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第122篇:《傅雷家书》的“选择性阅读”策略

2020年第122篇:《傅雷家书》的“选择性阅读”策略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名著导读”板块推荐书目时,引入了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并在标题中加以明示。例如《西游记》的阅读策略是“精读和跳读”,《儒林外史》是“讽刺作品的阅读”等。如何结合教材提示,进行名著阅读教学,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0年第9期的论文《教材逻辑下名著导读的应为和可为——以<傅雷家书>为例》,就为我们提供了《傅雷家书》这本书的阅读策略。

如果说《红星照耀中国》还有那么一点故事情节的话,《傅雷家书》则全部是由书信组成,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淡薄。教师如何进行这本名著的教学呢?统编教材给出了一个策略,即“选择性阅读”。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阅读策略,而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可以省略部分内容的暗示,对于那些不能省略的内容,教师依然要运用其他策略。作者首先分析了教材为什么要将“选择性阅读”匹配给《傅雷家书》,一共是三条理由:一是内容丰富,细节琐碎。《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书信,这本书或者说这些书信创作的本意并非给广大读者看的,而是给特定人物看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生活性和私密性。书信的内容相当庞杂,其中不乏生活成员的琐碎小事。这些内容是在阅读时是可以略读或者跳读的。二是曲高和寡,理解困难。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写给儿子的书信,有不少涉及到专业的文艺评论知识。正如作者所说,“两地书”是中国精英与留学青年的交流,是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初中生阅读,定然会存在着不少理解障碍,这些内容也是可以略读的。三是话题广博,兴趣参差。《傅雷家书》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教育、音乐、美术、历史等,初中学生不是对所有这些内容都感兴趣,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读到有关音乐的内容时自然可以略读或跳读。

那么,教师该对《傅雷家书》作出怎样的阅读指导呢?作者提出的观点颇有启发性。他认为,《傅雷家书》是一本饱含对祖国、对儿子深情厚谊的书。对书中流淌的亲子之爱与家国之情,学生不妨慢读、精读、细读。学生可以选定一个主题,找到相关篇目,并精准定位到这一篇中与主题真正相关的语段,在阅读中选择有用的材料进行重组、整合,进而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对于书中的“教子之道”,学生在阅读时不妨把傅雷想象成自己的父亲,摘抄“傅雷金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书中傅雷的观点,学生未必全盘接受,因此可以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与作者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与思考。这些内容也暗示出,有关家国之情、亲子之爱、教子之道等内容,是本书阅读的重点,而涉及到乐理知识、建筑绘画、宗教哲学等内容,就是非重点了。在中考测评中,前者肯定也是考查的重点,自然也是中考复习备考的重点。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提出了四条阅读策略:

一是专题为纲,任务助读。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一期关于《傅雷家书》的班刊”,以此作为情境任务,并进行如下设计:首先,教师呈现自己预先梳理的“爱子之情”“教子之道”“文学眼光”“艺术认知”“家国情怀”等专题,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并组成学习小组;其次是展开阅读,将与自己所选任务密切相关的内容记录在卡片上,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书签;再次是对书签进行分类,撰写点评。例如“教子之道”可细分为“读书求学”“人生态度”“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专题,结合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撰写点评语;最后是小组分工,制作班刊,将班级分为编辑组、艺术组、文字组、设计组等小组,共同完成这一核心任务。

二是择定篇目,批注赏读。教师可以从书信中选择典型的几封,请学生进行精读,并且从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角度进行批注。作者在论文中提供了一个“《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卡片”,内容是围绕某一封书信展开,具体包括学生关注的话题、内容要点梳理、有感触的语段、我的批注、其他发现等。此外,学生还可以适当查阅课外资料,就其中一个或几个话题,撰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提供的“阅读卡片”,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中考命题框架。

三是问题引领,亲子共读。《傅雷家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亲子交流尤其是父子交流的产物,这个特殊性也为亲子共读一本书提供了依据。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类似的问题:如果你是傅聪,你会给傅雷这个爸爸打几分?请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章节与语段,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加分项和加分项,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学生还可以将“打分表”与父母分享,并讨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听一听有着相似身份立场的他们对傅雷笔下的做人之道、表达方式的看法和感受。

四是聚焦议题,多维联读。教师可以借鉴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将选择性阅读的主题聚焦在特定的议题上,由学生主动关联各种媒介中的相关素材,跨文本、跨媒介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互文对话。例如围绕“家书文化”的议题,学生还可以阅读《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等作品,总结概括“家书文化”的的内涵及变迁;围绕“父子”议题,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漫画作品《父与子》或影视作品《摔跤吧!爸爸》和《银河补习班》等,然后讨论父子关系的问题。当然,这个策略一定要把握好度,要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程性质这个根本,不要将教育话题代替语文话题。

总之,作者提供的相关策略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对一线教师进行《傅雷家书》的名著阅读教学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对于中考测评也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尤其是将“选择性阅读”与名著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傅雷家书》可以这样读
春来正是读书时——安徽阜南玉泉中学八年级举行名著专题讲座活动
字里行间皆父爱——《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025篇
名师面对面傅雷家书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名著习题】《傅雷家书》最全练习整理,一定要下载收藏!
特级教师周群:《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项目学习方案及实践(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