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狂热的高考宣传报道降降温

给狂热的高考宣传报道降降温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6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省教厅依据教育部的文件,又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意见,其内容要旨是:首先就是不得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对高中学校进行排名排队;其次是成绩直接通知到本人,不再下发到学校;再次是不得炒作所谓的“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还有就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所属高中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统计、公布各市、县(市、区)及所属高中学校的升学人数、升学率、升入 985/211 高校及一本高校情况等高考信息等。对于这个文件,我觉得应该点个大大的赞,因为教育毕竟要回归常态,对高考的宣传报道也应该降降温。

往年,每到高考成绩发布的时候,各学校都会挖空心思地挖掘本校高考的亮点。有第一名便宣传“状元”,从省状元到市状元再到县状元、区状元等等,逐层报道;没有总分第一名便报道单科第一名,没有单科第一名便报道平均分,平均分不是第一名便报道重本率、本科率,每个学校总能在某个点上找到宣传报道的“亮点”。不明就里的人,读了之后便会感觉每个学校都是大丰收,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曾经见过最离奇的报道标语是“热烈祝贺我校高考大捷,重本上线人数是教育局下达指标数的∞(正无穷)倍”,乍一看根本不明白,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教育局下达的重点指标是0个,该学校有一名考生过了重本线。这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以看出学校的“生加工能力”,但如此夸张的宣传报道,简直是闻所未闻!

今年,当广大民众都按照惯性在等待各种有关高考的宣传报道时,等来的却是异乎寻常的宁静,有的人便胡乱推测:肯定是今年没考好,所以不敢宣传报道。这种心理,相信在未来会慢慢消失,人们也会逐渐适应这种宁静的“新常态”。过去的喧嚣,已成为极端的病态,炒作高考,其实离教育的本真与内涵越来越远。学校可能是出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于招生等功利的目的,非理性地看待高考成绩,但成绩数据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小部分,不足以体现教育的全貌,甚至不足以概括师生在整个高三过程中的辛劳与汗水。对于高考成绩本身而言,孩子的人格完善、能力增强与素养提升,更能体现教育的本来面目。

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际上就是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关注点从分数、数据、成绩、学校的规模、总量等转移到人本身的发展上来。岳燕在《师资建设: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抓手》一文中说:“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优质教育的逐渐全面普及,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以价值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课程设计为基础的优质教育培养模式。”确实如此,分数与数据,只是教育的“外衣”,我们不能只盯着华美的外衣而忽略了人内在的丰富的精神与心灵。

不过对于教育部与省教厅的文件,也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即压根不提高考、不提重本率、不提高三的教学与学习状况,这也是不理智的。高三对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岁月,都意味着一种艰辛的劳动与付出。而当高考过后,成绩发布,丝毫不提与高三高考的任何信息,恐怕也不是该文件的初衷。就拿“升学率”来说吧,文件的本意是不要以“升学率”作为标准,对学校与班级进行排名,不要炒作“升学率”这样的数据,因为升学率只是教育质量的一个侧面,不能够完整地体现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教育水平。但“升学率”作为一个客观的数据内容,其本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每个孩子都想升入理想的大学,现实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升学率”这样的概念。我们国家评价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毛入学率”,作为一个数据,它与“升学率”本质上是一样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数据本身没有错,研究数据也没有错,将数据作为某种标准更没有错,错的是以偏概全,疯狂炒作数据,将人的发展淹没在数据之中。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文件指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加强对考生的信息服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协调本地新闻媒体不报道各省、市、县(市、区)和各高中学校的升学率、升学人数、升入 985/211 高校及一本高校等情况,不公开按高考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名,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那是不是说在主流媒体或自媒体中,不能出现任何关于高考或成绩的字眼呢?高三是学生一生之中非常难忘的一段岁月,学生的付出是不是也不能报道?对于每一位高三教师而言,无私奉献与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这种精神是不是也不能报道?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与管理,包括年级组、学科组以及班级等管理,一些亮点与创新措施是不是也不能报道?在我看来,文件是在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而不是“全面封杀”与“全盘压制”。文件是要引导教育工作者淡化成绩,淡化数据,理性全面看待教育本身,但不是引导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视学校运转过程中的教育经验与典型个人,无视高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与细节。

许多年过去了,当很多数据、成绩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日渐成为模糊的阴影,而那些鲜活的细节与故事,依然活跃在一个人的脑海中。对于后者,恰恰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整理的。对于学生而言,那是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对教师而言,那是一段苦并快乐着的职业生活;对于学校而言,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阶段。把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讲出来,把成绩背后的细节描述出来,成为珍贵的“备忘录”,我想,这与教育部、省教厅的文件精神并不违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把“差生”当包袱!
“低分考生被劝退”背后的逻辑冰冷刺骨
不以成绩升学率为标准又以什么为标准 (转)
湖南省教育厅召开座谈会再次强调 严禁高考炒作是一项铁的纪律
重点班一学生申请调到普通班,高考揭晓,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
市教委: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