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升即走的科研压力有多重?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441天

博士后,不是学位,胜似学位。

曾几何时,问众人何为国内最好的学历水平,众口一致——“博士后”

即便在信息时代的多番洗礼下,“博士是最高学位”已成为常识般的存在,但博士后,仍是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

这也难怪网上有言:博士后不是学位,却胜似学位。而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

其实,一直以来,“博士后”都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有些怯步的称谓。而博士后作为世界最顶尖的知识群体,在众人眼中,也是天然地带有“无敌的”学霸光环。毕竟,博士后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后续相关进站也不过是在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而已。

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博士后很轻松,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博士后的压力之大不亚于读博期间的压力

而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时,博后们有的焦虑,有的抑郁,有的不堪重负之后用放弃生命来解脱自己。1月5日,武大信息科学学部遥感工程学院一名博士后工作者就疑似因科研压力较大而跳楼身亡。

显然,博士后们处境艰难,其生活状态亦是常年乌云罩顶——“出个成果可太难了”“发了论文我却一点儿也不开心”“还没找到教职,未来出路在哪里”“坑这么深,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成功上岸”……

而这些博士后内心深处的独白也于去年被Nature一场大规模问卷调查研究呈于纸上。调查中,共有93个国家的7670名博士后参与,回答了在职业前景、工作负担、职场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难以平衡的生活和学习

忙,是科研者的常态,而要维持生活与工作平衡则一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对于博士后来说更是,他们有巨大的科研压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在博士生群体中,8小时工作制已然是得不到满足的。一些博士和博士后工作日平均工作时长甚至达到了10小时以上。2019年的博士调查报告中曾指出,76%的博士生表示自己每周花在学术上的时间在40小时以上

然而,博士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9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时间在每周35小时以上,在40小时以上的则有31%

调查中,31%的博士后表示,他们的合同要求每周工作至少40小时,但合同往往只不过是一张纸。31%的博士后表示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至少超出合同10个小时;8%的人表示他们每周要加班20小时甚至更久

几乎所有(97%)的受访者声称需要在周末和休息日工作,而这些额外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任何补偿。49%的人表示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已经这么做至少20次了

总体而言,近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满意。科研任务繁重不说,还占据着大量时间,缺少必要的社交生活,无疑会让博士后们无暇顾虑生活中的其他的事情。

一般攻读博士的年纪,很多博士生的同龄人已经步入职场,过着自力更生甚至风生水起的生活;而博士自己的生活比较单调枯燥,与社会距离较远,两相比较之下,难免会生出沮丧和焦虑之情。

焦虑,还是焦虑

超半数博士后“压力山大”

长时间工作、压力和不确定的前景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无论是博士还是博士后,职业焦虑都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2019年的博士调查报告,约36%的博士生表示,曾寻求过有关读博引起的焦虑抑郁方面的帮助。

而在博士后中,51%的博士后感觉“压力山大”。这些压力分别来自于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低、工作没保障以及歧视与骚扰等。

65%的博士后受访者声称自己遭受了“权力不平等/霸凌”带来的伤害,其次是有40%的受访者声称受到了性别歧视(女性占比高达90%),24%的受访者声称受到了种族歧视。

所有经历不平等和歧视的博士后中,57%的人表示这些不良举动来自他们的的研究主管或上级。另外,调查显示国际博士后在遭受歧视和不平等方面要比本国的要严重,前者为25%,后者为21%

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女性压力更甚,在考虑放弃科研工作的调研中,有55%的女性博士后坦言她们曾考虑放弃,而男性博士后只占46%。

调查表示,有近一半(49%)的受访者因为工作相关的抑郁和焦虑想要寻求帮助,大约23%的受访者获得了支持,更多的受访者(26%)表示,他们曾想寻求援助,但没有付诸行动。

与博士相比,博士后似乎不愿意为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而这种不情愿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对于那些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的博士后来说,寻求帮助并不容易。

调查中,只有27%的受访者认同“我所在的大学/机构提供足够的精神健康支持”,不到五分之一(18%的受访者认同“我的大学为博士后群体提供相衬的精神健康服务”。

干得比牛多,吃得比鸟少

博士后介于正式研究工作者与学生之间,长期被视为研究前人员,通常从事短期合同,工作几乎没有保障,报酬低,获得长期职位的道路不明确

调查发现博士后对现状和未来的普遍焦虑。当被问及博士后是否满足预期时,32% 的受访者表示情况不及预期,只有 12% 的人表示超过预期。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6%)对自身的职业前景表示悲观,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会向年轻时的自己推荐学术界的工作。

博士后通常获得的是短期合同(一般来说一次只有2-3年),但是许多人在寻找长期职位的过程中成为了“千年老博士后”48%的受访者指出,他们做博士后研究的时长已经超过3年。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做了2-3轮博士后,一些人做了超过4-5轮了,甚至有人做了6-7轮。

调查还发现,博士后对生活的满意度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26-30岁之间的年轻博士后满意度最高,达到了66%。对那些只从事博士后研究不到两年的受访者来说,满意度也挺高(64%),但是那些资格更老的博士后的满意度却较低。

另外,博士后的工作并不总是能得到丰厚的报酬。据统计,受访者中只有46%对工资和福利感到满意,还不到总数的一般。

博士后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年薪中位数是3.8万美金。38%的受访者表示年收入在3万至4.9万美元之间,15%的受访者表示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

年薪超过5万美金,70%的北美和中美洲受访者表示能获得这样的报酬。相比之下,只有29%的欧洲受访者和亚洲13%的受访者达到了这个目标。

在调查中,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博士后阶段,没办法存钱。另有48%的人表示,他们可以存一些钱,但并没有他们想的多。

而且,类似医保、养老保险和带薪假之类的福利也天差地别,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带薪假,79%的人表示他们有带薪病假。略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有带薪产假,但是只有14%的人能获得育儿补贴。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现在的博士后工作期间有了孩子,育儿补助的意义对他们来说很大。

不到一半(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目前的薪资和福利感到满意。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没有加薪,5%的受访者的薪水比前一年更少。很多受访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经费缩水是导致收入减少的因素之一。

新冠疫情让困境雪上加霜

更令人绝望的是,COVID-19大流行使得全球学术实验室的产出停止或减少,各大机构预算减少,威胁到了基金、研究金和其他博士后资金来源的供应。

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疫情阻碍了他们的实验;2/3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对他们的职业前景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中国,这一比例为54%12%的受访者因疫情失去了工作机会。另外,有25%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的影响尚不确定。

疫情对工作机会的影响也因研究领域而产生差异。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受影响受访者不到一半。而在化学、生态演化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因疫情受影响的受访者均在六成及以上。 

疫情还影响了他们的签证以及他们留在国外的机会。13%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疫情,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份博士后工作或一份工作机会,21%的受访者怀疑该病毒已经消灭了一份工作,但不确定。COVID-19流行病目前已成为博士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读博路上“过载”,请多给自己几个选择

总之,作为学术界的无产者,博士后们已然成为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虽是普通人羡慕的对象,但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工作不稳定,收入低,获得终身教职的道路充满未知……无不像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在心头,让博士后们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然而,“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你发现自己身陷负能量而无法自拔时,何妨主动和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导师谈一谈自己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诉说的过程是自己抒发和再次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发泄情绪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并非独自一人,就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境遇,说不定能交谈的过程中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毕竟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胜过一个人闭门造车。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出现了抑郁,要及时寻找专业援助,给自己放个假,甚至可以考虑除了科研以外的退路。退出科研圈,并不意味着退缩,有时,退出比强留跟需要勇气。但它确实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项之一,选择退出,并不意味着人生失败。

如果读博一直让自己处于“过载”状态,就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无论是读博之路,抑或其他路上,放弃生命永远不是选项。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放弃就再无机会,请大家千万珍惜。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191-7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235-y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381-3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459-7

END

撰文萌董董
排版丨萌董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位的顺序是怎样的
1/4抑郁、1/2焦虑!万名科技工作者心理调查结果出炉
《自然》首次揭示博士后艰难处境:超半数计划逃离科研
硕士、博士、博士后,三者的区别你知道吗?
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区别?你都清楚吗?
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