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盘人文 ‖246】马君成——《映在长河里的笑脸》


               六盘山诗文——六盘人文


映在长河里的笑脸


——读马金莲中篇小说《长河》
 ‖马君成



人是世上的另一种花朵,终将飘零。
在岁月的长河里有暗潮涌动,也有惊涛骇浪,这些浪花的背后却是人的一张张笑脸,有些人从这个人间谢幕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心里,有些笑脸随着记忆者的离开和光阴的飞逝而被人们淡忘,而一些笑脸却因为作家的文字一直留传下去。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指针停在那一刻,死神每时每刻都在召唤被选中的人,警示对于人类是川流不息的,痛在谁的心头,谁可能才真正开悟。看惯并看淡生死的人,对别人的生死不闻不问,却不思量自己终将走上这条不归之路。
马金莲笔下的长河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哲理概念,不是地理名词,它的象征意义众所周知。一切生命和事物都在时间里,时间是可以用来盟誓、谋事、又可检验心灵的存根。人把一切放在时间里,包括所有刻意收藏的、湮灭的和丢失的。马金莲说“《长河》的创作过程,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充满了痛苦和神圣的过程,也是我长期生活和写作长期积淀的一个总结。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的生命个体就是一粒粒微小尘埃,而我想做的能做的,就是通过书写,打磨出这些尘埃在消失瞬间显现出的光泽。”
死亡是一条长长的河。《长河》的第一个维度是死亡。有多少人掉进河里,再也不会回来了。马金莲在《长河》中重点写了伊哈、素福叶、母亲三个人,但核心人物是母亲,她是贯穿全文的人物,母亲从听到伊哈出事的那个秋天就瘫痪在床,得知素福叶有先天心脏病,医生断言她活不过十二岁,母亲劝孩子们同她玩耍要小心,最后是母亲的离世,在作家的心灵里挖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黑洞, “母亲的离世”同时也点燃了小说的完整构思。
晚霞的壮美衬托了人心的悲凉。在伊哈突然离世的秋日下午,却有异常绚烂的光彩,我实在为马金莲小说中的那种诗意所陶醉,她在叙事中把人物生命状态如油画般渲染出来,伊哈遭丧的消息传来,剥玉米的母亲停下来,接着慌忙将掰开的叶片合上,又掰开,揪掉玉米缨子,扔在“我”脸上,拧过身子趴在窗台,扯着脖子向外张望,其实她什么也望不到,此时此刻,窗口是她唯一能够借用观察世界的方式。“我”被母亲的玉米缨子打醒了,才发现嘴被玉米杆的皮割得流血,“我开始奔跑”,成为第二个奔跑的人。第一个闻到死亡奔跑的人“有一股风随着她的脚后跟奔跑”。我向伊哈家奔跑时,知道“身后母亲的目光追着我,我知道她要是有着一双健全的腿,能够下地奔跑,这会儿她肯定跑得比我还快”。“我”在奔跑的过程中,看到村里的人们都往伊哈家里赶,“大家的后背上落满了夕阳的余晖。一张张劳作了一天的脸上尘土还在,还没来得及洗去,由于背着夕阳,在万丈的余晖反衬下,这些面孔灰沉沉的,带着惊讶、痛苦和一些难以说清的表情。” 在闻到丧事的时候,乡亲们无论是做什么的,都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匆匆赶往出事的人家,这种朴素的人情味,只有乡村才有,一个人的离去,悲伤笼罩的是一个村子,晚霞的壮美反衬了人心的悲凉。在一个孩子的心里,富贵贫贱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这是孩子眼里的体验,“我”以大人的眼光观察、审视、猜测成人世界,也以儿童的视觉观望儿童世界。对送埋体的思考,把它作为善事的思想只在有信仰的人那里才能得到确认,才能看到这种光亮,同为乡亲,相处一世不容易。这是浓郁的乡情还原。
在死亡的背景下,作为儿童的“我”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致:
伊哈家的院子里一片金黄。我刹住狂奔中的脚步,傻愣愣地看。院子门外的庄稼、土地、黄土路、还有远处的山头,一律披上了金黄的色彩。我不知道这个傍晚的夕阳是怎么了,以从未有过的辉煌气势将我们庄子整个笼罩在一片无比富丽的金黄色之中了。
我听到了哭声。哭声从院子里飞出来,从高高的土墙上、洞开的大门口飘出来,在向晚的余晖里飘散。我抬头望望天上,天空一片湛蓝,这种蓝,清澈得刚用水洗过一样。有几朵云在远离夕阳的地方飘游,夕阳的余光斜射过去,云朵便恰似披上了辉煌的金缕衣,好看得惊人。
这种自然环境的壮美,不是作家刻意安排的,甚至是当时客观存在的天象,是大自然的神奇安排。从夕阳辉煌的秋天到雪落身上的冬天,对于从生到死,三个重要的人物伊哈、素福叶、母亲先后离开了人世,作家也在这种沉痛的淬炼中悟到了生活让人记住的,也许是某人的一张笑脸。人已经从斯世上离去了,我们何以从死神手里夺回曾经的微笑,无论是闺蜜素福叶,还是整日趴在窗台上迎接丈夫儿女归来的母亲,但文字把她们的微笑定格了。
马金莲笔下出现这样的情景似乎出自梦境一样恍惚,但又极其逼真,她进入这种创作的巅峰状态之后,会写出这种带有神性的段落,过后连她自己都会惊叹,她会惊奇地停下来,不是审视自己的文字,而是有些怀疑笔不在自己手里,或者好像自己的手有些怪异,竟然离开头脑和心智的驱使,受命于另外一种力量在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中的“我”是观察者、分析者、叙述者、思考者,既有农村小女孩的天真烂漫,纯朴自然,又有着思想成熟的作家的睿智明朗、生命反思,特别是小说文本结尾抒情部分,不仅是小说人物“我”在说话,而且是作家本人在直抒胸臆,“我”具有通灵的意味和圣洁的心灵。
伊哈的意外死亡缘于挖井。反复阅读文本,就觉得挖井本身是一种隐喻和象征。它是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新的困境,需要解决的手段,伊哈想给父母留下一种方便,这是一种物质饥渴带来的精神饥渴,而在解决这两种饥渴的半途中,伊哈就付出了年青的生命。“伊哈是个孝子,本来他的父母靠双肩担水,把大半辈子都应付过去了,继续这样凑合估计也是过得下去的。但是伊哈说父母上了年纪,他要为双亲打一口井,把吃水苦难的问题给彻底解决了,这样他出去打工就能放得下心了。”伊哈死于挖井,是一个承担责任的青年男子忽然谢幕,素福叶死于宿命,死于先天心脏病,是一位含苞待放的豆蔻少女,而母亲则以一个瘫痪在床的形象,用热烈的心看待人生百态,是一位中老年人的回归,作者这样安排,真可谓死亡路上无老少,时间长河有清浊。
伊哈的妻子丧夫半年后改嫁,最初还看望孩子,后来杳无音讯,孩子们过得很苦,没有鞋穿,冬天脚冻得流脓。人们议论她的无情,也有猜测她有了身孕就忘了孩子。直到伊哈儿子娶了媳妇,由这新媳妇的口中说出,他的母亲改嫁后也死于农活,一架子粪土结束了她迟来的幸福。这个女人死后还背负了多年的不白之冤,只有儿子多年之后的满脸泪水滴进时间的长河。伊哈夫妻两人先后只隔一年,都死于非命,死于农活,死于泥土,死于苦巴巴的光阴,死于对井水的渴望,死于对丰收的盼望之中,这难道是一种宿命?
亲人的哭泣是一条河。者那则之后,当伊哈的埋体被抬起的时候,“身后的女人的哭声响成一条河。”这是小说第一次点题,也是第二个维度的长河,与其说亡者闭上眼睛,不能再流泪的时候,他们已经掉进了亲人泪水的长河里了,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们生前的种种美好的记忆就熠熠生辉。
时间是一条长河。这是马金莲特别营造的长河。所以在小说结尾反复渲染。“时间过得多快啊,它携裹着我们,活着的,亡故的,我们像一粒粒尘埃,无不汇集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想起很多亡故的人,从我记事起到如今出嫁,期间有多少人离开了我们呢,我从来没有好好去想过这个问题,总之是时间的河水挟裹上他们,汇入了长长的河流。在奔流过程中,偶尔,他们中的一个,面容鲜活地涌在眼前,感觉就像一个浪花翻上来,打了一个滚儿,又消失了,随着激流奔向远方。”
在这样的精心构筑的时间长河里,倒映着不能忘却的笑脸。
素福叶马兰花般的笑脸。田寡妇改嫁给上庄的麻雀,带来的女儿叫素福叶。她娇弱、美丽,活脱脱一个现代版的林黛玉。她的亲生父亲是出车祸离世的,她心里隐藏着伤痛,从未告诉别人。直到马会云的儿子开崩崩车翻了沟,在葬礼上,素福叶伤痛落泪是想到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为她的生命涂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 “她站在那里,两只手背在身后向着我们看,迎上谁的目光,就对着谁浅浅地一笑。这种笑,一下子就把人的心抓住了,紧紧的,让人情不自禁在心里颤抖。”她的瘦弱、单薄、孤独,作者有意把她塑造成一个可怜楚楚的样子,“她苍白苍白的皮肤,怯怯的神色,有些倦倦的目光,眼睛望着远处时会浮起一层泪濛濛的薄雾。她纤细的手指像竹棍儿,细长的脖子那里有一根脉管高高突起,有时候在突突地跳跃着。”她真的像一件珍贵的清花瓷,谁都怕一不小心碰到她,都想保护她,但她还是没能活过十二岁,在晚春的山坡上,她和“我”一起采摘黄的蒲公英、浅白的星星花、淡紫的鸡冠花等各种各样的山花。正是爱花的年龄啊,素福叶突然要寻找马兰花,花没有找到,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最后一分钟了。两年后,“我”才见到马兰花,当天夜里“我”又梦见了素福叶,她对“我”微笑着,但当“我”走近她时,她的脸隐去了,“只是有一朵马兰花开在那里,我呆住了,望着花儿,这时候来了一阵风,轻轻一吹,花儿就随上风走了,越走越远,一直到消失在尘埃里。”
母亲慈祥温暖的笑脸。母亲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她虽然瘫痪在床,但对乡村、乡人怀着真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还有对父亲隐密情感世界的种种猜疑,对身体疾病的抗争,对儿女们的无限慈爱和柔情,像一直照耀到井底的阳光。直到她离开了,把那种生命光线作为精神遗产留了下来。小说尾声部分,对母亲的微笑的描写催人泪下。“院子还是那个院子,屋子里还是原来的样子,可是,你知道吗,炕上的被子叠起来了,再也没有一个人睡在枕头上,窗台也空落落的,那个挣扎着爬起来趴在窗户上向外张望的人不见了,那一张我们进门就迎着我们笑的脸面不见了,永远不见了,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在这个世上,有那么多的女人那么多的母亲,可是,人海茫茫,我在哪里能再看到母亲的脸面和那一脸慈祥的微笑呢?”
另外,不能不提独眼这个形象的塑造。接受亡者家属的海底耶(舍散),成人悲伤,又心怀悲悯和祝福,孩子高兴,这种高兴是一种还未省事和醒世的懵懂,是一种少不更事,所以作家安排孩子们把钱花在身体有残疾的独眼身上。独眼是一个特殊的人。独眼是作家特别构思的一个人物。他也是一种隐喻。一方面他求生不易,另一方面,他与孩子一样心智并未发育完全,他是一个只睁着一只眼睛看世界的人。
石舒清在《宁夏少数民族作家速写》中对马金莲的印象是“严冬时节,还能开花的树。”说她用“绣花的针,织大地的毯”“有能力把最没意思的事写得柔肠百结,意味深长”。读《长河》,感悟作品中的深刻意蕴和人生哲理,让我暗暗思忖,马金莲本身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她是一个对生活有着复调记忆的作家,具有超级还原现场的能力,她的头脑里有一个独特的艺术加工厂。她的写作能超越经历和生活本身,是一种神思飞扬的挥洒,文字里具有超人的气质。



作者简介
【马君成】回族。宁夏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写作》《朔方》《六盘山》《派度诗刊》《中国微型诗》等报刊。曾获原乡书院2015年度十佳诗歌奖,首届“中爱杯”全球华语微型诗大奖赛中国“十大新星微诗人”奖。
“六盘山诗文”投稿须知



1、来稿必须保证原创(没在其他原创平台发布过)如果在其他平台已发过请注明,小编将择其稿件质量确定是否转发。
2、来稿要求思想健康向上,语言精炼,艺术性强,文责自负。
3、来稿需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和作品名称,如作者本人不愿意显示真实姓名,请在来稿中予以说明。
4、来稿的同时一定要附上作者本人的生活、艺术照片和个人创造简介,否则不予审核编发。
5、为保来稿安全,来稿一律请发873123376@qq.com邮箱,从2016年5月1日起,本平台不在接受微信、后台等其他方式来稿。
6、因本平台来稿数量较大,而刊发量有限(每期最多编发6条信息),正常情况下,小编收到来稿后,经审核合格者,10—15日内编排发出
7、对于发出后有赞赏的文章,自文章发出24小时后,小编将严格按照本平台赞赏分配规定返还作者稿酬。
8、“六盘山诗文赞赏资金分配规定”:
(1)总额大于10元者:作者占50%,编辑占30%,平台运营占20%。
(2)总额小于10元者:全部用于平台运营。
(3)特殊情况下编排的专刊、小辑,所得赞赏全部用于平台运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友来稿】想起父亲(半兰)-
作家:马金莲
作家名片 | 马金莲:在时间的长河里挖掘生命的光泽
【甘肃张家川】访谈录|地理故乡亦是精神故乡 ——作家马金莲访谈录|马忠礼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喜获鲁迅文学奖
世界城市大全(外国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