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滴滴如此强大,共享租车这门生意还有戏吗?

+

文/小饭桌新媒体主编 袭祥德

在国内创业三年,张丙军的公司将十几个人“送入”了监狱,其中刑期最高的判了17年。

张丙军年龄不大,出生于1983年,说起话来温文尔雅。但是公司要生存,他就必须要下狠手。

除了建立系统的风控措施,他还费了很大力气从公安战线上招聘了资深的刑警。

张丙军创立的这家奇葩公司叫PP租车,一家共享租车模式的创业公司。

PP平台上,有车人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车辆分享出去,租车人则可以付费使用并获得驾驶体验。

三年前,共享经济在国内创投圈受宠,一批主打汽车共享的公司平地而起,加上在出行领域横行的滴滴、快的、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等公司,顿时让出行领域的创业成为一片红海。

三年过去了,滴滴成为最大赢家,共享租车模式却一直未爆发。包括友友租车、宝驾租车在内的多家公司宣布转型新能源车分时租赁。

共享租车这一模式有几个棘手问题:

一是低频、重决策,不像打车市场高频、轻决策,可以大量烧钱;

二是需要极强的线下运营能力,国人将汽车共享的习惯需要养成,交易本身需要靠人力做大量辅助工作;

三是猖獗的黑车利益链让丢车成为共享租赁公司的一大痛点,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这几个问题一叠加,共享租车就显得非常难做。即便是共享经济本身,这两年投资人的态度也从热捧转为冷静和谨慎。


“解决丢车问题有三步,需要系统性的事前防范事中追车,和事后震慑。只要有人敢动PP的车,这个人必须得送进去。”张丙军告诉小饭桌,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丢车问题。

安全性确保了PP租车的信任问题,支撑这家公司发展到现在。目前,PP租车平台上有100多万注册车主,200多万注册租客。看上去,这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PP租车实际上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共享平台。

相比于滴滴出行350亿美元估值、3亿用户和1500万车主,PP租车真是一家“渺小”的公司。

问题来了,它所代表的汽车共享模式还有什么想象力?是不是已经没得玩了?张丙军不那么认为。

当同行不断退出市场,他依然相信这一模式的价值。与滴滴出行不同,他要讲的是一个从共享租车到社区社群,到汽车后市场的故事,而不仅仅是解决出行。


张丙军表示,100万注册车主只占中国汽车存量的1%,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的比例,未来这一数字能增长到10%,也就是车主达到千万级别,“当重点城市每个小区有10%的车主愿意在PP租车平台上共享时,这个故事就会迎来爆发时刻。”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10%远不像说说这么简单。近日,PP租车创始人CEO张丙军接受了小饭桌专访,解释了他为何坚持,以及这个模式仍然具备的想象力。

远未到天花板

小饭桌: 

滴滴宣布进军租车领域,你怎么看? 

张丙军:我们很早就知道,他们在上海做试点,上线了有一段时间,把传统租赁公司的车长租过来,也比较谨慎。滴滴有流量,但其实线下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PP来说,还是继续发挥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神州、一嗨的差异化优势是从买车到运营车辆甚至到修车,比较重资产的运营方式,有闭环,非常标准化,但也有它的劣势,确实太重了发展会慢一点,而且车只能是一个工具的定位,车型有限。滴滴的租车也是一个偏工具定位,可能你租的话不让你选车的颜色,不让你选车型。

PP的不同在于强调自驾体验,把它定义成一种生活方式,平台上的车型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你想买的任何一辆车。交通出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工具,只在意如何从A点到B点,花多少时间花多少钱,其他方面就不是很在意。

自驾是让别人觉得你在提供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工具,满足从A点到B点,那养车的费用是非常贵的,但为什么大家还要买一辆车,原因就是在周末的时候,在自己比较休闲的场景,载着家人出去游玩。所以,自驾的价值不在工具上,在生活品质的提升上。

小饭桌: 

普遍觉得汽车共享是一个窄众市场,想象力有限

张丙军:买车市场几万亿,由于限购和限行,漏下来很多需求,一部分被传统租赁公司接到了,市场规模600多亿,每年增速20%多。PP的定位更接近于你想买的车,这个市场规模比传统租赁规模更大。

现在,仅仅在于市场进化速度,这个市场还是比较新的,买车这个市场20多年,租车这个市场在中国十来年,共享自驾这个模式把买到的私家车盘活,才发展了差不多三年。

市场年轻从数字上也可以体现,我们尽管是这个领域最大的,但注册用户也才100多万,租客200多万,100多万在私家车里只占到1%,比例还是很小,问题是如何让这个概念普及更快。

我们调研发现,场景很典型,提车的场景就是在你的小区和写字楼,车就在这里,预计未来3-5年会有10%车主,加入到共享自驾这样一个社群中来。

小饭桌: 

尽管如此,这个市场做起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张丙军:PP租车和凹凸租车在这个市场中占领了比较大份额,其他原来做共享租车的平台都转型了,这意味着什么呢?真的很难做。

有很多坑,迈不过去,就只能转型,过去三年我们搭建了一个让用户觉得靠谱的交易平台,其实很不容易。

未来,PP倾向于让用户在一公里之内就找到车。这样的话,将近40%车主可以帮你送上门,目前在距离这个点上我们还没有达到网络效应,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你会发现,这个模式时间越久,覆盖率越高,距离的网络效应就会越大,当每个小区都有10%的车在PP上的时候,你在家门口就能开上车,这个竞争壁垒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的战略规划,就是把这种差异化优势做更好。一是丰富的车型,二是让PP成为一个共享自驾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大家都是想开车的一批人。

这波人天天在PP上开各种各样不同的车,平台的社区属性会越来越强,社区产生的内容会体现一辆车怎么提高了生活品质。

小饭桌: 

假设可以实现,会带来什么变化?

张丙军:这意味着,PP最了解什么人喜欢开什么车,比如知道这辆车买了多久,就知道他什么时候想卖车,或者要买车的时候喜欢买什么车,就可以跟新车销售和二手车销售靠的非常近。

PP对自驾人群接触的频次是最高的,对他的信息掌握最完整,包括开车去哪儿。过去三年,我们解决了基本的用户信任问题,但是它精彩的部分其实还没有做透,就是社区化。

不要跟随风口

小饭桌: 

创业三年多,你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分享?

张丙军:这些年我的创业经验一是专注。千万不要变来变去,风来了就被吹到风口上去了,风口在变你也在变,变来变去,长期就不会有积累,这很麻烦。

任何一个公司你要做到上市的阶段,平均下来真的需要8-10年的时间,国内快的公司可能需要四年,慢的可能二十年,平均下来8-10年,总体来讲时间很短,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变来变去,很难有积累。

二是对行业有耐心,一个行业成熟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开始起步的时候挑战比较大,2004年,其实可以更稳健一些,但也是被行业推着跑,这个行业线上线下落地需要时间和投入。假设再有一波这样的热潮,我想我会更冷静。

小饭桌: 

什么能够保证你走到终局? 

张丙军: 内心要比较强大,才能走下去,这是必备条件。过去对困难想的不够多,提前做的准备偏少,所以踩的坑比较多。

现在变化了,未来真的是不可测的,市场这么多人,每天都有新的想法出来,唯一确定的一点是未来挑战越来越大。

小饭桌

A轮冲刺班 

小饭桌第4届A轮冲刺班9月21日启动,帮助创业者做好A轮融资的充分准备!

在这里,最顶级的专家导师团全面解决该阶段CEO面临的战略发展融资法律团队建设产品运营品牌推广等问题,险峰长青首支B轮基金险峰旗云管理合伙人王世雨与你面对面交流,明星创业者内心深处最深刻的商业思考和创业经历回顾,最具潜力的新星创业者的集中交流,9月21-25日(北京统一安排住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P租车:摆脱补贴战是共享租车迈向盈利的第一步
PP租车张丙军:狼来了的故事喊了三遍,所以我们就该怕了?
专车大门关闭,私家车的共享之路向何方?
共享经济提高生活品质,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选择用共享租车赚钱交友
滴滴进军租车领域 租车界前辈pp租车怎么看
订阅 | PP租车:把私家车租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