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的历史地位,由他人书写,但由自己负责
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故土为敌人所侵犯,选择了投江报国,以此向我们展现何为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这位“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也叫芈原,是位楚国贵族。他跟楚王拥有一样的姓——芈姓。近来大热的电视剧《芈月传》的主人公芈月,也是楚王室后代,楚王本家。

然而,今天我们重点谈论的不是屈原,而是另一位楚国人——伍子胥。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在历史上,伍子胥的人生也同样波澜壮阔,但是他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与屈原相比,则是天差地别。

尽管屈原看上去没有积极抗争,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而伍子胥为了个人家族的复仇,将两个诸侯国带入战乱、带入战争,其中有多少生灵涂炭!最终,他自己也以惨死告终,更不用谈什么流芳百世。

伍子胥复仇记

伍子胥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比战国时代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早了两百年,但他们都同为奸臣所陷害。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的太傅,因受到楚国大臣费无极的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

伍奢听说伍子胥逃走了,叹息说:“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争了。”他了解自己这个二儿子,刚烈暴戾,忍辱负重,能成大事。

果不其然,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吴兵攻进郢都,伍子胥四处寻找楚昭王,没找到,此时杀害其父兄的楚平王已死。于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抽打了三百鞭才罢休。

当初在楚国,伍子胥与申包胥是挚友,伍子胥逃跑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毁灭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要保存它。”

吴兵进军楚国之后,申包胥逃到山中,让人对子胥说:“您报仇的手段,太过分了吧!我听说,人多能战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污辱死人,这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

伍子胥对来人说:“替我谢谢申包胥,我就像太阳快落山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伍子胥的话一语成谶。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吴王夫差时代来临,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夫差杀掉越王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仰天长笑,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皮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果然为越国所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获成功,而吴王夫差后悔莫及,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大丈夫何至于此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也极为辉煌的时代,一方面诸侯国为了领土与霸主地位,争战不断,另一方面思想争鸣、百花齐放。

屈原所在的楚国,原本是一个国力还算不错的国家。屈原眼睁睁地看着楚国从强盛到一点点的衰落,最后灭亡。作为贵族的屈原,不仅受不了这巨大的变故和反差。同时,他内心还会觉得,这一切他也负有责任。因此他选择了死亡。

而伍子胥,原本是一位才智过人、刚烈正直的豪杰之士,却因为父兄被楚平王冤屈致死,从而心怀怨恨,不惜挑起战争、灭掉祖国、让楚国百姓遭此大难,并且将平王从坟墓里掘出,鞭尸三百。

此人纵然有多少聪明才智、文功武略,但已都不足惜,因为他在大是大非上出了问题,他在格局与境界上落了下风。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怨恨之毒实在厉害,司马迁写完伍子胥列传之后,发出的第一声感慨就是这句话。怨、恨、恼这三种情绪的力量确实非常的强大,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悲剧,都与这三种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情绪的背后,正是一己之私,是小我在作怪。

后世有人评价 “伍子胥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勇而无礼,为而不顾,既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员真小人也哉!” “知否申胥本楚人,引吴攻楚为私因。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

此外,司马迁还说了另外一句话:“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如果不是暴烈的丈夫都实现不了伍子胥的复仇大计。但换个角度,不仅令人慨叹,“若真大丈夫,何至于此啊?!”

如果伍子胥真是大丈夫,何至于此啊!真正的大丈夫不至于如此睚眦必报、私怨大过天理,真的大丈夫一定能超越个人恩怨、为国捐躯!

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作为知识分子也好,作为普通人也好,其智慧就体现在有一颗是非之心,能够在大是大非之前站定脚跟,能够超越一己之恩恩怨怨,站在更高更大的层面上去考虑问题,特别是事关国家大事!事关民众大事!所谓明白人,就是要明白“大是大非”之理。

伍子胥的昔日好友申包胥批评得对,“您曾是平王的臣子,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污辱死人,这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

同为楚国人,申包胥是怎么做的?楚国都城沦陷以后,申包胥逃到秦国告急,向秦国求救。秦国不答应,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昼夜痛哭,七天七夜哀声不绝。秦哀公可怜他,说:“楚王虽残暴,但有像这样的臣子,怎能不保存楚国呢?”就派了五百辆兵车救楚国攻打吴国。不久,在稷地打败吴兵。申包胥于是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凭借一颗忠国忠君之心,赢得了楚国的重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到今天的时代,当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受到一点委屈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自身与国家?

以前不久那位写作武汉日记的女作家为例,她也许自认为写了一些还算真实的故事,但彼时国家与人民正在全力抗疫之中,好比是在打一场全民战争,她不仅不出力,而且还在旁边说些风凉话,并且把风凉话说到了国际舆论场之上,给国家带来极端负面的影响。她的良心可安?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历史地位,由他人书写,但是最终由我们自己负责。

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一份恩怨、借着自己的一份影响力、话语权,来伤害民族和国家的话,历史终归会有一笔账是记在你的头上的,因为历史是由他人书写,但是由你负责!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同志的这句话,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成为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今天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为祖国奉献我们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我们的荣幸。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个对朝廷不满,一个对国家不忠,屈原与伍子胥的悲剧!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还有另一段凄美的典故,你知道嘛?
揭秘:春秋时期的吴国是怎么迅速崛起的?
其实,屈原和伍子胥是一类人
他被抛尸于江中,老百姓在端午节里缅怀他,比屈原要早200年!
伍子胥为什么会成为涛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