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大凉山盐源彝族九零后诗人群浅论

 


阿牛静木:1995年生、高中时就于校刊物《临风》发表作品,大凉山彝人、《夜行者》主编、作品见《诗歌月刊》《独立》等,作品入选《新诗365首》等,著有诗集《失落的马驹》《鬼斧集》等、根性写作践行者。

四川大凉山盐源彝族九零后诗人群浅论

我们都清楚,要研究或谈某个地方的作家群体,首先我们都会想到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甚至气候等,比如一说到茫茫雪原,我们脑中第一反应就是“东北作家群”,一说到敦煌、莫高窟我们自然也会联想到“西北写作群体”。自然,今天要谈的‘盐源彝族九零后诗人群体’也是一样的;盐源,彝名策莫尔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享有“高原明珠”、“盐都”等盛誉,境内居住着摩梭、汉、藏、彝等兄弟民族 。史书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即设置了定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足见其历史之悠久,文化根基之深厚,尤其彝族,这里是彝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有自己信仰的精神世界,每年六月二十四就请毕摩唱祭祀诗,念经文,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谱系,按道理,背靠着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及诗歌传统,这里的诗歌创作应该是非常发达,活跃的,但很遗憾,盐源至今还没出现一个全国知名且具备领袖性的诗歌大才,值得我们思考。所幸的是此次“九零后诗展”涌现出了一群值得期待的年轻诗歌写作者,他(她)们与早已出道的诗人集汇,大有奔流之势,并在州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及声势。这个群体由吉史巫芝、井中、何斌、杨吉华、沈麒、苏文权、杨华、阿克杨冬、毛志颖、阿牛静木等组成。下边就部份诗人做个介绍及分析。

        一、精神回归

读以上几位诗人作品,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寻求灵魂的皈依,回归精神的乐园,在现实生活中当主客观发生冲突时,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某种失落感,那么这种失落感从何而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缩小了地理范畴上的距离,随之而来的又是文化间的显性与隐性碰撞,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内心是极其敏感的,也是极容易受伤害的,关于这点,杨吉华如此写到“从不知道惊艳刺人的玫瑰/也不知道飘香十里的丹桂/只记住童年时代的伴侣/记住一朵朴素无华的苹果花/从不知道高耸入云的大厦/也不知道金碧辉煌的厅堂/只记住一个叫大窝的村庄/记住村庄的某个角落是永恒的家”《大山的梦》。是啊,那个又能不爱生养自己的故土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父老乡亲、至亲,这份牵挂更多的时候融入进我们的血液里面,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将成为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今天是一个利益至上的社会,人们都在忙碌追求着无限的物质生活,成为房奴,车奴、空心人,你想这样的人其精神是何等的苍白?灵魂是何等的无趣?这种情况下一个古老民族也无法幸免于此浩浩荡荡来自商业浪潮的侵蚀,阿牛静木如此写到“神的儿子/神的女儿/赶着羊群在逃亡”《村庄》阿尔拉达九十九个经词(长诗)》。这是种古老家园遭到破坏后试图借助灵一物,达到精神自我救赎的行为。

二、地域诗歌写作

盐源县位于凉山州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雅砻江下游西岸,我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不仅仅养人也养文学,比如古代南方巫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此地特有的文化成全了屈原成为我国第一大诗人。又如拉美文化大爆炸等诸如此类的非常多,这就说明地域对于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起决定性因素,那么我们来看‘盐源九零后诗人’群,其实这样命名本身就有地域的意味,但我们还是来看诗歌文本,一些内在的诗歌地域诗写品质,首先我们来看苏文权的诗“火塘烧的酒/不偏不倚和一个荞粑粑装进走出大山人群的怀/在宽厚的披毡下/趁还来得及看得见炊烟的石头上/和着虫蚁扛起大地脊梁的声响/成为哭天喊地求不来的汗水坚实的身体”《一棵长在异乡的荞麦》。此诗中出现的火塘、荞粑粑、披毡等带有地域特色的意象词,基本上限制了苏文权诗歌言说的范围,这是好的,诗歌是讲究‘度’的,维度;容度;刻度等再加上内部地域与诗人主体之间的完美融度,一首诗或者说一首带有地域性的诗就呈现出来了。盐源位于东经100°42′—102°03′,北纬27°06′—28°16′,属西南季风气候,季节分明,全年高温多雨,早晚温差较大,彝人又兴盛祭祀活动,造成了盐源特有的地域文化,阿牛静木的诗集《鬼斧集》在这方面有所尝试,另井中的诗也明显受此影响:“把故乡放在雨里/坡上的马匹放在雨里/孤鸟与森林,放在雨里/行人如风放在雨里/前十几年的白纸黑字放在雨里/没有晾干的衣服,让它再湿一回/而一身星斗的你/出征何处/缘何不问归期”《今日有雨》。

三、诗歌意象

彝民族是一个推崇万物有灵的民族,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隆重的盛大的节日里,唱祭祀诗,丰收诗等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诗人们写出来的作品,意象大多都带有某种神性的品质,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清楚诗歌、哲学与神话有莫大的关系,这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装神弄鬼,确实,边缘民族地区有些特有的意象本身就很有诗意如西藏的:雪莲、青稞、哈达等,彝区的:经文、毕摩、经筒、火塘等,不约而同这些名词都有种古色古香之美,就像是从一个箱子刚拿出的经文。我们还是先来看阿克杨冬的诗“在大草坪村面对死亡人们都显得平静/我或者我们会请一个德高望重的毕摩/念诵《指路经》以指引亡魂回归故乡之路/毕摩将会为他的灵魂指引回家的方向/”《大草坝村与月光(长诗)》这首诗中‘毕摩’‘灵魂’等词语奠定了此诗两个写作维度①地域诗写品质②神性写作品质,阿克杨冬是此次‘九零后诗展’最让人惊喜的一位,灵气逼人,值得期待,回过头来,盐源九零后群体写作基本都有以上特点,我们再来看何斌的诗“只是现在她离那把火更近/七兄八妹团聚的火塘,还有/祭坛灵魂通行的一道门槛/我亲爱的姐姐”《一个女人的葬礼》。这首诗还是一样,‘火塘’‘祭坛’这些充满了神性的词,使此诗具备了神性品质,综合来看,意象的神性、地域性是盐源九零后诗人群不谋而合的一个共同诗写品质。 

四、传播媒介

 点、线、面到一大片,这个过程是需要原始累积的,然后由某个火种(平台)引燃的,那么我们来看盐源,首先盐源有三所中学:盐源县中学(省级重点学校)、民族中学、职业中学,二份校级诗歌刊物《临风》《定窄彝风》,现活跃并坚持写作者的青年诗人大多都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过作品,我记得我是在高二上学期由我语文老师指导在《临风》上发的作品,平生第一次发表作品,那种喜愉成为大家美好的记。可以这么说,盐源今天出现的诗歌繁盛局面离不开这两份刊物,当然还有及其重要的诗歌刊物《独立》,吉史巫芝、井中、阿牛静木都在上边发表过作品,说到《独立》,必须也要谈到发星老师,我和发星老师相识于2017年,读大学二年级,当时在编学校校园刊物《碎梦》,于时上网向他索稿子,求指导,这样一来二去便相熟了,我一直视他为我诗歌写作的引路人。

 

如今盐源已进入了一个诗歌新的发展时期,朋友们让我们诗写起来吧,最后我想用曼德尔施塔姆名句结束此文“我冷得直打寒战—— 我想要麻木!但是天空与黄金共舞—— 它命令我歌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0【独立】前沿11-【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评论3
原创诗歌,诗歌评论,诗歌报道 - 手机版 - Powered by Discuz!
地域素描:23个朋友与23个地址之二(2)
邱婧 | 作为“凉山兄弟”的写作者如何看凉山?
敬文东:颂歌,一种用于抵抗的工具——吉狄马加论(下)
崛起中的“彝族现代汉诗群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