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中年危机”更凶狠的,是“青年危机”

伴随着00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第一批90后已经凉了、垮了、秃了、养生了、出家了……说到底还是穷。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引用了红杉的调查数据,来证明00后有钱,他们的平均存款有2570元,并且每个月的平均零花钱有500元,这么一算00后每年的个人开销要花6000元,这些钱大都是父母给的,不用养家糊口,不用担心车贷房贷,只用来消费。

来自北京大学课题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1588元,2015年为4187元。而国统局数据则显示,2005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月薪1530元,2015年为4467元。

这么一算,2005年大学毕业生月薪是城镇职工的104%,10年后的2015年,大学毕业生只有城镇职工月薪水平的93.7%。

如果把毕业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相对社会总体水平,青年人就是一个失落的阶层。

而且“青年危机”比“中年危机”更凶猛、更凶狠,毕竟中年人的心对很多事情都看透了,也就稳定了,倒也没什么,最怕的就是还残存一些虚无缥缈但又抓不住的“希望”,它们明明灭灭,反反复复地折磨着青年人。

青年人本是时代的宠儿,“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被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太阳”、“玉”是希望、是瑰宝,这么美好的字眼都赋予给了青年。

可现实中,青年人为何屡遭危机了呢?

究其根源,首先,世事变幻,外部时势令青年人陡生悲凉与绝望,体现在:

1

社会压力多重化

在中国,今天的80后、90后早已没了父辈们当年的工作国家包分配、房子由单位分配、下海有体制缝隙可钻等时代机遇,教育、房产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劳动力的市场竞争率先在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身上践行和打响。

于是,当他们迈出校园,自以为迎接自己的应该是一场《美好生活》,好歹也是个《杜拉拉升职记》,现实却发现是《蜗居》、是《蚁族的奋斗》。

无业可就、房价飞涨、创业无门、育儿艰难,这些难题像海水退潮后的粗粝岩石一般,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不得不发出“愤青”、“diao丝”、“无产青年”的哀鸣。

2

社会偏见顽固化

风云际变的“大时代”,大开大阖之中蕴藏机遇,往往催生青年英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但眼下却是波浪翻滚后的新平庸时代,新平庸时代难以产生青年英俊。正是基于这种大众性成见,跃上各个层次浪尖上的有为青年并不被认可。

网民质疑山东28岁厅官是不是“有背景、有后台”,年轻女性提拔较快或者地位显赫,就被怀疑是不是被“潜规则”。

和平年代涌现的“青年人物”不被信任,浑身蒙上了一层“迷彩”。

3

外来渗透“负能量化”

书本知识是过去经验的总结,难以匹配变化着的生产与社会实践;同时,互联网颠覆了学校的、封闭式知识传递角色,人人皆知识人。

知识无用,且连无用的知识也是众人皆知,这摧毁了毕业生自以为傲的唯一“正能量”。

相反,青年的头脑“饥渴稚嫩”,社会转型期的功利主义,网络虚拟文化,以及对外开放带来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新人类文化(强调标新立异)、狂欢文化(寻欢作乐)等,齐刷刷地“乘虚而入”,成了腐蚀年轻人的“鸦片烟”。

4

职场就业“去优势化”

“退休”这一概念说到底是来自工业经济对体能的界定、计划经济对岗位的安排。

而今,市场竞争推倒了事先安排;互联网信息时代讲究资源的集成与整合,体能退至次位;与之同时,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也在为老同志延年益寿。

何况,还无需“五险一金”的成本支出。因此,当前体制外的企业(没有退休的硬杠)热衷于聘用触及面广、人脉深厚、经验丰富、善于整合集成的退休长者。

如高院副院长李国光退休后任雅戈尔独立董事,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到鹏欣集团发挥“余热”,一般的营销、机械工程师、理财咨询等岗位也青睐退休人员。

而年轻人虽有拼劲、虽有激情,但最易被看作“不稳重”。鉴此,青年群体在退而不休、宝刀未老的“返聘族”挤压下而被边缘化。

由上,当下的外部环境似乎不利于青年人施展才能、成长壮大。

而青年人自身的心气、秉性、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退化,难以成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的群体。

过去的物质匮乏和艰苦条件,磨砺年轻人,促使其去改变、去作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天降大任!

但如今,人类经过工业社会的积累,物质充沛,青年人的能动性、主体性被物质异化,现代性和技术性的深化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青年的“遗忘”,而精神生产、精神体验时代又容易出异端,如此一来,不少年轻人孱弱无力、衰落了下去。

表现在:

①过度依赖

“小皇帝”、“小祖宗”、“掌中宝”、“心头肉”的亲子关系,使得青年的“心理哺乳期”延长,古人“三十而立”,现在“三十难立”,古人“四十不惑”,现在“四十仍惑”,过去要做“党的好战士”,现在却做“妈妈的乖儿子”。

“妈宝男”、“奶瓶男”、“玻璃心”等“巨婴”频现。

②不自律

精神、意志羸弱的人必定不自控、不自制。

人民日报、团中央所痛批的“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的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的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的多”正是其缩影。

这样的大学生若不失业,天理难容!

③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学习,不愿付出

受宠爱与娇惯的一代容易成为“我一代”,自以为是,冷漠,缺乏责任心,囿于守成,得过且过,甘当不会学习的“新型文盲”,即便有份工作,也是只长工龄、不长本领,只想获得,不想吃亏,贡献力较弱。

职场中频频换岗频频挖坑、却事事都是半吊子的年轻人多如牛毛。

综上,内外因素促成“青年危机”,“千禧一代”好像沦为“垮掉的一代”。

只不过,青年人还真的垮不起。

首先,新经济、新科技依靠青年。科技的工具性淹没人的作用,但科技归根结底是人的成果,而新经济背景下,成就新科技的则是善于碾碎陈规、富有创新与创意的年轻人,从而赐予经济以新动能。

其次,中国的代际传递落在青年身上。时代周期决定了政治周期,特殊的时代使得1890后、1920后、1950后、1980后引领社会变局,尽管“返聘族”、“银发族”出来“搅局”,整体上政治和商业终将由青年人来接力。

再者,青年若持续沉沦、塌陷,老年化危机将更甚。年轻人“长不大”,将愈加反衬出老龄化问题的突兀与严峻。

最后,青年若不成器,对其家庭和个人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若一个家庭的“希望”最终却沦为“无用阶层”,恐将毁己福、伤己身、害己命,青年自杀率攀升即是明证。

因此,方方面面都倒逼青年人崛起。

青年将如何在危机中崛起?

其实,危机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危难,反面是机遇——遇到的危机越多,意味着将要征服的困难越大,未来所达到的高度就越高。

不过,由危变机的前提是自身的征服力,换言之,青年崛起的命门在于自己的努力和修行。

个人努力是关键的1,外部不利(或有利)的环境充其量只是1后面的0。

而青年个人努力和修行的方向有:

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世界正在奖励早起的人,依此,闻鸡起舞、凿壁借光,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场景将重返。

勤奋必将能够掌控自己,有高度的自律性和时间性,自觉抵御外来“负能量”的渗透,坚守正道并在正道上走远。

提升能力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因此手勤与脑勤必将齐行并举。

不断“加油充电”,全面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和创新能力。

把握机会,有所担当

能力夯实的同时,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将出于心、溢于表,平时默默积累,关键时刻主动出击,全力以赴,勇于付出,直至做出成果。以上修炼到位,将会结出正果,当代青年的迷茫、焦虑及自我怀疑的情绪将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

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命运沉浮在内因,自己强大了,社会压力、社会偏见等外部羁绊也就将破解于无形。

用一句金句来总结,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社会的危机来自城市青年
青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今天,我们怎样传承“五四精神”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走好人生之路
2021国考面试热点:年轻人的奋斗,你怎么看?
尽最大努力推动青年人就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