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之逸事:一本旧书的奇缘
                  一本旧书的奇缘
                                                鲁人

        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民国版的《鲁迅传》,是中国第一本有关鲁迅先生的传记,由一名日本人撰写,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民国35年9月初版,36年4月即印行第三版,真让洛阳纸贵了。那书的扉页上有书主人的签名及购书日期“茅於敏 十.廿五.卅六”,并盖有一枚阳文朱砂印。从日期看,这位茅先生是在第三版印行半年后购买的此书,想必该是此书的第一位拥有者。
        关于这本书,我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大公报》上,简单介绍了此书撰写、翻译、印行的经过,扉页上的签名,及购得此书时的小波折。发表后,我又将文章挂在了博客上,不想,前不久,竟在博客上看到两条留言。留言者说看了我的文章,觉得那书极可能曾是他父亲的藏书,并说他父亲生于1927年,于2004年去世。留言让我觉得很惊奇,虽然,我在那篇文章中写道:“不知这位六十余年前的购书者,今日在何方。”却只是出于好奇的一句闲笔,从不曾想过能有神奇的事发生。如果真的在茫茫人海之中,有一个人能确定此书正是他父亲六十年前曾经珍爱的读物,那真让人无语了。这读书人的事,就只好以奇妙,美妙形容了。
        茅先生希望我能与他联系,我便将签名拍照下来,从邮箱传过去请他确认。回复很快。茅先生确认笔迹正是他父亲的,并说他母亲至今还保存着那枚印章。茅先生很激动,心绪一时“难以平静”,信便很短。并在平静了一些之后,于凌晨五点传来了一篇有关茅老先生的生平简介,并附有两张照片。我虽未如茅先生那般激动,却真的很渴望了解这位热爱鲁迅的老先生,六十年前竟究有怎样的经历。生平是以附件的形式发过来的,因为版本的原因能打开。我只好去信请他重发一遍,并请他告知通讯地址,以便我将那本《鲁迅传》寄上。茅先生的心情让我坚定了奉还的想法,我将老先生的签名照片传过去时,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当然,没有太犹豫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我手里还保存了一本民国35年11月二版的《鲁迅传》。那书里因为有当年三位青年留下的激扬文字,被我收藏于书橱里的。此时,我到觉得这真有些似天意,让我即不失此书,又能将原书璧还。即给茅老先生的家人留着纪念,也算聊表我对茅老先生的敬意。
        茅先生来信,谢绝了我的好意,并将茅老先生的生平简介重新传了过来。读过简介,不觉肃然,茅先生祖上出自江苏镇江的名门望族,后来迁徒至南京。在中国桥梁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茅以升,便出自这此家族,是茅于敏老先生的嫡亲二叔。家族中多有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家学渊源,使生于社会动荡之季的茅老先生仍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虽经历了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却在国立音乐学院学习过钢琴,抗战胜利后,举家落于上海,老先生继续求学之路,并考入东吴大学学习法律。很快上海解放,老先生投身革命北上进入华北革命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俄语专科学校学习,成为苏联专家的第一批研究生,遂成俄语专家。以后经历坎坷,十年动乱中更因受触及,下放到北京远郊。直至上世纪80年才彻底平反,被分配到邮电部所属的一个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至于,那本《鲁迅传》是何时失落市井的,茅先生与家人都不得而知,已成一迷。六十余年,世事变迁,自然也无法姑妄猜测。茅先生说,从父亲的签名的日期推算,那书该是父亲二十多岁时在上海时购买的。
最终,我还是将书寄给了茅先生,我想此书于我与于茅先生一家,其意义是大不同的     (原载《杨子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旧书业观察之三】书友大亮:货源紧张是实情 要应对有方
谁还没有一两本有故事的书呢?
旧书(词语)
【签约作家】褚广崇|与书奇缘(下)
龙良臣
不薄新书爱旧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