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在一中栽棵树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想在一中栽棵树

作者:赵桂君


想在一中栽棵树。栽什么树?栽柳树?蒲柳之质,望秋先陨,名声不佳。槐树?槐树也不好,容易招虫子,而且槐树大多长的歪歪斜斜,没有玉树临风般的丰姿。杨树,或是白桦树?不但速生,而且是树中的伟丈夫,被茅盾先生歌颂过。可是,杨树类的树木很难留下来,因为成材快,人类喜欢摧残它。栽一棵常绿树木吧,岁岁年年年华不老,观赏与木料价值俱在,深受人们喜爱。可是,常绿树都是南方植物,北方不易生长成活,栽上后,万一枯萎了,白费我的希望。

前天上午从行政大楼北边经过,那一大片银杏林满园金黄,秋风如姑娘的梳子,把一棵棵银杏树梳理的飒然有声,如缤纷落英。再看那些银杏树,棵棵耸立,直插云霄。又想到银杏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活化石,可见她的历史之久;银杏果银杏叶子可以入药,银杏林下有弥漫的药香,可见她的使用价值之高。郭沫若赞美她“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妥了,就栽一棵银杏吧。

为什么要栽树?我想这个问题不用多解释。人类最初从海洋来到陆地,树看着这个陌生的种类,也曾想是接受还是拒绝,没等树做出决定,人类毫不客气的骑上树的头上。俗话说,太岁头上动土,不想活了。可是树没办法把人从树上赶下来。树妥协了,这一妥协,树就后悔了几千万几亿年,因为人类从没把树放在眼里,想杀就杀想伐就伐,而且刀砍斧剁截肢剖肚火烧拔根,什么酷刑都用上了。树奈何不了人类,却以德报怨,她为人类遮风挡雨,架桥筑房,果树提供膳食,乔木供给材用,即使枝丫叶子也可做纸浆做烧火的原料,树根呢?一般百姓挖出来,不是做烧柴就是依物赋形,做成简陋的座凳。有些聪明的人,依据树根的形状,稍加妆点,做成奇形怪状的所谓艺术品。树,真的全身是宝啊。树还是鸟类的朋友,鸟却跟人不同,鸟在树上栖息,为树驱虫,为树撒播种子传宗接代。树想,人不如鸟啊。所以,我要栽下一棵树,作为对树的一次补偿和愧悔。

人类很虚伪,他们主宰树的命运,无止限的向树求索,忽然有一天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惺惺作假,忽然对树歌功颂德,什么《好大一棵树》《愿做一棵树》,他们把树的种种美德据为己有,但从不知道对树做点什么。

我想栽一棵树,在我眼里,树就是树,没有什么理由能让我拒绝这个想法。朋友们也许会猜到,接下来,我该写一写为什么想在一中栽树了。是的,我一直想在一中栽一棵树,这个愿望随着我临近退休越来越紧迫。

一中是我的母校,我的初中高中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想不到的是,我还在这里度过了我最美好的年华,还有我的半生。1980年的7月下旬,我接到济宁师专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那是一个学习至上的时代,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文化知识和有文化知识的人的时代。我不知道为什么选择的师专,但我知道师专非常需要我,因为中小学太需要老师了。两年制的师专教育简直如同速成班,当我还没熟悉图书室那一列列的书柜里的书的时候,我竟毕业来到了我的初高中母校,成了一名教师。

这一做,就是三十九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而我,在三尺讲台上弹了三十九年。时光太快,人生易老,我很怀疑自己哪来这么大的韧劲,在一个地方一个职业中,始终如一的做着一件事。屈指算来,一中的每口教室都曾录下过我的脚印我的声音,那反反复复的每一篇课文都曾瞩目过我的目光,那每一块黑板都曾留下我的手指间过滤掉的粉笔末。我不知道,这是幸福还是真的幸福,因为当年师专中文系的九十个同学大都在半路走下讲台,转向公务员或者其他的职业。这样想的时候,我注意到老一中西北角那棵白杨树。

2001年,一中新校建成,不久,老校给了二中,没有几年,老一中被拆了个精光。有关领导也许想另打锣鼓另开戏,十几座新楼拔地而起,老一中的影子只剩下水泥地下的泥土。泥土是忠实的,任人如何折腾,大地搬不走。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一中西北角的一座学生宿舍楼留下了,楼后的一棵白杨树也留下了。看到那座宿舍楼,我没有一丝惊喜,看到那棵白杨,我却惊喜万分,因为那棵树是我上初中学农学工的时候亲手栽下的,树干上模模糊糊的印着当年调皮的我刻下的一个五角星。

“冬天冬天悄悄来临带来小惊喜,多神秘,多神秘,就不告诉你......”但我还是告诉了你,我的朋友和这棵白杨树。

白杨树已经长到两个人合围的圆度,树冠遮盖了整个墙内墙外。树是朴实的,她只知道生长,她不会多想,没有人类那些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毛病——我不说是坏毛病,因为人类会给自己找理由,水往高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树不会粉饰自己,这棵白杨除了高大,在人类看来,又是一个“栋梁之材”外,毫无审美点。席慕容在《孤独的树》一文中写过北欧的一棵山谷中的树,可惜她没写出树的名字。当时,在朋友的劝说下,席慕容只远远的看着那棵树,她后来写到:“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树,也许我会发现叶的破裂,树干的斑驳,因而减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赏,可是,我永远没走下河谷(我这一生再无法回头,再无法在同一天,同一刹那,走下那个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树才能永远长在那里,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又有哪一种来自天上的宠遇,不会这在人世间觉得孤独呢?”

那是一棵幸运的树,她出现在一个远方的古老国度的作家笔下,让世人明白了一条距离美的哲理。而我栽下的这棵白杨就没这份荣耀,但她有着席慕容笔下一样的结局,近看显示衰老,只有远观才会发现它高大的美健硕的美。我当然不拍她的衰老,我没有他人对树的所谓丑陋的概念,我只知道,这是我种的树,虽然我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再次一睹她的容颜。

好命运常在卑微与坚守和低调中,四十多年前我和我的初中同学栽下的肯定不止这棵白杨,我想她之所以存活下来,一定与她身处宿舍楼这个无人注意的地方有关,因为老一中所有的树木都不见了,那些树不是在宿舍楼前就是在学校的路边,或在其他房前屋后的地方。西北角的这座宿舍楼紧挨在学校最北边的墙下,墙外是繁华的马路,墙内是少有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大驾光临的角落,白杨树不会引起一点注意。当然白杨树的存在,与她几十年的生存能力有关,所以她有了值得称羡的资本。

想着这棵白杨,我不禁叹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不是为我人近花甲即将退休感喟,我是为时代的变化慨叹。古语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三四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今天的生活是如此的辉煌璀璨,我感到不堪的是一棵树的命运在时代的发展中竟有这样的光辉灿烂,她的生命比我坚强,她的意志比我坚贞,她的心灵比我俊丽。在看到一个个同事走进富丽堂皇的官衙时,我曾经失落过;在恨铁不成钢的教书育人的讲台上,我曾经愤怒过;在让荣誉的光环临照他人时,我曾经伤神过,可是,无论失落愤怒神伤,一切不都过来了吗?酗酒伤身,生气伤神,妒火伤心,一切不良的情绪伤害的只有自己。人,应该像一棵树,能经风雨不为无为,才可健康生生存。

我想在一中栽棵树,这棵白杨激发了我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一棵长在学校的树,不给人更多的联想吗?树与人相似的地方很多,树要栽要管理,随着人的意志成长。人也如此,每个后代人成长的过程都深含上一代人的期望,而学校便是人成长的重要甚至决定性的环节。在学校栽一棵树,就如在教室培养一个学生,看着他健康的无忧无虑的学习。树,就是人。

在一中栽棵树,隐含我一点自私的愿望。当我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走进家庭,我特需要在学校留下我的一个影子一点痕迹一缕挂念。一届一届的学生走出学校,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和未来。虽说桃李满天下,这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妄想和安慰。教师也是一个职业,学生来学习,教师来教书,一索一给,天经地义。人的一生就是求索与给予的一生,这个世界也是求索与给予的世界。人互相之间求索给予,更向大自然求索给与,万物之间莫不如此。在这所学校,我不求给与,只想这点微薄的愿望,栽一棵树,留一阴绿。

几乎每一个人都想不朽,想流传后世,却不想如何才能名垂千古。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看来,要不朽,真是千难万难。然而,雁过留名,人过留声,不朽之事难做,留声之事易为。教书一生,教案写了一摞摞,说话说了一筐筐,这言和声能传下的有几?我不敢去想。但我可以把这棵树留在校园,让她在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浸淫中默默的收获我的快乐,树在,我在。

这棵树要栽在校园最偏僻的地方。这是吸收了老一中那棵白杨树的经验,也吸取了我这半辈子的阅历和得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兵营和学校是须臾不可废掉的事业,兵来保国保民,学校承先启后,开拓文明。学校的生命长于任何人任何时代,树栽在一中就有让这棵树长久生存的环境和希望。虽然老一中没有避免被拆卸的命运,但不过由一中变为二中,她还是学校。我相信新一中的生命肯定会万寿无疆,长盛不衰。一棵长在偏僻的角落里的树,不会引人关注,她会与自然同舞,和天地共存。

当然,没有不消失的事物,人们求不朽,无非在无限与有限中求得一份心安;求长久不衰,不过一厢情愿中的幻想。人有生灭,朝有兴亡,树有盛衰,我虽然期望一中万寿无疆,期望这棵树千年不倒万年不枯,但这不符合人与自然生死的辨证规律。我只愿这棵树栽下后健康成长,长大后顶得住风吹雨打,老的时候,尚能一树着花无丑枝,给寂寞的角落带去一点慰藉,让远处的人看到一丝春来不止鸭先知的惊喜。

我想在一中栽一棵树,一棵银杏树。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植物书》(散文诗十章)
真正的美丽
不是每一棵树都有银杏的价值
【原创】断树
城记 | 冬天的白杨树
意象对话:白杨、松树和枣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