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邓琴:关注·强化·塑造·练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中山市南朗镇云衢中学/邓琴

我曾经读到这样一句话:“让学习真正发生,首先要明白真正的学习是什么?其次要明白发生什么?”虽然我们从事教育,但是说到真正的学习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说不出来。伍尔福克在《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里关于“学习的行为主义”强调:“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学习并不总是有意为之的,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个说法里把“学习”和“发生”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意让学习自然发生,有意让学习刻意发生。它们都受到环境和学习个体本身的影响。因此我们将这种由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称之为“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变化,因此很重视外部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教育者需要判断哪些行为会引起积极结果,哪些行为会带来消极结果,从而有意识地提供有益的刺激,促进学生作出反应,强化学生现有的行为,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其中“鼓励”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的干预行为,包括教师的关注、选择强化物、塑造和积极练习。

教师的关注。“系统地运用表扬和关注,是教师最有力的激励方式和课堂管理工具。”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总是跟着教师在走,可能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也可能是书本上的一个图案,教师发现某个学生思想开始游离,将自己的关注投射到其身上,比如请他回答问题,走近学生,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保持目光接触,用这种有效传递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学生回答的不好时,教师忽略掉它并适当引导,当回答比较好时,给予充分的认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的关注不仅仅是指表扬与鼓励,表扬最好能在需要被强化的行为发生后立即给予;不能随便乱表扬,表扬一定是基于良好的行为、具体的行为,让学生明白做出怎样的行为能得到肯定和认可。

教师的强化。根据普雷马克原理,一个高频行为(个体偏好的活动)可以成为一个低频行为(不太喜欢的活动)的有效强化物。人们称之为“祖母规则”,即“先做我想让你做的事情,然后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小组合作制度,许市中学推行小组合作制度取得巨大的成效,许市中学的课堂模式是学生先利用导学案预习,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在每个小组展示之后进行点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见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每一次小组合作或展示都是一次将学生从游离的边缘拉回来的契机。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然后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独立学习的强化物,学生在课堂进行到一定时间,学生可能疲倦时,合作探究作为强化物,能迅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在小组展示时,教师的肯定和加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其良好行为。再如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积极行为给学生一些特别的待遇和奖励,也能达到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目的。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不断被强化正确的行为,才能更加专注于课堂,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教师的塑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迟迟无法掌握一项技能,因此一直得不到强化的机会。结果可能是他们的学习结果一直不尽人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不到教师或同学的认可,厌学就慢慢形成了。为了防止厌学的发生,教师需要使用应用塑造策略,对过程进行强化已达到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行为,从而产生积极的结果。塑造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解,即把一项技能训练分解成各种子技能或子过程。比如将作文结构分解成开头、过渡、结尾这些子过程来训练学生。当学生掌握了开头的各种写法,教师对其行为进行强化,让其有信心继续后续过渡、结尾等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在过程中得到改善,学习也就慢慢发生了。

积极练习。正确的行为在成为自动化行为之前,个体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练习。这叫“积极练习与矫枉过正”。当学生在某类题型中犯了错误,为了让其能改正这个错误,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型不再犯错,就需要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练习。比如学生翻译古文时,总是漏字漏词不翻译,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在文言文教学中就需要不断进行积极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一字一句“点翻”,强化他们翻译古文时需要注意文言现象的意识。大量的积极练习之后,很多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点翻”就成了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了。

再回到开篇时讲到的问题:“学习需要发生什么?”应该是发生兴趣、发生思维、发生信心、发生策略等。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激发学生,强化学生的正确的行为,学生得到关注和积极的强化,他们就会更加关注课堂,能够坚持学习。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业不良的干预方法
小学生学习问题案例分析
精神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的个案研究
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
高效课堂:如何做好课堂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