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第67篇:关于“叙述者”的教学探讨

2020年第67篇:关于“叙述者”的教学探讨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0年第5期发表了李华平教授的《到底是谁在讲故事》一文,系统探讨叙事学中“叙述者”及其相关概念,并对“叙述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判。叙述者以及叙述理论,是我比较关注的领域,也曾运用叙述学的理论解读了几篇统编教材文本,不过还是有一种脱离教学实际的感觉。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认为还有必要继续进行。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叙述学”与“小说理论”是两个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小说当然是一种叙述,而且是虚构性叙述,因此关于叙述学的基本原理是适用于对小说文本的分析的。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叙事,像纪实文学的游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像新闻、人物通讯,像叙事诗、叙事散文等,都存在“叙事”的行为。因此,叙述学要研究的,就是以叙事这种普遍行为作为对象的理论或学科。李华平老师开篇就举了杜甫的《石壕吏》,因为文学史上一直有一种争论:《石壕吏》中的兵吏连老妇都抓走了,为什么偏偏放过了身强力壮的杜甫?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杜甫是官身,兵吏自然不敢抓他。李老师则认为,不能简单地将《石壕吏》中的“我”等同于作者杜甫本人。即《石壕吏》中,杜甫并非真实地经历过石壕吏抓走老妇的事情,而是在诗歌中“看见”故事发生全过程并最后独与老翁别的“我”只是一个叙述者。既然“我”只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叙述者,兵吏自然不会随意抓了。这个解释虽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但至少说明,即使是以“言志”为主导的诗歌文体中,也是存在着叙述者的,也有必要从叙述者的角度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作者区别了几组概念。第一是“叙述者”与“真实作者”。按道理说,这是很好区分的。例如小说的叙述者不等同于作者,这已经是常识了。但事实上,问题没这么简单。例如在纪实类文学中,叙述者与真实作者之间是不是可以画等号?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既有真实作者也有叙述者,这两个人能否等同?陆定一的《老山界》中的叙述者能等同于作者吗?如果等同,两者之间承担的功能一样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学理上的说法。当然,即使是小说,叙述者与作者之前也会存在一定的联系,因为“叙述者是作者所创造的一个特殊人物”。第二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隐含作者”的概念是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后代学者又对这个概念进行了阐发。目前的说法是,隐含作者诞生于作者的创作状态中,又是读者在文本中建构的,是读者把握和理解文本的产物。这个概念在教学上有什么运用呢?目前也没有一个实践上的尝试。于是,“叙述者”与“真实作者”“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向是叙述学探讨的焦点。

其次,李华平老师综合了学术界的观点,对“叙述者”进行了一些划分,虽然这种划分是粗线条的。因为单是“叙述者”涉及的内容就太多了,例如叙述视角、叙述时间等,而“叙述视角”本身又包含了“观察”和“感知”两个维度,即“谁在看”和“谁在说”。这些理论可能过于专业,在李老师的文章中没有展开。李老师在文中提出了四种划分方式,一是异叙述者和同叙述者。前者是参与故事,但可以对故事进行详细解说,后者则是直接参与故事,即讲述自己参与或经历的事件。我们熟知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就是异叙述者,像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而“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则是同叙述者,例如《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等。二是内叙述者与外叙述者。这其实涉及到“套层故事”,即故事里有故事。鲁迅的《狂人日记》、沈从文的很多湘西题材的小说,就存在这种情况。再比如教材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我的叔叔于勒》实际上也是“套层故事”,只是教材进行了删改,只选了“内层”故事而已。外层故事的叙述者自然是外叙述者,内层故事的叙述者是内叙述者。三是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前者是叙述者躲在人物背后,一般不直接跳出来对人物或事件发表评论,例如海明威的小说;后者则是叙述者经常中断叙述,直接站出来发表评论,这一点在中西小说中都出现过。《水浒传》的叙述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片段中,讲到林冲在市井喝酒后回到草料场发现草厅被雪压塌时,禁不住跳出来发表了议论:“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这些议论是带有道德评价色彩的,同时也表达了叙述者的主观感情。我在读《大卫·科波菲尔》时,也发现叙述者经常中止叙述,对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并阐述该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四是可靠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这也是我目前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关于“不可靠叙述”,安斯加·F.纽宁在《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一文中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讨,他认为“不可靠叙述”的表现主要有三种:(1)沿着事实/事件轴发生的是不可靠报道;(2)沿着伦理/评论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评价;(3)沿着知情/感受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解读或阐释。当然,“不可靠叙述”不仅仅是“错误叙述”,更多的是叙述者讲述故事时采用的特殊技巧。

这些内容,如何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呢?或者说有没有必要运用呢?其实统编教材的一些课后思考探究题目中,已经涉及到很多有关“叙述者”的内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课后题目中就涉及到“小鲁迅”与“大鲁迅”的关系。李华平老师提出了三个教学运用的策略或步骤:一是辨析叙述者的实际运用,二是透视叙述者的作者用意,三是尝试进行叙述者的变换。相比较而言,第一和第三条比较容易,尤其是第三条,很多老师已经进行过相关尝试了。问题是第二条,从文本解读或鉴赏的角度分析叙述者的作用,其深浅难易度不太好把握。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中的叙述者,究竟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025季【青春课堂】体会叙述视角对小说主旨的影响——《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倪静:小说的解读与教学——《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读书笔记
​冯铧尹 高考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考点教学途径
山东大学张学军教授莫言研究系列成果之五:《论<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
马菊玲 | 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叙事学探索
叙事的形式与意义:《红杏》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