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天里来荠菜香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春天里来荠菜香

作者:孔凡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对春天的优美赞歌,是每个春天都会让人忍不住大声吟诵的。

“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张洁在春天里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奔向田野去挖荠菜的情景总会在春天的田野里重复上演。

唐代白居易在《春风》里写到“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这诗里道出了荠菜的普通。

荠菜本身就是很普通的,可它也是最香的。

春风吹来,它的叶子慢慢的小心翼翼地冒出了地面,绿中带红,红中带紫。刚出来,紧贴着地面,藏在杂草中,躲在枯草里。它似乎舍不得大地的怀抱,头虽伸出了地面,脚却扎的更深,脚要比它的叶子要长一倍多呢。要想拔它起来很是不易,必须得借助工具挖才可以,可见它对大地的依恋有多深。

荠菜生在青黄不接的早春里,极普通而又生命旺盛,遍地都是,又因味香甘美,于是便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

在如今讲究养生,追求绿色的时代,它自然又成了人们追逐的对象。田野里,三五成群,四五成堆,到处都是挖荠菜的人。因为是野菜,无人打理,不需要施肥,不用打药,更不用人辛苦除草(它本来就是草嘛)。它成了天然绿色无公害的最佳代言人。

阳光越来越足,春风越来越多,荠菜则很快长大。叶长长了,梗变粗了,苔也出了,花就开了。一片片不再只是绿,更是密密的白铺满大地。

老了,咬不动了自然也就没人要了。

路边的,孤独地立在那里,无人问津;田野里,视同其他杂草一样被勤劳的农民无情的铲除而去。只留个一堆堆绿色的白色的尸体,变软,变干,变枯,最后又重归土地。

人们不再关注它,因为有了更多的新鲜蔬菜取代了它,等人们再想起它来时,那就要来年春天了。

人,不应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它的好处吧!

作者简介:

新荷一片,原名孔凡河,籍贯曲阜,孔子第七十四代孙,现供职于济宁高新区某学校,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爱好读书写作,经常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写写自己的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芥菜
12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描写春天的优美段落
第二十篇 描写小草的句子
黑龙江大庆 / 李芙 【散文】/《​走进春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