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把李嘉诚当作风向标?

李嘉诚又双叒叕“跑了”?后面竟然还跟着个小潘!

近日,香港中环中心——李嘉诚在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李嘉诚一生荣耀的象征,作价402亿港币卖掉了!这创下了香港楼市成交的天价,而买家是以内陆石油系统机构为首的财团。

香港旅游发展局资料显示,中环中心于1998年落成,楼高350米,层数达80层,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99号,毗邻李嘉诚长实集团所在的长实集团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作为香港第五高楼,中环中心提供商用楼面面积逾140万平方尺。

近年来,李嘉诚持续抛售内陆及香港资产。

今年9月,香港媒体报道称,长实地产和电能实业在山顶道的两大住宅地块将以20亿港元的价格卖出。

7月底,李嘉诚旗下和记电讯宣布,拟以144.97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其在香港的固网业务——和记环球电讯(即HGC)全部权益。

去年10月,出售陆家嘴世纪汇50%的股权,作价230亿港元。

再早一些的2013年,出售了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上海东方汇金中心;2014年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北京盈科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和重庆大都会,同时减持了长原集团、亚洲货柜码头以及屈臣氏股权套现……

如此频繁大手笔的卖出,累计套现超过了千亿港元,与此同时,李嘉诚在英国买电信、买电力、买天然气,投资超过250亿英镑(当时约合人民币2445亿)。

李嘉诚这一买一卖,让公众怀疑他是准备从香港抽身。不过,这一说法由来已久,诚哥多次解释也无济于事。

更有甚者,不少香港华商唯李嘉诚马首是瞻,积极布局国外,就连潘石屹也来凑热闹,清盘国内陆产项目,10月23日刚刚将旗下的凌空SOHO 以49.44亿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基汇资本。

被潘石屹卖掉的凌空SOHO,是由著名建筑师扎哈· 哈迪德所设计的,也是上海足具未来感的建筑之一,之前《欢乐颂》、《何以笙箫默》等热门电视剧都有在此选景,而这里也是携程的总部大楼。

其实这些年潘石屹开始加速变卖资产,三年来不断卖卖卖,套现超200亿人民币。

2017年6月,SOHO中国披露公告,宣布以35.73亿元整售上海虹口SOHO;

2016年7月,SOHO中国宣布国华人寿保险以32.22亿元的价格接盘上海世纪广场;

2014年2月,SOHO中国以52.32亿元的价格将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出售给金融街控股;

同年9月份又以30.5亿元的价格将上海凌空SOHO近一半的物业卖给携程。

显然,李嘉诚已被当作识别香港及内陆形势、定调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这位拥有“爱国爱港”金字招牌的亚洲首富进行商业帝国大挪移,如此“脱港入欧”、“脱华入欧”是否意味着香港真出大事了、中国真出问题了?

李嘉诚之所以被视为风向标,是基于自身传奇性的商业天才及影响力。

首先,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潮流、踏准投资方向。

善于寻觅商机是经商的必备。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当别人不了解的时候,你了解了;当别人了解了的时候,你成功了!”

行动胜于言语。

当上世纪中期大陆解放战争、政治运动、自然灾害等因素迫使“有产难民”入港,香港一度成为“世界工厂”之时,李嘉诚创办劳动力密集型塑胶厂,赢得第一桶金;

当香港地域狭小弊端乍现、制造业无法长久、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增加对写字楼需求的苗头露出之时,李嘉诚转战房地产,成为香港“地王”;

当英资戒备中央政府、陆续从港“抽血”之时,李嘉诚勇敢接盘,使“女王之城”变“李家之城”;

当大陆经济体制改革、民间投资及城镇化启动之时,李嘉诚广布“棋子”,收获房地产红利……

凭借敏锐的嗅觉,李嘉诚没有踏空过一次,被称为“李超人”。

其次,具有非凡的经营头脑。

少年经历忧患、12岁便辍学谋生的阅历使得李嘉诚既有强烈的创富冲动,又不乏思考;既能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较快较好地抓住升浪起点,又能在扩张中不忘谨慎;既坚持一定的执念,又广结善缘;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不盲从……

文革后“中共将武力收复香港”谣言泛起、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7世界金融危机之下的物业抛售潮,李嘉诚却采用“人弃我取”的策略一次次成功抄底。

最后,成为“香港梦”、“商人梦”的化身。

“具备洞察商机的慧眼+深谙经营之道”使得李嘉诚身家沿百万——上亿——百亿——两千亿几何级数增长,连续35年蝉联亚洲首富,无人出其右,李嘉诚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资本家”、实力型企业家,是香港经济的代表,更是众人心中膜拜的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商业英雄,被当作风向标去关注、去追随就不足为奇。

由此可以推断,市场经济大潮促使“财富是成功的表达式”深入人心,一旦某个人的财富创造与人们心中的“那个逻辑”相吻合,其经济成就就往往被人格化、神化,个人就成为“神”的化身(经营之神、预测之神),既然是神就比人高一等,从而被当作标杆受崇拜、笃信与追逐。

李嘉诚这只“屋顶上指明风向的铁公鸡”诞生于“造神运动”,但实际上,风并不是他带来的。

“造神者”只盯住个人成就,而忽略了时代背景、格局、历史条件的影响,自然找不到“风源”。

论及时代背景、格局、历史条件,李嘉诚的成功即起于此。

1

特定时空背景成就了房地产经济。

自上世纪50年代始,香港自由市场制度对人口、资金的“虹吸效应”愈加凸显,人口从1950年的186万攀升到2010年的718万,房屋需求激增。

但填海造地而起的香港却仅有1104平方公里“弹丸之地”,房地产需求与土地供应之间强烈的反差刺激房价一路疯涨(均价由500元人民币涨到16125美元),香港房地产由“处女地”走向泡沫化,踩准房地产上升波浪的李嘉诚毫无疑问地食利泡沫经济。

2

政商关系“蜜月期”使其在华版图急剧扩张。

改革开放后20年内,非均衡国策助推市场化进程,政府对港资、港企鼓励、扶持,使之享受超国民待遇。

如对港企投资项目经营期多于五年的,退还其已缴纳所得税40%税款,即便接下来十年的均衡国策下,基于GDP、税收的考量,财力雄厚的香港首富也是地方政府的“座上宾”,由此促成合作开发,如深汕高速公路、盐田深海港、重庆大都会地产等。

而作为回报,李氏商业在内陆热衷于教育、医疗、养老慈善事业,李氏父子被戴上“红顶商人”的大红花,猎取更多资源。

依靠“水乳交融”的政商关系让李嘉诚长袖善舞。

3

垄断的存在使其享受不公平竞争利益。

大陆“行政保护”、香港本土自由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却指向一种结果,即强者恒强、走向垄断。

这不仅体现在大陆集中囤地、每开发一处就控制庞大的资产组合,更体现在主宰香港几乎所有经济与民生,香港电力、燃气、港口、公共交通以及超市等无一不纳入李氏商业王国,“亚洲一哥”坐享“庄主”利益。

只不过,背景、格局、条件有其特定性、时代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旦随时势发生变化,依附于其上的运势就不得不出现转折。如今:

一则,房地产经济遭遇调整。

就大陆而言,房地产调控加码让房地产由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

而香港,缺少资本项目管制的防火墙,直接暴露于热钱的火力之下,房地产泡沫风险更是急剧堆积,纵向看房价已达历史最高点,横向看房价涨速在亚洲国际城市中拔得头筹,为避免泡沫破灭后一地鸡毛,港府使出加征印花税、收紧房贷等杀手锏,房地产受压在所难免。

二则,政商关系的前提被抽离。

政府经营变政府服务,审批经济变规则经济,切断了“政商勾兑”的“黑手”,地产大亨利用财富资本进行政治寻租、谋求超额利润的空间无疑也被挤压。

同时,政商反腐、群众路线回归也使“资本家”产生财富“朝不保夕”之忧。

三则,反垄断收紧。

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开巨额罚单,向来以自由经济号称的香港也加强反垄断立法。

随着香港、内陆反垄断之网越收越紧,李氏商业这条大鱼在浅海将接近窒息。

更棘手的是,香港社会模式已变。

贸易中转站地位随着大陆的全面开放而丧失,航运业、制造业随之流失,香港产业空心化,而填补上来的金融、服务业专业性强,仅局限于高端就业,中下层就业能力下滑,加上“高房价、高通胀、高公用事业价格”,普通民众更加贫穷;但少量地产富豪从中得利,富可敌国,“离岸中心”又为大富商、大财团带来财富倍增效应,以致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目前,香港最富有的一成人口的收入是最贫穷一成人口的21倍,位居世界先进经济体榜首。

贫富差距致使阶层之间敌对情绪空前,和黄集团旗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爆发“罢工潮”,工人们打出“全球华人首富,剥削工人致富”、“养起李,养不起家”的横幅,将矛头直接指向李嘉诚,李嘉诚过去作为商业领袖现在却被千夫所指。

时势变迁颠覆了李氏商业版图布局的既有思路,李嘉诚出走与政经变局息息相关。

至此可见,时事背景、格局、条件才是吹使风向标转动的“风源”,并折射出香港经济社会的衰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嘛要骂李嘉诚我们都该向李嘉诚学学
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是看空中国吗?|李嘉诚|看空中国
年轻人要不要买房?
香港四大家族排行榜和四大家族背后的成功故事
从工厂计时工到剑桥高材生,今身家达到200亿,堪称是女版王健林
坚持修建港珠澳,不惜为此与李嘉诚决裂,10年后,他过得怎么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