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叔向反对公开法令,这就是统治阶级的思维!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楚灵王本来想啊,韩起是晋国的执政大臣,对他应该客气,那叔向只是一个大夫,连卿都算不上,能为难就为难一下,可没成想,叔向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为自己,也为晋国保存了颜面。

其实啊,楚灵王对叔向太不了解了,在那个时期,有三个人是以智慧出名的,分别是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和晋国的叔向。关于这三个人的事迹,我们在前面不止一次的讲过,这三个人,彼此也十分的关注和欣赏。

就在叔向陪韩起去楚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36年,子产在做了一件事情,他把郑国的法令条文铸在了大鼎之上,这样一来,全国的百姓都可以查看法令,就可以方便国家执法。

从子产的这个行为,我们大概也就知道了,在春秋时期,国家的法令条文是私密文件,一般人是不能看到的,普通百姓有了纠纷或者触犯了法令,该怎么处置,是需要当官的进行判断的。

子产现在把法令条文公开化,这要是让我们来看,能让大家知道该如何避免犯法,知道犯法之后的后果,这应该是一种进步。可是,叔向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却特意给子产写了一封信,去责怪他,信里的内容大概是下面这样的。

老弟啊,本来我是很看好你的,可通过你公开法令这件事,我就不这么想了。早在远古时代,领袖不会制定刑罚条令,只是根据人民犯罪的轻重来确定处罚力度,主要是怕人民根据法令条文争执不休。

就算是这样,还是不能禁止有人犯罪,所以又用道义来规范人的内心,用礼仪来约束人的举止,用仁爱来尊老爱幼,制定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人顺从向善,最后才用严格的刑罚来处置放纵自己的人。

除此以外,还用忠义来教诲他们,用模范行为给他们做示范,用知识来教育他们,慈爱的使用他们,敬重的对待他们,威严的管理他们,他们犯了错,要坚定的给予罪责判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才会服从管理,不会惹出乱子来的。

如果把法令公布于众,那就麻烦了,他们就不会对掌权者有畏惧之心,一旦你对他进行判决,他就会去法令条文里找对他有利的东西,来寻找机会,逃避法令对他的处罚,那就不好管理了。

刑罚本来就是一种不好的东西。夏朝时候,有人违反政令,制定了《禹刑》;商朝有人违反政令,制定了《汤刑》;周朝有人违反政令,制定了《九刑》。这些刑法的制定,都是在各个朝代衰败的时候。

自从你治理郑国以后,划定了田界和水界,实施了一些被百姓批评的政策,又效仿上述的三种刑法制定法令,还把它们铸在大鼎之上公布于众,想用这种方法赢取民心,安定人民,实在是太难了。

《诗经》里说,像周文王那样治理人民,每天都不会出事,周边的邦国都来朝拜,又何必需要法令!现在有了公开的法令,人民就会用心研究它,做事情不会尊重传统的礼仪,出了问题就从法令条文里找依据,为自己辩护。这样一来,犯罪的人会越来越多,行贿受贿会形成一种风气,顶多维持到你去世,郑国就会衰败了。

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就会制定更多的法令,说的就是你郑国今天的情况。

子产接到叔向的书信以后,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制定法令再公开出去,肯定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实施的,可叔向是他尊重的朋友,朋友这样的反对自己,也必定出自良苦用心。

最后,子产给叔向回复了一份书信。

您的信我看到了,如果真的像您所说的那样,只能说是我的才能不够,只考虑到如何拯救现在的郑国,考虑不到子孙后代的未来。虽然我不能接受您的意见,可您的大恩大德,我铭记在心。

叔向反对子产把法令铸在鼎上,表面看起来,反对的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过多的制定法令,另一个是把法令公开化。

叔向根据自己渊博的知识,发现一个时代一旦处于衰败,就会制定更多的法令来约束人,可他也应该明白一点,不是制定法令导致了衰败,而是衰败了以后,需要法令来维持,这个道理,想来叔向是懂的。

叔向最反对的,应该是子产把法令公开化。在他们那个时代,统治阶级公认的一个道理,百姓可以治理,但是不能让他们参与到治理中来,一旦他们参与了,就会不听话,会争取更多的权益,甚至有可能会跨越阶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课堂】邓敏|子产论政“莫如猛”
《汉书·志·刑法志》诗解7政以德礼有耻且格刑罚不中民无所措
王沛:刑鼎、宗族法令与成文法公布——以两周铭文为基础的研究
铸刑鼎      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动。晋国赵鞅“铸刑书”,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
子反
子产系列之二:史上公开法律条文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