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创新,有“边界”吗?

语文课创新,有“边界”吗?

——“超级语文课”的思考(7)

1.山东电视台的“超级语文课”,它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超级”呢?

我们在荧屏上看见,参赛的教师大都有着“一技之长”,弹琴的、说唱的,朗诵的、配音的,硬笔书法的高手、著书立说的新秀等等,这些教师,在“语文素养”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功夫”。

因此,我认为把这些“语文性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接入语文课堂,就是这次“超级语文课”的“超级”所在

2.那么,怎样才算是“融入、接入”呢?

它绝不是教师才艺的表演、作秀,它应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最好手段,最佳载体。快板的融入,是为了展现诗歌朗读的节奏;古琴的弹奏,是为了营造作品情感的氛围;漂亮的板书,是为了展示汉字的美感;角色的扮演,是为了诠释人物的形象……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思考,那么,这次“超级语文课”中有许多课的“融入、接入”就非常成功。

但是,仅仅把“琴棋书画”搬到课堂,其本质上与语文课“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是“创新”的标志。

3.或曰:“语文课创新,有'边界’吗?”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说:“从长远看,语文学习主要还是让学生日后具有基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这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这是从宏观角度看“边界”。

教师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跨越时空,打通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从具体操作看“边界”。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告诉我们:纯粹的“教师讲授”效益最低,有教师组织起来的“学生活动”效果最佳——这是从教学效果看“边界”。 

4.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个人的“一技之长”,只是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是组织学生活动的“引子”。如果教师为了才艺而摆显,为了掌声而作秀,那么,就谈不上是否“创新”,因为学生不是待装货的瓶子,而是待点燃的火种。

5.结语:我以为,判断语文课是否“创新”,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本,以“语文教材”为依据,以“学习效果”为检测标准

【注】山东卫视“超级语文课”今晚进入决赛,讲析“最难一课”。今晚(25日)20:40:《两小儿辩日》《好的故事》《离骚》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收听、收看、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在课堂上做到真正的“少教多学”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浅论运用网络教学优化语文课
语文子课题方案
第668期【教研名家·吴心田专辑】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
新课改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