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天地 ‖2358】随笔 · 刘永强 ——《​读<风吹塬地>》





      



读《风吹塬地》
 刘永强 





 老冯出了新书《风吹塬地》,特意托人从老家给我带了一本来。老冯从初中三年级的时候起,就已在《朔方》杂志上开始发表作品了,近年来更是四处获奖无数。所以他的斐然文才自不是我敢品评的,只是没想到他的书中竟然有一篇专门写我的文章。因此我才觉得应该要写点什么,不是好像有些对不起老冯的感觉。然而写点什么呢?只能跟随着老冯的笔触回到过去的时光。
老冯在他的文章中详细回忆了去我家做客的事,而我现在想起来也同样是记忆犹新啊!那是一年的春节,老冯约了老洪等几个同学去我家玩。老冯是住在和我们相邻的一个叫马塬的村子里。而老洪他们则是从二十几里外,南华山脚下的几个村子里来的。我们玩牌一高兴就耍到了天黑,他们就决定不回去了。一来是大晚上天寒地冻的不好走,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老洪第二天还要去我们村西边相邻的段塬村给一位女同学开斋。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枯焦的,过年能端出一些花生瓜子招待同学已经觉得很不错了,饮料之类的是绝没有的。所以问题就来了,玩到半夜时有人提出口渴的不行。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回族,但还是去拿了家里的杯子倒来开水。他们几个对着我端来的水,互相看了半天,有一个同学犹豫的说,你家的水不干净我们不喝。老冯在文章中写道,对那样的话我当时应该是生气了的,后来还和那个同学绝交了。实际上并没有,我和那个同学到现在还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因为打小生活在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所以我对民族的一些东西是比别人了解的更多。就像我在看了许多评论家对石舒清先生《清水里的刀子》的评论,总感觉他们是站在很远的门外边朝屋里张望,只能看个大概而已。《清水里的刀子》说的不是生,不是死,而是那种从外到内里的“清洁”。虽然我对有时候有些人片面和偏激的理解也有一些看法,但信仰终归是值得尊敬的!
我和老冯是在高台乡中学一起读的初中。从北坪梁出了海原县城,走上个三五里就到了高台乡的地界。再顺着三岔河往上过了庙沟村便是高台乡乡镇府的驻地。实话说当初这个乡的设立是有些不大合理的,因为离海原县城太近,老百姓有什么需求都是去县城里赶集的。而有几个离县城较远的村子的人,则又转身去了另外的乡镇_西安镇跟集了。所以高台乡乡上除了乡镇府,医院,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外,所谓的街道仅只是有着两家规模还不大的小卖部而已。果然自八几年成立大概二十来年后就寿终正寝了,划归与了海城镇。
乡上的小学叫高台小学,中学就叫高台中学。中学的校园很大,却只有四排砖瓦的平房,显得很是空旷有些不大协调。前面是一排教师办公室,后面三排是教室,初中三个年级各占一排。教室后面是操场,操场再往东还有很大的一片空地,后来被改成了农田,每年都会种上各种庄稼。院墙是我们那里常见的黄土翻夯的土墙,庄稼地边上在两堵墙的缝隙处,被人扳开了一个豁口。那就成了一些不咋爱读书的学生们逃课的通道。我和老冯其实并不是同班同学,之所以能相交熟识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初二的时候,学校里一次性来了好几个大学毕刚业的年轻老师。我们班就分了两个,教数学的张老师和教英语的田老师。张老师五大三粗的样子,黑堂堂的脸上还泛着青褐色的胡茬。田老师就显得有些温文尔雅,个头也小,一双近视眼镜片后透出睿智清澈的光芒。我因是英语代表的关系,常出入田老师的办公室,在他的办公桌上看见过一个黑皮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工整秀气的字,当时也没在意。那时候分主副课,像地理,历史,生物这些副课都不太当回事。一次生物课时,生物老师没来,田老师却来了,手里拿着一本杂志,说要给我们读一篇小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田老师用他那带着浓厚海原方言口音,读出来的文字。小说的名字叫《赶山》。也是从那时候我们知道了田老师还有一个名字_石舒清。知道了我们的田老师是一个大作家。好像就在一夜之间,整个校园就变成了文学的海洋,所有的学生们都成了文学爱好者。一份油印的小报《高原风》,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那是现在看来几乎接近原始的蜡纸油印方法:在蜡纸上用铁笔刻划出文字,然后把白纸平整铺在下面,用蘸了油墨的滚子均匀的推拉,一张充满墨香的小报就印出来了。小报的主编是老冯,我则算是其中的主要的写作者和刻印者,所以和老冯慢慢的熟识起来。我们常常在一起探讨写作,商量版面。有了石舒清先生在前引领,我们那时的写作热情是异常高涨的,我甚至在一本旧作业本的背面写过一篇“长篇小说”的。当时都成了同学眼中的大作家,这是有例为证的。就是那个去过我家还要给女同学开斋的老洪,他正在暗恋那个叫李燕的女同学。那时候追女孩子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写情书,而老洪却是个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的主。于是他便花了一包吴忠出的金驼烟外加两块钱,请我代笔。情书开头的“你就像一只燕子,飞进我的心里。”是我当时引以为傲并且至今都清楚记得的句子。
到初三下半学期的时候,因家境的问题,我万般无奈的离开了校园。但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庄稼地里,还是出外在工地上,我对文学的喜爱从未减少过。在别人都喝酒飙歌打麻将娱乐的时候,我觉得看看书写写字,再艰苦的日子都变得充实有意思。老冯现在是海原县五小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经常在想,老冯的学生都是幸福幸运的。就像当年我们能成为石舒清先生的学生一样!



刘永强】宁夏海原县人。现供职于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



Liupanshan
六盘山诗文
编辑:水比药苦

谢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岸:失忆症
高台演讲——新的班级,新的开始
1980年代的爱情(1)
一张月老冯大为老师的治瘫小人画
【广东】张宇田《我的同学》指导老师 周思瑜
文乡情怀|致同桌的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