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故事 | 与《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谈往事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编者按

1992年3月26日,陈锡添因其长篇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而名闻天下。在不题词、不接风、不报道“三不”原则下,他如何抓住机遇,将小平同志南巡视察改变中国命运的声音传递出去?

颇有意思的是,陈锡添曾是一个东风汽车人。他为东风公司效力7年,当过设备修造厂办公室副主任,在《东风汽车报》供职5年。他坦承,正是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新闻事业奠定了基础。

2004年4月1日,离别《东风汽车报》27年后,时任《香港商报》总编辑的陈锡添参加东风汽车报创刊35周年庆典期间,当时的《东风汽车报》记者牛一龙向他请教了上述等问题。

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帮宁工作室在此刊登牛一龙的文章《与陈锡添谈往事》,希望作为汽车行业记录者的我们,都能从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的记录者身上有所收获。

一个记者一生能碰上一件天大的事儿,可遇而不可求!1941年2月8日出生在广东新会的陈锡添,就在他51周岁那年有幸撞到。

邓小平南巡最早公开的文字报道,不是来自“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的新华社,而是《深圳特区报》那篇“史记”——《东方风来满眼春》。据说是《深圳特区报》看到《南方日报》刊发了一篇邓小平参观企业的特写,见开了“口子”,才决定发表那篇长篇报道。

今天看来,与其说是《深圳特区报》敢闯——走到时代前面,不如说那个“五十知天命”的陈锡添胆子更大。1992年1月随访“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采写一篇推动“伟大变革”的新闻——陈锡添的名字,已和他的名篇《东方风来满眼春》一起载入史册。

2004年4月1日,在阔别《东风汽车报》27年后,深圳报业集团原总编、时任《香港商报》总编辑的陈锡添参加东风汽车报创刊35周年庆典。对进入《东风汽车报》3年多的我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幸事。陈老师当年已61岁,但与我谈起那段激情岁月、谈起新闻工作时依然兴趣盎然。

       2004年4月牛一龙专访陈锡添(左三)

有种强烈的报道欲望

“采写《东方风来满眼春》那年您已51岁,您认为成为名记者要趁早吗?”我向他请教道。

陈锡添说,不一定,这要看机遇。在这此前,其他国家领导人到深圳视察时他也做过采访。这是一种机遇,可遇不可求!当然要把握这种机遇也很重要!当时也有一些中央媒体,他们没有抓住这种机遇,因为当时要求不做报道。

在田炳信著的《邓小平最后一次南行》(新华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一书中,新华社广东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牛正武回忆,小平同志到广东之前,就让工作人员向广东打招呼,宣布了几条:不听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见报。

可是,小平同志到广东的消息不胫而走。港澳报纸很快披露小平同志到南粤的新闻,争相报道小平同志到特区的行踪,虚虚实实,捕风捉影。时任省委书记的谢非同志当面请示:海外已在传闻,是否可以正式发个消息?小平同志没有同意。

过了几天,海外舆论纷纷报道邓小平南行之事,认为意义重大。此时,谢非再次当面请示小平同志,说此行对改革开放将起巨大促进作用,在海外已引起巨大反响,广东希望报一下。小平同志还是不同意。

待到了珠海,邓小平南行的消息已传遍全国,人们受到极大鼓舞。谢非又一次请示邓小平同志,他仍然不同意。谢非三次当面请示希望报道,小平同志都坚持不同意,他说:“不开这个口子。”

作为全程随行采访的唯一文字记者,牛正武内心感到有责任把全国关心、海外关注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报道出去。可是,作为一个国家通讯社记者,他不能不遵守纪律。

曾为新华社记者的田炳信感慨,牛正武碰上了大事,但由于种种原因,稿子没有发出去。尽管到了当年3月30日,新华社全文转发《深圳特区报》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同时播发牛正武拍摄的一组照片,但新闻界在邓小平南行一事上,都知道《深圳特区报》有个陈锡添,但很少知道牛正武。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陈老师说,这就要主动:有关负责人说不报道,你就不报道,你怎么当主动的工具啊?“小平同志的讲话太重要,指导性太强,应该把他的讲话发表出来,传达给全国人民”,陈锡添当时就有种强烈的报道欲望,这就是一种主动,否则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报道。

 牛一龙在《东风汽车报》。

少年心事当拿云

陈锡添认为,一名记者应不唯上、只唯实。比如,1993年8月5日,深圳发生一场火灾,当报道被要求不能登真实情况时,陈锡添据理争论,坚持报道事实真相,并最终得到省市领导的支持。

当一个记者四五十岁后或者即将离开新闻岗位时,如何衡量他的成绩、成就?

陈老师说,这要看他的作品发表出来得到社会的承认,如果这个作品能够对社会对本地对全国产生推动作用,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记者有成就。他发表的作品能够记录历史进程,他就有成就。成就有大有小。关键就看他发表作品的反响的大小:作品反响越大,他的成就越大。所有当记者,首先要自信,要有自豪感。

陈锡添常给讨要赠言的年轻人的一句话就是“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但他在给《东风汽车报》的题词是“东方风来满眼春”。陈老师说,他喜欢李贺的诗,最喜欢的名句是“少年心事当云拿”。

他在读书的时候就记得邓拓说过:“新闻工作者要当一个杂家。”他当时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在上学、工作的时候,陈锡添涉猎群书,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一些青年记者的表现也很浮躁。比如说,对收入、待遇、环境的抱怨——很多内陆城市的记者纷纷投身南方、沿海地区的媒体,还有一部分留下来的记者采写很不深入、很不扎实,新闻报道也就一般化、程式化。

陈锡添说,他觉得干新闻工作,无论在哪个层次、哪家媒体,对他的人生、事业和成长都是有益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有过这段经历就很宝贵。干新闻工作要有兴趣,兴趣出人才。

“首先对新闻事业要有浓厚的兴趣,你才会热爱她,才会对她有执著的追求,这最重要。不管你在哪里做新闻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一定要对工作发生兴趣”。

陈锡添坦陈,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最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耽误很多光阴,他刚分到《湖北日报》时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写评论、写社论、写本报编辑部文章热情洋溢,对新闻工作充满热情。

后来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主要是在部队中劳动和锻炼,在部队中也没有放弃新闻写作。此后,离开新闻工作若干年,东碰西撞,去企业当干部,去大学当老师。

谈起在东风公司的7年,陈老师说他学的是新闻专业,后来到二汽后当过二汽设备修造厂办公室副主任。一听说二汽建设报(东风汽车报前身)要他,就非常高兴地过来了。但专业厂不放过,软磨了很长时间——当时在厂办公室的板凳还没坐热就离开了。

在《东风汽车报》工作的5年,陈老师说,他经受了很多的锻炼,当时任记者组组长,负责采写,写通讯、写消息,也写评论,也策划、采写了一些重大的报道。

报社领导还要他代替他们值夜班。新闻的十八般武艺,都在二汽建设报受到锻炼。这对他以后新闻事业和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一段经历在他的一生中是极其宝贵的。

离开《湖北日报》,离开《东风汽车报》,都是客观使然,不是陈锡添的主观意愿。后来陈锡添到大学去当老师,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干新闻工作。1983年,他到深圳时,《深圳特区报》正由周报变日报,他就毛遂自荐地去了。报社最后确定用他。

只要一干起新闻工作,陈锡添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他采访比别人辛苦:白天采访,晚上也采访;是他的任务他采访,不是他的任务也采访。整天骑个自行车,写消息,写通讯,还写报告文学,真是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期间,他有到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当副社长、到深圳市总工会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机会,但他都没去,没有动摇。

-商务合作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切缅怀小平同志
邓小平一生超罕见的十张照片,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邓小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的三次谈话 2、1977年7月23日,
罕见老照片:小平同志抗大讲课,林彪聆听,背后就是起伏的山峦
小平同志和林彪的罕见合影:林总居中,邓小平气场足
拜谒小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