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第93篇:【教研有味】之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

2019年第93篇:【教研有味】之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前两天,我分享了吴非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虽然我怀疑这个判断中“比”的逻辑性,即教师是不是一定比学生更需要学习,但吴非老师讲得道理,我是非常认可的。他说:“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学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课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离开课堂之后,我仍然对教育保持着热情,仍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仍然在思考着学校里和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教育。”吴非老师的书很耐读,《致青年教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跪着教书》等著作,都展现了一位教育者对教育的深厚情怀。而真正让我产生共鸣的是这样一段话:

根据我国的劳动退休制度,如果22岁高师毕业,男教师得工作38年,女教师得工作33年,才到退休年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在大学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大可能支撑他站立讲台三十多年;那些知识,也不可能三十多年不过时。如果一名劳动者的技艺永远停留在22岁的水平上,是很可怜的,他所做的工作,新一代机器已能代替他;而一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定格在22岁这个符号上,则是可怕的,因为在以后的三十多年内,他只能用陈旧的方法向学生教授陈旧的知识。

我禁不住想起了我刚工作时,一位热心的前辈谆谆告诫我:第一轮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把每一篇课文都弄懂弄透,把教案老老实实写好,经过一轮的磨炼之后,以后的日子就会很轻松了。这个告诫的前半部分,我认为很有道理。作为新教师,确实应该在第一轮教学中打好基础,切不可偷懒,更不能投机取巧,所有的教学技巧与方法,都要扎扎实实训练好。等我从送走了第一届高三学生之后,再从高一开始教,我发现了前辈后半句话中“不靠谱”的地方。即使第一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的教学也是“常教常新”的,基本不可能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甚至我在想,前三年认真备课扎实教学,未来的职业生涯都要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单调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可怕。当我发现第一轮教学中形成的经验,多数都不可靠时,便开始了新的探索。

例如第一轮我教《荷塘月色》,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章法。第一节课介绍了朱自清的生平以及创作经历,分享了朱自清的其他名篇中的精彩段落;第二节课基本上围绕“高考考点”展开,例如炼字、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情感与表现手法等等。应该说,这两节课虽然做到了“扎实”,但完全没有新意,更没有学理性。第二轮教学,还要按照这样的套路进行吗?我不太甘心。于是上网去查关于《荷塘月色》的各种资料,然后就发现了一篇《美人梦幻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的论文。当然,上课时不可能将论文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但这篇论文确实给我提供了一个解读文本的思路。于是,上课时,学生阅读文章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三十岁的已婚男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老婆在唱着催眠曲哄孩子睡觉,他却趁老婆迷迷糊糊的时候,溜出家门,一个人来到荷塘,心里想着‘亭亭的舞女的裙’和‘刚出浴的美人’,欣赏完之后回到家中,发现老婆早就睡了。他究竟为什么不宁静呢?”可惜,我并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而是直接进入到对问题的分析之中。我首先从比喻的机制谈起,认为比喻不仅仅是修辞现象,同时也是心理现象。当一个人使用比喻时,头脑中一定会想到一个喻体,朱自清使用“刚出浴的美人”的比喻时,头脑里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意象。然后我又补充了朱自清的婚姻家庭状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表面上写荷塘,实则写朱自清内心深处的美人梦幻,这篇散文就是他的‘精神出轨’和‘文学意淫’。”学生喜欢这种不拘一格的课堂,感觉到新鲜刺激,我也沉浸在当时的满足感中。但是到第三轮教学时,我又对第二次教学的思路进行了反思,觉得这样的教法脱离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于是我又重新设计这节课。第一节课定位在“语言分析”,利用文本替换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第四段精彩的语言描写;第二节课定位在“情感探析”,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请学生分析本文的情感内涵。当然,第二轮教学的结论我也没有丢掉,而是作为一种“参考意见”提供给了学生。相比而言,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越来越贴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性质了。

我的这个经历说明了:教学经验很重要,但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习”杂志公众号今天分享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师经验越丰富,教学效果越差?直击哈佛大学颠覆性研究”。文章提到了哈佛大学某教授的研究论文《挑一个好老师比培训一个更容易》,该论文用数据批驳了“老师经验越丰富教学越成功”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是“识别好的教学方法要比通过系统培训增加教师资质要容易得多”。200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了好教师的12条特征:备课充分,态度积极乐观,对学生期望值高,富有创造力,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平易近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创造归属感,富有同情心,关心学生,有幽默感,尊重学生,心胸宽广,勇于承认错误。这12个特征我比较熟悉,当年纪中的“蓝皮书”的前几页就印了这12句话。仔细分析这12条特征,真正与“教学经验”相关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或者说,这12条特征,要么是教师工作态度,要么是师生关系,要么是教师人格魅力,它们是指向教师的初心与情怀的。当然,这12条特征说的是“好老师”,要想在“好老师”的基础上成为专家型教师,最重要的条件也不是教学经验,而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

很幸运的是,我一直在践行“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的理念,未敢有一日不学,哪怕是假期里翻开手机读一篇教育文章,也觉得“今天”不曾虚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比较教学(听评课)
[转载]2009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探究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更精彩
《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教案,教学反思,说课,新学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让教师在课堂中成长 - tao05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