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第147篇:【教研有味】之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开掘

2019年第147篇:【教研有味】之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开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究竟有哪些教学内容?头脑里冒出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冒出了我读书时学到的关于说明文的各种知识,最主要的还是关于各种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内容,除此以外,我实在想不起来上初中时学习说明文的收获了。这些关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依然是目前课堂教学的重点,因为这是中考说明文阅读重点考查的内容。这至少说明,教学内容和评价内容是一致的。即使如此,我还是一直在思考:说明文有没有其他教学内容了?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9年第10期有一篇高和鸣、张原两位老师合写的论文《基于语言体悟的说明文课堂教学建构例谈——以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说明文为例》。这篇论文用典型的案例证明:说明文的教学价值,不仅在知识的获取,还应该有语言能力的习得。所谓知识的获取,主要就是关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而“语言能力的习得”并非仅仅是文学类文本的教学重点,也是实用文教学的重点,这一点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首先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是识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那仅仅是一个陈述性的知识点,如果学生不能够具体分析语言如何准确,那就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作者举了钱梦龙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的案例片段,钱老师在学生的“指引”下画简笔画,学生分别说了“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段各有两个小拱”等,但教师画出来的就是与插图不符。钱老师又请学生找到原文,原文是“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字用得既准确又形象,它说明两个小拱的位置既不是两端,也不是顶上,而是像在人的肩膀上一样,而“各”字说明不只是在一个肩上,两肩呈对应状态。这就证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一种“非此不可”的准确度。更值得注意的是,钱老师并不是单纯地请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拱的位置,而是通过画图的方法,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之后,又结合原文对语言进行把握,这个教学片段也成了语文教育史上的经典案例。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张正耀老师有一篇论文《分寸感:“也许”不宜删去——刍议<中国石拱桥>文本表述的一个问题》,讲得也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问题。

其次是说明文语言的语感追求。说明文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重视内在的语感追求,例如语言的流畅自然、表述得体以及与所写事物相得益彰等。作者举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很多教师通过这篇课文教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这并没有错,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应约为一本有关苏州园林的摄影集而撰写的序言,原题是“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在客观介绍苏州园林,更是以一个老苏州人的视角向世人讲述家乡的风物,希望国内外更多的人通过文字和图片,对苏州园林产生别样的情怀,因此本文的语言呈现出平实规范而又典雅的特征。我记得张正耀老师还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过一篇《我有柔情忘不了——<苏州园林>原是“文艺写作”》的论文,张老师用详实的资料证明,《苏州园林》并不是一篇纯正的说明文,而是叶圣陶曾经“经历过、体验过、想象过的生活”,因而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这更加说明不能仅仅从“准确性”的角度来分析文章的语言。高和鸣、张原两位老师则是设计了一个情境任务式的教学环节,具体是: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要为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和来自东北某企业的退休工人介绍苏州园林,请以课文为主,并适当参照补充的文字,根据不同的游客,用恰当的语言,分别撰写一段200-300字的导游词。当然,我认为这个环节用来证明说明文语言的典雅性、平时性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回归文本,从原文中寻找相关的例子加以分析。

再次是作者举了《梦回繁华》的例子,再一次证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典雅和富于情感性的特征。《梦回繁华》是一篇“非典型性说明文”,既有说明文的某些特点,又有散文的语言和情怀,假如以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以及说明事物的特征作为教学内容,就忽视了这篇课文的“文本特质”。经过改进之后,作者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一是以师生共同研讨为主,通过小组讨论和研读重点词句等形式,概说文章的语言特点。二是理解文章典雅的语言中蕴含的历史内涵与人文情怀。例如教学第3自然段,教师先提供了百度百科中的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解释材料,并请学生与课文进行对比,说说与第3段在表达上的异同。第3段中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一句,用“纵”和“横”代替“高”和“宽”,就是这种体现。第4、5两段的例子就更多了。试想,如果学生仅仅说出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套话,那么这篇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就没有得到体现。

论文作者谈的是“语言体悟”的问题,这实质上是文本独特的文体特征问题。用一般的、共通意义上的“说明文文体特征”去分析所有风格的说明文,实际上就是抹杀了说明文之间的体式差异。说明文只是某一类文体抽象出来的文体特点,当然也存在纯正的说明文,但很多说明文还是带有自己独特的文本特质的。依据说明文具体的体式特点把握文本核心的教学价值,这是说明文教学值得注意的地方。即使是中考试卷上的说明文,也不可能永远是考查那些公式化的知识点,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去设问。像《梦回繁华》这样的“说明性美文”,是需要具体把握其教学内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州园林说课稿
说明文有关知识
说明文阅读指导
八上语文 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梳理!
(精品)备战中考: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苏州园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