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刘晓男:“勤俭节约”的小猴子

“勤俭节约”的小猴子

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刘晓男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4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正是教育小朋友们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课文生动有趣,还配了5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图文一一对应,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篇很好上的课文,换句话说,这应该是一篇教师轻易就能完成教学目标的课文。

可惜的是,在我课堂结束之际,我问孩子们,“经过了这件事情,小猴子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孩子们踊跃地回答道:“它知道了不能浪费粮食!“它明白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还有一位同学铿锵有力地说道:“它以后要当一只勤俭节约的小猴子!”孩子那坚定的神情,掷地有声的字句提醒着我,这节课糟糕透了。果然,下课后,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们立刻问我,这节课是不是准备得很仓促。确实,短暂的时间让我的思考的深度有所欠缺。但,这并不是失败的理由。经过了一整天的分析与反思,我明白了,这节课的失败在于我的内心没有教学目标,我的眼里没有看见学生。

其实,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众所周知,统编教材采用的是“双线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其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及人文要素。人文要素不用说,便是教育孩子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至于语文要素,则是课文所在单元的要求——“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这也是《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当然,课文反复的结构及鲜明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课文前4个自然的都是按照”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文中出现“掰、扛、扔”等动词,以及“又____又_____的词语形式,这统统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这么说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好几个:第一当然是识字、写字;第二是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在这过程中理解动词,积累“又__又___”形式的词语;第三则是借助插图,读懂故事,并说说故事情节;第四则是推断小猴子空手回家的原因,明白做事情要有目标的道理。四个目标在第一课时中能够全部讲完吗?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但遗憾的是,我确实是这么做的。

这节课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通过拼音识字、字理识字、偏旁识字及动作识字等方法认识了12个生字。接着通过问题“小猴子回到家以后可后悔了,他在回想自己做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复述故事,并在这过程中练习朗读,感悟故事主题,帮小猴子总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最后,书写“非、常”两个字。开始时,我还为自己设计的“问题支架”而沾沾自喜,设想学生会沿着问题反向思考,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故事的道理。可在课堂上,完全达不到效果。现在,细细想来,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在学生完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一节课想得到这么多,根本是异想天开。课文中出现的一类字有12个,其中7个都是跟手部动作有关的词语,教师可以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动作去识记。另外,应该将目标集中在“语言训练”或“思维训练”,即是通过观察图片,仿照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又或是通过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推断故事的的发展。在这一目标确确实实落地时,学生也自然能理解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不至于会在课堂上闹出“要当一只'勤俭节约’的小猴子”这样的笑话。显然,这节课是失败的。其实,在教学另一篇课文时,由于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得太低,而导致课堂浅显、无深度。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有意识地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可整节课下来,更像是教师在走流程,看不清目标,更看不到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是一节浪费学生时间的课。但,所幸,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自己显著的问题。

想要上好一节课,我想,我们心中一定要谨记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熟悉学生的学情,主要才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但比这更重要的,我们不能盲目模仿他人而丢了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小狗学叫》一课的讨论
《酸的和甜的》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双减| 浅尝初试“大单元” 同研共学“任务群”
学习笔记 | 何捷:《自相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