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919年,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战斗檄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说:“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这篇文章向来是研究鲁迅思想的重要文献,重读此文,发现依然有很多对家庭教育振聋发聩的观点:要想使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家长就要“爱己”,就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在此基础上,鲁迅先生指出了做父亲的三条建议,即理解、指导、解放。这些建议现在并未过时。最后,鲁迅先生又说:“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是多么朴实的思想。可是反观现实,又有多少家长将这两条作为教育孩子的根本呢?

上周五那天,我应石门幼儿园刘晓晖园长的邀请,给幼儿园的家长做了一场《好爸爸不是天生的》的报告。也正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并且整理了最近阅读学习、与孩子沟通相处的心得与经历。孩子出生之后,我母亲帮忙带孩子,很多时候我是缺位的,每天埋头于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对于孩子,每天也就是陪一下而已。那个时候,爱人买回来很多育儿方面的专著,我在潜意识中排斥,并且振振有词:“我本人就是搞教育的,我的专业发展如此优秀,我还需要专门阅读育儿的书籍吗?”人们常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这种偏见,也让我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束手无策。于是不是恐吓,便是“贿赂”,口头禅便是“再哭我就打你了”或“宝贝乖点,爸爸给你好吃的”。就是这样一个“不求上进”的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度过了三年。等孩子会说话会走路时,特别在读幼儿园这样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亲子沟通的浅显知识,并且根据经验与主观意愿开始了育儿过程。这些朴素的经验中,虽然也包含着很多合理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死角。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的脾气极为暴躁,心情很差,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性格与情绪。猛然间,我发现,原本温文尔雅的孩子,突然变得歇斯底里,稍有不顺便大哭大闹,频率之高令人咋舌。我很快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夜半失眠时,经常回想起自己的行为,除了悔恨与自责,便是沉痛的反思:

1.工作时,我读班主任工作的书,读语文教学的书,为的是自己的事业,为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对于自己的孩子,却不肯花时间去学习,这不也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

2.仅仅凭借自己成长的经验与意愿来教育孩子,是完全行不通的。孩子在成长,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于是,我接连阅读了《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学机智》等专业著作。读书与实践,永远是知识与能力增长的不二法门。这些著作不仅让我懂得了亲子沟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我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用专业的知识去处理孩子的情绪与阅读问题。不知不觉中,温文尔雅的孩子又回来了。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家长自然也没有必要任何时候都要运用理论知识去处理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方法与技巧也不是最有效的。但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中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教育学要求成人能控制自己,同时了解什么时候和怎样主动地、积极地与孩子交流。”一次两次不重视,情有可原,如果家长每一次都不重视这种“教育学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沟通障碍。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区别:养孩子与养猫养狗是不一样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需要教育的,后者不是太需要。因为你没有必要天天对一只宠物说:“你要成为一只善良的积极向上的猫。”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实,我也想说:“今之育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教,何以别乎?”所谓养育,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养,意味着要给孩子提供其成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育,意味着促使孩子积极地生存与成长。吉诺特说:“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但是反观现实以及自己,我发现,多数爸爸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是“缺乏教育意识”,没有意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种是“缺乏教育能力”,意识到父亲的重要性,但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

家长没有教育意识,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而是某种工具、机器。而高学历、高水平、高能力的家长,有强烈的教育意识,但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以至于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教育意识的增强与教育方法的培养,都需要学习,需要像对待自己的工作那样精心负责。池莉在《来吧孩子》一文中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只愿意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把责任都转移给学校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想,今天我们做父亲,其核心要义有二:一是强化自己的教育意识,要用教育的眼光来审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二是积累自己的教育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有能力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这两点看似简单,实际上都很难做到,读书、实践、行动、反思,或许才是“父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儿被父亲硬拉洗手间,小女孩的一句回应,让宝爸瞬间脸红
孩子高考失利后,一位父亲的反思
好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八)家长如何爱孩子与孩子一起平安成长 教育、修养、做人
教育孩子的25个法则
家庭教育每日精进分享100
做一名合格家长,让孩子获益匪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