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ell特刊是如何炼成的?

编译:解螺旋.叶子

原作者:Meghan Gaucher 

转载需授权注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Meghan Gaucher是《Cell Reports》期刊的出版助理,她每天都会花时间来记录接收的论文以及思考如何加强编辑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使得出版的过程更加高效、流畅。

Cell出版社的工作需要积极主动的员工和开放的沟通环境。出版社里各个部门的工作方式不同,但都相互依赖,就像积木一样,一块块的堆叠。而我作为一个好奇的非科研人士,我最近一直在向同事们更多的了解这家公司。他们告诉我,一本特刊的推出除了需要编辑和期刊的制作团队外,还要得到艺术部,新闻部和业务发展部门的支持。


主题的产生

Cell近期的特刊《生物通信》是在3月10号出版的。这个主题的编辑是Steve Mao,他在一月初就开始带领团队整理和创建这方面的内容介绍,这期里所有的文章都在探讨生命中的各种交流。包括生物是怎么进行沟通工作的,以及有些沟通为什么会失败。

“交流”这个主题的灵感来源于2014年那期生物学未来特刊的成功,那次同样也是收录了大范围的不同科研领域的文章。交流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也是出版界的一个常见话题。所以很多人想知道,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交流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跟清楚的与别人交流?

选定的特刊主题会提前一年在网上公布,Cell的编辑们在2015年的一月第一次分享并讨论2016年特刊的主题。考虑到类似的想法有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更希望特刊关注那种大的战略方向。因此所有特刊编辑在做文章选择的时候,都会选这个主题里相对受众更大的论文。

招募作者和收录文章

一旦主题和分栏确定下来,每个编辑都会承担其中的2-3个,并委托给作者,这些所有的工作都要在9月前完成。这些委托编写的文章后期也需要各部门协同来做很多工作,包括出版部和艺术部,当然也有编辑部。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与出版社的及时沟通是很重要的,作者必须保证期刊的插图和润色是能够准确的反映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

我们在招募作者的时候,会考虑他们的研究领域、性别、国籍、资历以及其他的因素。我们不仅仅向学者征稿,同时也会考虑向医药或商业等领域寻求稿源,比如药物公司里的药理学家。

到了秋天,所有的论文选定后,期刊所有的相关人员会在一起做个时间表,以及确定文章和图片所在的版面。在所有的审稿程序都通过以后,期刊的制作人员和文字编辑会给作者提供排版和文字上的帮助。

图片的处理,艺术部的参与

这里要提一下一直在幕后工作的艺术部,Cell的特刊里的图片数量要比平时的正常期刊多的多。为了高质量的处理那么多图片,它们被分为五组,每组大约15-20张。相比平时2周处理8-12张图,艺术部在出特刊的时候,2周要处理40-60张图片。比如下面那张图的处理后,能给读者更清晰更赏心悦目的传达作者的思想。

 


艺术部门用可视化的方式来表达那些概念性的内容,有时候也会通过增加箭头或者数字来理清流程或更直接的呈现数据。

封        面

特刊的封面通常是作者创作或者聘请专业的艺术家来绘画。但今年的特刊是个例外,今年这个形象是艺术部创造的,艺术部建议用细菌来刻画@符号。

其实这张封面就是个极好的交流案例,科学家制作的艺术品,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创造,完美的结合了科学和艺术。这也使的这期的特刊覆盖面非常广,代表了不同的人在Cell出版社的融合,包括科学家和非科学家,所以我们用这张图作为特刊的封面。

最后要说的是,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世界,科技的发展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表的特刊受众并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更希望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资料来源A behind-the-scenes look at how Cell Press creates special issue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作者认可SCI特刊吗?
高颜值配图,让你的文章从 IF1.0飙到10.0
大动作!有高校将三大出版社的所有期刊纳入黑名单(20230109)
sci刊物增刊算什么
150岁的《自然》依然前行在寻求真理的路上(百年档案大揭秘) |《自然》社论
辛辛苦苦写的论文,投稿时要警惕“钓鱼期刊”的圈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