不是把期权换成股票,权利在于你。如果公司效益不好,你可以放弃期权,自然也就不会承担公司亏损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公司效益好,股价上涨,你把期权行权为股票,就可以享受公司股份带来的利益。
而值得注意的是,股票期权的行使会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购买未发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从公司购买而非从二级市场购买,所以,员工赚取的利益,其实是由中国移动直接买单的。
为什么只激励这9914人呢?中国移动有45万员工啊!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激励计划肯定是要面向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比如企业高管、或者技术骨干,如果做成面向45万全体员工的,那就变成普惠政策了,一是需要资源太多,二是激励效果打折,难以达成既定的目的。
最后,谈一下这个激励计划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一个潜在的隐忧是,持股员工是不是有可能在形成固化的阶层,比如在涉及到关键的岗位遴选、人才培养、利益分配、考核晋升等多方面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形成一个固化的团体?
更为值得思考的话题是在国有企业的持股员工与非持股员工之间是否有可能形成基于持股的身份不平等,进而在企业思维结构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建构和理解上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
此外,如何合理甄选激励对象、分配激励名额,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激励关键人员的作用,反而会激化矛盾,造成"受冷落"的技术骨干心灰意冷,进而选择离开,这一点不得不防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管层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
新三板公司员工股权激励实务操作
什么是股权激励行权价
10分钟看懂《公司如何设计股权激励》
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十大模式
员工持股模式:四大激励模式对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