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lphaGo“打遍天下无敌手”——被人工智能格式化的未来

谷歌AlphaGo出尽风头:

2016年3月,AlphaGo以4比1的战绩,击败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

如今,升级版的Alphago对战代表目前人类围棋最高水平的棋手柯洁,经过4个半小时激战,“人脑”三局皆败。

5月26日,由时越、芈昱廷、唐韦星、陈耀烨和周睿羊5位世界冠军组成中国围棋“天团”“群殴”AlphaGo,仍不敌AlphaGo,投子认输。

至此,AlphaGo打败了世界几乎围棋界的所有高手。更重要的是,AlphaGo的棋风完全脱离人类定式与经验,一如柯洁所说“与‘围棋上帝’下棋”。

如果说2016“人机大战”是刺激人类重新认识人工智能的标志事件,进入全球竞速人工智能时代,那么2017“人机大战”的意义在于重演一部进化史,让人类重新认识智慧的边界。

AlphaGo1.0巧妙地混合了三种算法:蒙特卡洛树搜索+监督学习+增强学习

其中蒙特卡洛树搜索是一种优化过的暴力计算。

监督学习,是通过学习3000万步人类棋谱,也是AlphaGo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算法。

增强学习作为辅助,是两台AlphaGo从自我对战众中学习如何下棋。

此次AlphaGo2.0的技术原理与之前不同:

1

放弃了监督学习,没有再用人的3000万局棋谱进行训练。

2

放弃了蒙特卡洛树搜索,不再进行暴力计算。AlphaGo 2.0走棋非常迅速,约在每10秒钟就走棋一步。

3

极大地强化了增强学习的作用。两台机器遵守走棋和获胜规则,从随机走棋开始日夜切磋,总结经验,一周后终成大器。

AlphaGo在象征人类智慧最高境界的围棋项目上获得了胜利,意味着在其他领域也可能会实现突破,并成为新的替代,在海量而复杂的信息面前,人脑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已成为最好的潜在方式。

以前我们总是把人工智能和电影想到一起,如《星球大战》、《终结者》、《2001:太空漫游》,但现实中越来越多有人工智能有关的不可思议的“黑科技”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

《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中被克隆出来的机器人军队

亚马逊的线下生鲜实体店Amazon Go,这个商店整合了亚马逊最新的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感知顾客有没有从货架上拿走商品,或者是把商品放回货架,用户不需要排除结账,拿着商品就可以直接回家,亚马逊会从你的账户里自动扣款,并生成账单。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正准备担任“实习医生”

腾讯的人工智能正在搜寻着“自杀自残”的抑郁症病人

美图的人工智能“修图师”正在每天把你变得美美哒

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小编”正在编辑着你感兴趣的新闻页面

京东人工智能客服JIMI正在为数亿消费者24小时服务……

可以说,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引爆点,也是经济增长点。

但同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类。

如人工智能可以在1秒钟内,对比全世界所有机场摄像头视频,以及所有通缉犯的人脸,保安能做到吗?显然不可能。

这也意味着,大批的工人、收银员、保安、司机、客服……都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失去自己原来的工作。

再如写作机器人可以实现体育新闻、热点新闻等多领域的全机器创作;IBM沃森机器人,几秒内就可以得到准确率高达90%的法律咨询,远超人工70%的正确率;一向被人类独占的情感、创意领域也被“机器人伦勃朗”颠覆……

如此看来,人工智能危及的不只是蓝领工作,还将取代新闻记者、翻译、律师、交易员、画家、歌唱家和艺术家,甚至心理咨询师。

随着人工智能在全球的推进,中产阶级群体也将被大范围“绞杀”。

失业以前失业大多因为经济不景气、产业调整,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消灭掉工作将成为普遍事件,而失业无论对于自然人,还是政府而言,都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回顾人类生命的进化史,从原始的有机物,到单细胞开始逐步变成灵长类动物,并且发展出超越其他一切生物的智慧,用了1400万年,而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仅有60多年,便进展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早在1997年,阿尔法狗的前身“深蓝”就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不过深蓝、沃森,还是AlphaGo、Master,围绕记忆、逻辑、运算对人类展开挑战,在知识问答、棋类比拼中战胜人类。

但人类通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才取得的听觉、视觉等天赋,也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或者“帮助”似乎正在向纵深发展。

正如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担忧,人类进化太慢,最终会不会被淘汰?

对此,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人工智能将威胁人类自身,另一种是人工智能最终掌控在人类手中。

前者如李开复在WISE大会上的结论,当AlphaGo每天自我对弈100万盘棋;Tesla每天从100万辆车的实际行驶中吸收经验,普通人将如何与它们竞争?

孙正义说“三十年后,你脚上所穿的鞋子或许会比你的大脑更加‘智能’”,坚信机器人的数量不仅会在三十年内超过人类,其智能水平也会在三十年内超过人类。

后者如李彦宏,坚定认为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控制,其称“人类科学并不了解人脑”,“要达到强人工智能,也就是说电脑达到人脑的能力,还有很长的时间,也许永远达不到。”

一方面原因在于人类所独有的高阶智慧能力只需要非常少的计算能力,但是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却需要极大的运算能力。

因此“要让电脑如成人般地下棋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让电脑有如一岁小孩般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人类思维是“由思维组成的社会”,人类在思维构成的生态系统上运行,其中包含多种认知能力,它们就像不同的物种一样构成了一个个的生态系统,而且可以完成种类各异的思考方式:包括演绎、归纳、符号推理、情商、空间逻辑、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人体内的整套神经系统也是一种具备其自身认知模式的大脑,我们思考时并不仅仅使用大脑,而是用整个身体来思考。

无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结果怎样,却不得不承认当下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改变将比互联网的量级更高,各行各业都将被人工智能重新格式化,而2017年就是人工智能史上的一次拐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真的能代替人类?
机器会走棋,人类干什么?
这么多人工智能科普文,我只服这篇(5分钟看完 能装逼2小时)
如果人工智能会为人类带来危机,那将会是什么?
从物质到秩序再到意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只是时间问题
人类还处在人工智能的石器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