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和夏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秋和夏

(小 说)

作者:甄西同


世上就有这么巧合的事。

三年前,秋在这座小县城购买了房子安了家。

夏也在这座小县城购买了房子安了家。

秋是从乡下来的,来县城照顾上学的儿子。

夏是从大城市来的,购买房子是为了方便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

秋和夏的房子在同一个小区,属于城乡结合部,房子价格便宜,空气清新。

房子的结构属于一梯东西两户。

秋和夏就这样门对着门。

刚搬过来居住的时候因为是对门邻居,两人见面只是笑笑而已,时间一长,彼此间就有了相互了解。

秋和夏是同一年出生的。

秋是秋天生的,夏是夏天出生的。

夏比秋大一个月,所以秋称夏为哥,夏称秋为妹。

秋今年三十六岁,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三年前与丈夫离婚。

夏也三十六岁,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在省城跟着妈妈。

夏只身来到县城,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

秋来自乡下,长的虽没有城里女子那娇柔妩媚,但打扮起来与她们相比也毫无逊色。

秋高挑的个,微黑的脸庞熏着红晕,五官相配的十分匀均,一双像秋后熟透的葡萄似的大眼睛,她喜欢头上梳一个大的“马尾”,走起路来,“马尾”左右摆动。充满朝气,说起话来毫不遮掩,属于那种敢爱敢恨的女子,浑身上下透着一种乡下少妇所具有的带有一点野性的那种美。

秋经历过两次婚姻的失败。

秋的爹娘死的早,跟着哥嫂过日子,她看不惯嫂子的那种蛮横不讲道理的做法,常常与嫂子拌嘴吵架,哥在中间没少作难。

在秋二十岁的时候,哥嫂就悄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

秋没同意。

哥劝她:“别叫哥作难,你都二十岁的大姑娘啦,该找个婆家啦,再说了你嫂子就那个啤气,我也拿她没办法,不能叫我和你嫂子离婚吧,你的侄儿、侄女还很小。”

秋没有回答哥。是啊,自己早晚得嫁人。

哥再劝。

秋朝哥哼了一声,她看不起哥。

第二天秋和那男人见了面,秋对那男人的印象是,老实,脾气倔,说话有些腼腆,属于三棍打不出一个屁的那种人。

秋问一句,那男人答一句,从不主动。

秋问:“你今年多大啦?”

男人答:“二十三岁。”

秋问:“啥属相?”

男人答:“属猪。”

秋问:“你家几口人?”

男人答:“四口人。”

秋问:“都是谁?”

男人答:“爹和娘还有妹妹。”

秋问:“还有谁?”

男人答:“还有?”

男人愣了半天,愣是没有回答上来。

秋扔下那男人,跑回了家

害的媒人追过来,跑过去。

媒人问男人:“咋回事?”

男人说:“我一紧张,把我自己给忘啦。”

回到家,秋说什么都不愿意。

嫂子不愿意啦,说秋心里有别人,有意识的说那男人。

哥哥苦苦哀求:“没有了咱爹娘,我这个当哥的说了算。再说了人家的彩礼钱我也收下了,愿意也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

秋想到死,想跟随爹娘去。

那一夜,秋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爹和娘。

爹说:“闺女,早晚得嫁人,只要那人老实勤快,能过咱这日子就行啦。”

娘说:“人就是个命,该涮谁家的碗那是命中注定的。我嫁给你爹时连面都没见过,这不挺好的,有了你哥和你,儿女双全。”

反正秋在出嫁的头天晚上,哭了一夜,整个枕头被泪水浸透。

第二天,秋极不情愿的在一阵唢呐声中,上了迎亲的车。

嫁过去的秋,信奉了一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语,没白没黑的操持着这个家。

两年过去,秋的身子没有变化,公婆着急她更着急。

秋想带丈夫去医院做个检查,可丈夫死活不去。

一些风言风语出现啦,说秋在那方面不配合男人,心里另有想法,在家里都是装出来的,出嫁那天两眼肿的像桃似的,要是不愿意,为什么要嫁过来?

婆婆也总是恶言恶语,说秋是只不抱窝的鸡,白花了这么多的彩礼钱。

受到了极大委屈的秋,只身去了一趟省城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当秋拿着结果给家人看,并说是自己的男人患上了病,怨自己的男人,男人听后一耳光就打在秋的脸上。

秋哀求男人:“去医院做个检查吧,有病咱砸锅卖铁也要治,且听说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省城医院里的医生还说,是有办法的,能叫有孩子的。”

可是男人不听,劝说轻了,男人的眼瞪得要曝出来,劝说重了,不是拳打就是脚踢。

倔犟的男人从此迷恋上了烟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秋曾跪着苦苦求男人,但无济于事,长期遭受到身心折磨的秋一张状纸把男人告上法庭。

秋和男人离婚啦。

秋回到哥嫂家,可遭受到的是无端的指责和白眼。说秋不好好跟人家过日子。

秋一怒之下给哥说了声,只身去南方打工。

刚来到这座城市,秋人生地不熟,好在秋识字,去了一家大型物流公司,负责货物的登记和分捡工作。

虽然工作很辛苦,常常加班熬夜,但对秋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事,比起在家中听到的流言蜚语,又处处遭受丈夫的毒打、谩骂和嫂子的指责要强一百倍。

秋没有牵挂,一门心思在这里做好工作。

秋又找回少女时的那种感觉。

她把过去那些不好的回忆一切一切都抛的远远的,甩到九霄云外,她变得开朗,她变得爱打扮啦。

一晃几年过去啦。

秋成了这家物流公司一部门的管理人员。秋常常和公司一些要好的姐妹无拘无束,敞开心菲,在一起谈论着未来。

当姐妹知道秋的过去时,都为她的遭遇而难过。

秋总是微笑着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有将来呢,没有磨难,哪来的我们几个姐妹认识?”

有时候,老天爷总是给你开个玩笑,把你捉弄一下。

公司有一个叫冬的人,比秋大两岁,老家和秋是一个县城的。早些年冬就来到这家物流公司打工,冬能说会道,很快就得到老板赏识,几年间就被老板提携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秋和冬属于同一个部门,但秋属于冬的下属。

工作上常常接触,彼此间有了了解,再加上是老乡,相对来说话就比较多。

一天秋问冬:“这个年龄了怎么还没找对象?”

冬说:“一直没有意中人啊。”

冬问:“你呢?”

秋就一古脑的把自己的事说给了冬听。

冬同情秋,没有嫌弃她,问秋:“你是咋想的?这个岁数你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秋没有说话。

冬再问秋:“咱俩是不是合适?”

秋又没说话。

冬又问秋:“你不要急于回答,我可以等你。”

就这样一年后的秋天,秋和冬结婚了。

第二年,秋怀孕了。

冬继续留在公司做管理人员。

秋回到了老家。

冬安慰秋:“你回家后,什么都不要干,好好的养好身子,我每月按时给你寄生活费,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的在公司上班。”

秋说:“你放心吧,我会照顾我自己的,等孩子出生后,交给爹娘,我还会去公司上班呢,因为能和你天天在一起。”

冬笑了。

冬每月按时将秋的生活费打过来。

孩子出世了,是个儿子

秋和冬高兴的不得了。

冬除了每月按时打生活费外,还每年几次回家看望秋和儿子。

儿子渐渐长大,已经上幼儿园了。

秋向冬提出,把儿子交给爹娘,自己回公司上班。

冬没同意,对秋说:“等等吧,儿子还小,爹娘的身体又不太好,等到儿子上小学吧,你再去公司上班。”

秋同意了。

秋知道冬心疼爹娘。

当儿子该上小学啦,秋又向冬提出。

冬还是那句话,再等等吧。

一等二等。等来的是每月的生活费越来越少,每年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变成一年一次甚至两年一次。

秋问冬为啥?

冬说:“公司忙。”

秋再问冬,冬索性挂断电话。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秋的心头。

一天,秋瞒着公婆,带着儿子坐车来到了公司。在公司找了半天,没见冬的人影。

打电话给冬,冬拒接。

问其公司老板。

老板说:“早在一年前,冬和公司的另外一名女工一块辞职不干了。”

秋脑子“轰”的一下,险些摔倒在地。

好在物流公司老板收留了秋母子俩。

经过多方打听,秋找到了冬。

当秋来到冬的面前时,冬“扑通”一声跪在秋的面前说道:“秋,咱们离婚吧,我和她已经有了孩子。”

泪随着秋的脸庞流了下来。

秋真想上去狠狠地打冬一巴掌,伸在半空的手,停了下来。

秋转身走了。

秋领着儿子又回到老家,在老家县城城郊处,用多年的积蓄,交上了首付,定购了一套房子,一面打工,一面供养着孩子。

相对来说,夏就没有秋这么多的故事了。

夏来自外省一个小山区,夏的老家四面环山,父母就夏这么一根独苗,为了能让儿子走出这座大山,父母含辛如苦地供养着夏上学。夏也很用功,懂得父母的心。

当夏收到临省的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母笑了,夏却哭了。

那昂贵的学费该怎么办?

父母看出夏的心事,劝道:“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再多的学费我们也得供你啊。只要你能走出这座山,爹娘再苦再累也值得。”

开学那一天,为了节省坐车的路费,夏和爹娘硬是摸黑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县城火车站,送夏去外省读书上学。

当夏走进火车站,回过头来向爹娘告别时,突然发现爹娘苍老了很多,刚刚步入天命之年的父母,竟然一夜之间增添十多岁,像六十多岁的老人。

夏是流着眼泪坐车去学校的。

为了完成学业,夏拼命读书。

为了每个学期的学费,夏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利用周末、节假日跑遍学校附近的每个地方,只要有招工的地方,他都去。帮人洗过车,进饭店刷过盘子,发过小广告。甚至坐车去城外出过大力,干过苦活。

有时夏很想爹娘,总担心爹娘的身体,每到暑、寒假他都想回家看看爹娘。

可爹娘总是告诫他,家里好好的不要分心,好好的完成学业,比什么都重要。

懂事、孝顺的夏听从父母的话,有时连春节也不回家一趟(春节打工,工资可以翻倍)。

殊不知,在夏上学期间,爹娘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了命的挣钱。爹娘知道夏除了完成学业外,将来还要在省城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生子等。

在夏临毕业前一年冬天,天空飘着雪花,爹开着拖拉机和娘去县城卖玉米。回家时由于天黑路滑,不慎翻到了山沟里,娘被甩出老远,爹被拖拉机重重的压在身上。当过往的人们发现时,爹已经不行了,娘被摔断双腿造成了瘫痪。

爹下葬那天,坚强的娘硬是忍着巨大的疼痛和痛苦,没给夏说一声,把爹掩埋了。

日复一日,娘咬牙坚持着,实在疼的受不了,只能依靠止疼药来缓解一下。

那年春节,夏一心想回家,可娘捎来信嘱咐夏:“爹娘都好着呢,不要挂念,再过一年就要毕业了,来回还要花掉不少路费,等你毕业后再回家吧。”

夏又听从了母亲的话。

当夏高高兴兴拿着毕业证回到家时,只有拄着双拐的娘在家。

夏没有抱怨娘,知道娘的良心用意,是怕耽误他的学业。

夏用自己的手狠狠的抽打着自己的脸。

就这样夏为照顾娘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城市上班。

夏是学医的,在市一家医院做医生。

夏的对象也在这家医院上班。

夏的岳父在另一家医院当院长。

夏的对象是独生女,是院长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任性霸道。

起先夏并没有同意和她交往,可她死打烂缠,也许夏经不住她的纠缠,也许夏是出于院长的威慑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夏和她结婚后,她更加暴露出她那自私无理的性格。

夏总是忍了再忍。

夏知道他和妻子居住的房子是岳父购买的。

一天,夏和她商量:“女儿已经好几年没见过奶奶了,要不把咱妈接过来吧。”

没等夏说完,妻子一脸不高兴地说:“房子这么小,她住哪?你有钱买个大房子?再说了女儿没见过她奶奶,如果见到了,我还怕吓坏了咱女儿。”

夏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母亲的双腿越来越严重,完全不能自理了。

夏再次想把母亲接过来住的想法告诉妻子。

没想到妻子竟然说道:“这样吧,你想接就接吧,但这套房子你们不能住,我爸妈也快该退休了,这房子是给我爸妈住的。现在我爸给我争取了一个去省城医院进修的名额。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女儿我带到省城去。”

闻听此言的夏,心里透凉透凉的。心里明白这是妻子在赶他走。

夏想起爹为了供自己上大学,拼了命的去挣钱。自己还没有尽一点孝,爹就去世了。

娘为了自己舍不得花掉一分钱,造成了现在这样。

夏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在妻子走的第二天,夏也向院长提出申请:“我自愿去下边一个县城工作,请院长批准。

院长不解,问夏。

夏没有回答。

院长再问。

夏说:“别再问了,你批准我走,不批准我也走,要不然我辞职,总可以了吧。”

就这样夏来到这座县城,买了套房子,把娘接了过来。

夏一边工作一边伺侯着娘。

秋对夏的遭遇很同情,大骂那个女人不是人养的。

夏对秋的男人也是恨得牙根痒痒,大骂那个男人不道德。

秋刚搬来时,是在一家宾馆做服务员。

当得知夏把母亲接来后,秋说:“这样吧,大哥,大娘我来伺侯行不?”

夏说:“怎么不行呢,我还求之不得呢,宾馆那边一个月给你多少工资,我同样给你多少钱工资,且还管吃。”

秋说:“行,大哥。”

夏说:“工资还可以增加些。”

原来夏作为市医院的骨干来到这个小县城,正是县医院求之不得的事,所以院里视夏为宝,待遇比在市里还好呢。

就这样秋每天做好饭给儿子,再去夏的母亲那边。每当夏下班回家,秋总是伺候完夏的母亲并做好夏的饭菜放在桌子上,然后再回到自己家。

一天,夏对秋说院里派他去外省参加一个医学学术会得十多天才能回来。

秋说:“大哥,你放心去吧,大娘,我一定照顾好。”

夏走时放下一笔钱给秋,做为生活费。

秋没要。

在夏走的第二天,夏的母亲突然患病,拉肚子拉的几乎虚脱。

母亲叫秋给夏打电话。

秋没打,安顿好儿子后拔打了120救护车,把夏的母亲送到医院。又在医院陪夏的母亲打了两天的吊瓶。

夏回来听到母亲的诉说,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那天晚上,秋烧了一桌子菜,一来呢给大哥接风,二来也快到春节了,两家提前在一起过个年。

秋把儿子喊了过来,两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

夏的母亲望了望儿子又望了望秋说道:“闺女,过来吧,咱们两家合为一家吧。”

秋听完,脸上布满了红晕,低下了头。

秋的儿子已经懂事了,冲着夏的母亲喊了一声:“我要奶奶”。

夏愣了愣,之后又喃喃自语:“不行,我这边还没有办离婚手续呢。”

秋抬起头来望了望夏:“大哥,我等你。”

这时窗外不知道哪家放起了鞭炮,燃起了烟花。

夏和母亲,秋和儿子一起端起了酒杯。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65岁老爹吹嘘儿子年薪100万,儿子被坑死!吓唬断掉养老费
父亲节||沉默不过父亲,温暖不过父亲
三妮的故事
张建根丨十月一
想起爹娘
「作家工坊·小说」王润民|夜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