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第109篇:为什么我的论文写不长?

2020年第109篇:为什么我的论文写不长?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论文的字数,受制于多种因素。一般的学科教学类的期刊,字数要求控制在4000字以内,这是由期刊的版面决定的。部分综合性期刊要求比较高,字数要达到6000字左右。论文写作的字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水平的变化。记得我最初写教研论文,写到2000字就没话可说了,后来慢慢可以写3000字。2015年之后,开始专注于阅读学科期刊,写作水平又有所提升,论文可以达到4000字。再到后来,写到5000字也不是难事了。但是要想突破6000字,难度就比较大了。今年发表文章的数量远不如去年,这也与我忽略了期刊字数要求有关。而我目前一直想突破的专题综合性的“大文章”,需要的字数也比较多。究竟如何才能突破呢?刚巧在《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8期读到了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张春华老师的《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4期,全文目测有6500字左右。这篇论文的话题,我比较熟悉,就是注重作文的真实情境因素。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主要表现在:

第一,论文要想写长,要有一个较为宏大的框架结构。课例分析类型的论文,主要是围绕一节课来阐释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原理,选点要集中,论述要透彻,要将论文聚焦到某一个点上,然后辅之以典型课例,这样才能对同行有所启发。但专题综合性论文的一大特点在于“综合”,在话题集中的前提下,能够囊括较多的内容。张老师这篇文章讨论的话题是写作教学与真实情境,如果是我写论文,我可能会围绕某一道作文题进行分析,以点带面,提出作文教学中要注重真实情境创设的观点。但很明显,这种思路不需要太多的字数,毕竟字数和表达内容的容量是成正比例的。这篇论文的构架是:先从现实的作文教学弊病谈起,然后提出中心观点,即“让写作在真实世界中发生”,接着又从统编教材和高考试题两个角度具体阐述。换句话说,这篇论文先阐述了现实作文教学中不注重真实情境的表现,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阐述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是如何重视真实情境的,最后阐述高考作文试题对真实情境创设的重视。如果还想写一点的话,那就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框架,围绕真实情境这一核心话题展开的点比较多,尤其是统编教材与高考试题,这两个方面本身就可以形成两篇有分量的论文。因此,框架结构的宏大,是论文写长的首位因素。

第二,论文要想写长,还需要有较为丰富的“分论点”。框架结构的宏大,不是说每个观点都从大处着手,走马观花地阐述一些所有教师都知道的常识,而是要用较为丰富的分论点来支撑起该宏大结构。例如张老师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了目前写作教学中忽视真实情境的表现,他不是用一两段话对现实状况进行大概的描述,而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忽视真实情境的具体表现,分别是:缺少读者意识的盲目写作,缺少事理逻辑的无序表达,迎合教师评价的虚假表达。读者意识这个点,很多教师也能想到,但后面两个点,要与真实情境的缺失建立起联系,还需要经过一番推理论证。第三部分是从统编教材的角度讲“真实情境”,张老师又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真实情境打开了写作的“总开关”,更加关注实用性文体写作,写作支架让情境写作有“情境”。作者没有再谈读者意识等,而是又从新的角度进行阐述,这一点也要建立在对统编教材进行宏观梳理的基础上。第四部分讲的是高考命题中“真实情境”的凸显,作者又谈了三个问题:从单纯应试型文体写作转向生活情境应用型写作,从忽略读者意识的写作转向选择读者身份的写作,当代社会生活是最大的真实情境。前两个点我都比较熟悉,但第三点确实没有想到,这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真实的情境之间建立起联系。我算了一下,这篇文章一共写了四个部分,分论点是11个,每个部分大约是3个分论点。我也要逐渐适应这种以板块为主的论文写作方式。这就更要求在论文写作之前列好提纲,确定各个部分及其分论点。

第三,论文要想写长,还是需要搜集较多的素材。在教研论文写作中,素材主要指的是事例、课例、同类观点、学生作品、考试题目、教材内容等。事例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的经验、事例、学生学习的例子;课例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记录与反思;同类观点,是学术同行对该话题的阐述。对于作文教学研究类的论文来说,学生的习作、各种作文试题、教材的内容分析等,都属于素材。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用到了学生习作的真实例子,以此反推教师教学中忽视了真实情境;第二部分引用了夏丏尊、李冲锋等人的观点,当然我觉得不应该忽视荣维东教授的相关观点;第三部分用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八个单元写作板块的内容,包括写作任务、文体样式和助写资源,还有《百合花》《红楼梦》等其他阅读教学的例子;第四部分引用的素材主要是2019年、2015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也就是说,张老师这篇论文,有学生的作品,有教材的内容梳理,有高考试题的分析,有教师执教的案例,有学术同行的观点,可谓是丰富多彩。这些素材,可以是平时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积累,也可以是为了写这篇论文专门进行搜集。不论如何,搜集、准备、整理素材是论文写长的另一个必备因素。

经过这三个角度的分析,我发现自己写论文,要改变过去那种“短平快”的方式,逐步建立较为宏大的结构,用较长的时间去搜集素材,然后对论文的结构进行逻辑布局,最后进行板块叠加式写作。不求一两天就写完一篇论文,也不能一味追求论文写作的数量,而是要从粗放型的数量目标转变成精密型的质量目标。过去讲究“以多取胜”现在也该考虑“以质取胜”的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要求 循序渐进——基于统编教材习作(写话)教学的一些思考
我用绘本教写作
绘本能让学生爱上写作、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这位特级教师用实践证明……
喜讯 | 统编教材习作不会教,怎么办?写作名师来帮你,让你轻松教好课本作文。欢迎订阅《语文教学通讯》...
2021统编培训|周小莲:“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聚焦语文真问题】“如何设计适宜的语文学习任务”之二|王 伟:让学习任务真正落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