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慧∣磨炼一夏,终见成长

磨炼一夏,终见成长

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张慧

时间花在哪儿,成绩就会出在哪儿,我坚信不疑。所以这个暑假,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论文和论文投稿上面了。以前,每一期我都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在一年内发表一篇论文。2022年的元旦,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发表一篇论文,郭老师看到我的目标,不太满意,直接给我提升到了2022年发表4篇论文。起初,我别提多犯愁了。对于每年以一篇论文为目标的我来说,一年四篇意味着一定完不成任务。

2022年春季学期,我的日常工作量增加了很多,用来写论文的时间很少,因此一篇论文也没有发表,好在《中山教育》收留了我一篇,才没有使得我对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么灰心。那一段时间我每周都会给陈姗姗打个电话,晚上送了孩子去兴趣班,我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加班批改作业,想到自己发表不了论文,我就想起来了批量生产论文的姗姐。谈话的主题是求经验,但实际的内容是求安慰,姗姐安慰我说郭老师给我定了目标是四篇,但是我完成不了也不会怎么样,但是我总是不能接受自己完不成指标的。浑浑噩噩的一个春季学期过去了,我手里拿着一篇论文,发愁其他三篇从哪里出来,期待填上掉馅饼。

暑假来了,本来是计划一放假就回老家的我早早地买了行李箱,计划出发。然而疫情并没有因为去年阻拦我回老家而感到不好意思,今年又出来阻拦我的脚步。本来计划好好的,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参加志愿服务,一周不能出中山,回老家的申请也暂时搁置了。既然不能出中山,索性就留下来好好学习,与两个孩子一起学习。我立马给两个孩子报满了兴趣班,只有她们坐在兴趣班的教室里面,我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学习。就这样,我开启了孩子在教室里学习,我在教室外面学习的暑假。

时间充裕起来,我开始琢磨。7月13日,我想起来上个月投稿给《小学数学教师》的稿子还没有下文,不能录用又没有给我明确拒稿。我给几年前稍有联系的曲编辑发了信息,询问稿子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是拒稿的,好在编辑姐姐给了非常详细的信息。我打算按照信息修改,说是修改,实则是重做。邀请了几个学生到校来帮忙,我们开启了三天的综合与实践之旅。我们把学期中未完成的“竹苑小学停车场改建”项目重新做了一遍,重新计算,做了模型,反思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三天下来,几个小同学真的好像设计师一样,认真设计,精益求精。而我也是在白天领着学生搞“工程”,晚上就整理学生的资料,这个过程十分辛苦。课程思路已经有了,但是内容基本等于重做,我还要把它写成文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发表我也是拼了。我不知道应该向谁求助,思来想去,我赖上了正在休产假的黄珊珊。我把原稿发给黄珊珊看,也一边做,一边修改,一边发给黄珊珊来看,她给我提了很多意见,我感觉她的水平比我高很多。7月18日我终于完成了稿子,检查了很多很多遍,我把稿子发给了编辑。编辑收到我的稿子也很热情,说虽然收到了稿子,但是赶不上这一期, 如果下一期录用会通知我。没有明确的复我写得行或不行,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完成这件事,我感觉自己突然成长了,格局大了。

说来很巧,就在当天,我早上9:00多投出去了这一篇稿子,上午10:00多就有另外一篇《多重对比,计算学习走向深入》被《小学教学设计(数学)》录用了。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鼓励,这好像是编辑看到了努力的我,让我尝试一下短暂苦涩后的甘露。虽然发表的不是我刚投出去的稿子,但我仍然备受鼓舞,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投稿。把邮箱里面超过三个月都没有录用的稿子都找出来,能改的改完投稿,觉得不需要改的直接重新投稿。投完了一轮稿子,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就放空了。

7月份的我一直都在忙着写论文和投稿,看着朋友圈里朋友们的旅游照片,十分羡慕,但是也安慰自己,不让出中山也行,我就有时间写论文了。就这样我把能投稿的论文都投稿了,而后就是阅读和写随笔。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个暑假我一直都在为获得发表的机会做准备。算上这篇随笔,这个暑假我写了10篇随笔,解决了第五期规定随笔数的一半。第五期我计划写40篇随笔,每一篇约2000字,我想这个暑假写10篇,秋季学期写15篇,寒假写5篇,春季学期再写10篇,如此有目标来写,就不会到时候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了。写了几篇随笔后,好运又来找我了,8月9日,我收到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的用稿通知。隔了一天,《课程教学研究》网站也显示另一篇稿子拟录用,实则令人开心。8月15日早上做家务时,我突然收到《小学数学教师》编辑发过来的排版,想不到,7月份忙了几天写的稿子这么快就拟录用了,实在让我不敢相信。一周内的三篇拟录用让我膨胀了,接下来的几天内我都在躺平。行动上躺平,思想上没有躺平,我就在想这个暑假进步的原因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时,郭老师指点迷津,文章的厚度增加了。我回头去读现在写的文章,与前两年侥幸发表的几篇文章相比,字数、理论、逻辑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读书打卡后,文章的学理性更强。

我很努力,但不贪心。这个暑假,虽然没能回老家,也没能够出去看看世界。但是获得了这么大的提升,我十分开心,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暑假中除了没回老家和没有旅游十分遗憾外,没有进行太多的专业阅读也是十分遗憾的。两个月的时间,我可这一本《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来读,但是最终也没有读得非常透彻,实在是遗憾,稍稍搁置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再读,可能获得的感悟又不同于现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级教师张祖庆:教师文章写作、发表其实很简单!丨干货分享,赶紧收藏
教师专业写作究竟该写什么?怎么写? 
希望这个世界不要辜负了孩子们的憧憬和奋斗--致儿子九岁生日
为何与何为——我的三个教育写作小故事
[黄石文坛]曹庭金的随笔《​三(2)班32名学生》
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路径——校本培训怎么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