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工业化将减少就业?就业岗位从哪来?


再工业化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的战略新方向。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又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加码工业发展。

深圳将工业立市提到战略高度。今年5月,深圳发布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30条举措,明确“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6月,深圳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并重点提出“20+8”产业;同月,深圳科创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纷纷提出“制造业强省”相关部署。其中,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推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强化高新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对此,福卡智库内部报告《再工业化:为了竞争,还是就业?》分析了从上至下再工业化的驱动因素和长远考量。

然而,再工业化与以往的工业化有何不同是另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再工业化当然不是重走当年工业化的老路,本质上是在新科技革命下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探索,关乎城市转型和国际产业的竞争格局。

福卡智库内部报告《再工业化:为了竞争,还是就业?》指出,从城市转型的角度而言,工业4.0能够重塑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改善城市产业的物理形态,成为发掘城市化2.0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但是,工业在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传统工业所具有的吸纳就业的优势似乎正在弱化,就业问题将愈发凸显。

那么,如何化解就业难题?

福卡智库内部报告《再工业化:为了竞争,还是就业?》指出,就业机会恰恰就蕴含在工业升级的大变局之中:工业智能化加速了二产和三产的相互渗透,服务型制造业作为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不过,再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和二产三产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就业岗位被替代的难题,因而需要通过非市场化的手段对冲就业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盟“工业5.0”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丨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应用探索研究
专访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主任朱森第:为何要关注青岛制造业
欧盟“工业5.0”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朱森第发布《财经智库》东莞调研报告:东莞的承压与求变
大城市与新经济:未来城市的巨大分化
工业互联网和“非接触经济”,离中小企业有多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