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第79篇:读文有思∣将课文注释作为教学支架

将课文注释作为教学支架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2年第4期发表了上海市北蔡中学葛筱宁老师的论文《基于课文注释的思辨教学》,这也是本期文章中我比较喜欢的一篇。十多年前,我也写过一篇论文《教材注释也是讨论的支点》,内容是教师要利用课文注释巧妙设置讨论问题,借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过现在看来,这篇文章虽有一些实用价值,但过于浅显直白,没有从语文教学原理的角度进行阐释。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也有注释,如果关注注释,利用注释提出讨论问题,也是教学设计的亮点。遗憾的是,我没有教过初中语文课本,对这一问题没有思考和实践;幸运的是,葛老师这篇文章应该会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语文教师以启发。

论文标题是“基于课文注释的思辨教学”,题目中的“课文注释”大家都能理解,但对于“思辨教学”,可能还会有教师不清晰,或者说没有在教学中引起重视。作者认为,思辨就是思考辨析,前者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后者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进行辨别分析。而思辨教学就是提倡对各类文本进行理性反思、分析质疑,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按照这种阐释,我是十分支持并鼓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的,而且,“思维能力”也正式写入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但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代表教师要在课堂上讲解各种有关逻辑思维的知识,更不是脱离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强化训练,而是要在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中,通过思考问题、合作学习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而课文注释就是思辨教学的重要抓手。

在写论文时,我一贯提倡“依据选题拟定标题,依据标题确定框架”,即要在对标题的阐释中搭建论文的框架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切分法”,即对题目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切分。这篇文章题目中有“课文注释”和“思辨教学”两个关键词,它们都是可以进行切分的。前者可以对课文注释进行归类,不同类别的注释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会有不同的作用;后者可以对“思辨”进行切分,划分出组成“思辨”的不同要素,通过不同的注释例子对这些要素进行说明。很显然,论文作者综合了这两种思路,一方面将“课文注释”切分为“注释内容的语境义”“注释内容的文化内涵”“注释内容的解读作用”,一方面又将“思辨”切分为“推理论证能力”“辨析能力”“实证能力”三个要素,这与前言中对“思辨”的解释是保持一致的。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切分稍欠严谨,首先,“语境义”“文化内涵”“解读作用”不完全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其实是这三种能力对应的是“思辨能力”,而不是“思辨教学”。如果是专注于思辨教学,那就应该从教学的角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情感等角度进行阐述。当然,这只是从学理角度进行分析,有点吹毛求疵了。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在解读注释的语境义中发展推理论证能力。作者举的例子是《岳阳楼记》中“骚人”的注释,教材讲了“骚人”和屈原的《离骚》之间的关系,然后解释为“泛指文人”。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启发学生抓住“迁客骚人”的短语进行分析,于是有学生发现,如果按照教材解释,“迁客”和“骚人”不能并列,因为“文人”既包括“得意的文人”,也包括“失意的文人”。这是从语法角度分析,与课文内容无关。于是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者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判断课文注释是否准确。然后学生继续思考,结合课文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等内容判断,“骚人”应该指“失意的文人”。也就是说,登楼人面对不同的天气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心情,都有一个前提,即登楼人处于被贬谪、失意的境地。因此,课文注释可以改为“本文指失意的文人”。

论文第二部分阐述的是在把握注释内容的文化内涵中提升思辨能力。作者以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课下注释对诗中“杨花”“子规”注释为例,进行分析。教材将“杨花”注释为“柳絮”,将“子规”注释为“布谷鸟,又称'杜鹃’”,这其实只是从名词释义的角度进行解释。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杨花落尽子规啼”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即柳絮已经飞完了,布谷鸟在鸣叫。教师借此启发学生思考:春天有很多植物,为什么作者要选“杨花”?夏天的禽鸟也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子规”?在古代诗词中,选择意象不仅仅从客观描写的角度考虑,还应从抒情写意的角度思考。“杨花”的特点是飘忽不定,常用于离别的场景,象征着人的漂泊处境,同时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子规”是一种昼夜不停啼叫的鸟,而且叫声非常凄厉,同时古代还有杜宇魂化杜鹃的典故,而且“子规”还谐音“子归”。这些意象自然不全是写实,而是寄寓了李白某种感情或心情的。

论文第三部分阐述的是通过开掘注释的解读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注释,教材指出了这两个词的出处,并解释为“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把握这两词的含义,然后放回原文进行验证,看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先生的行为是否符合字典中对这两个词的解释,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我个人认为,对于教材中的“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应该进行深入解读。“仰之弥高”写出了一种钻研学问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同时又是“攀得越起劲”的条件;这两句话结合起来,又是对成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分别解释。这种写作手法也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在“总分结构”的场合。用一个词概括某种事物的两大特征后,再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例如“赋”的文体特征是“体物写志”,“体物”的表现是……,“写志”的表现是……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浅探
写作教学 | 袁爱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策略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千余册语文教材收藏名师解读部编教材
【正道语文群】王家伦:教学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上)
教学能相长,术业赖专攻——谈《古文溯游》的编著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