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典故中的历史,多行不义必自毙!

音频版《秦汉三国五百年》

据《左传》记载,在春秋早期,那会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郑庄公有个弟弟叫共叔段,他们的母亲叫武姜。

据说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是头先出来的,也就是难产,有了这么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武姜就不太喜欢这个儿子。等到生小儿子共叔段的时候,可能也是有经验了,就比较顺畅,所以武姜比较喜欢这个小儿子。

本来吧,武姜是想让老公郑武公立共叔段做接班人,可郑武公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没依着武姜。郑武公去世以后,郑庄公就继位做了国君。

眼看着小儿子做国君无望,武姜就开始闹腾了,她不断的向郑庄公提要求,给共叔段要土地,要封赏,要各种各样的好东西。面对母亲的无理索求,郑庄公一时也不好拒绝,也不管合理不合理,是能满足的尽量给予满足。

这时间一常,共叔段的胃口就被撑大了,胃口一大,野心还起来了,他渐渐就有了不臣之心。对于这些,好多郑国的臣子都看在眼中。

有一个叫祭仲的大夫就跟郑庄公讲,你弟弟现在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这样子下去,恐怕是要出问题的。郑庄公很无奈的说,这都是母亲的意思,我也没办法啊!

祭仲那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他继续跟郑庄公讲,看这个样子,姜氏的愿望也没个头啊,你要是一直满足她的愿望,弟弟早晚会是哥哥的大麻烦。听祭仲这么说,郑庄公倒是没着急,他很淡定的回答,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那意思就是说,人要是干多了不义的事情,早晚会自食恶果,你就等着瞧吧!

在之后的日子里,共叔段果然越来越狂妄,手越伸越长。他先是让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境,既听郑庄公的也听自己的,后来又私下里扩大自己的封地范围。郑庄公听到报告以后,并没有着急,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干的不是正义的事情,就没人会服气,手下人越多,越控制不好哦!

又过了一段时间,共叔段开始玩大的了,他派人修理城池,储备粮草,充实步兵、骑兵,要准备袭击郑国的都城了。武姜也在都城内部准备给他做接应,打算时机一到,就打开城门,迎接共叔段的军队进城。

可人家郑庄公也不是白给的啊,他早就放出去了探子,把共叔段的计划调查的清清楚楚,没等弟弟动手,他先派手下的大将发兵前去攻打。那共叔段一则没有防备,二则手下人也确实不太拥护他,很快就被击溃,逃到了另一个地方。

郑庄公这次再也不纵容了,他是一点机会都没给弟弟留,继续发起进攻,一直把共叔段赶出郑国,逃到了共国,这才算完事。

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的来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共叔段   春秋时期郑国贵族[5]、郑庄公同母弟[6]
“多行不义必自毙”质疑
多行不义必自毙:母亲太偏心,小儿子疯狂作死,最后被哥哥赶出国
春秋:精明的郑庄公用鄢之战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件大事,更是兄弟反目的最佳案例
从《左传》中的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看原生家庭的殇与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