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文学的现实写作——评金波宁长篇网络小说《山横水倒流》

网络文学的现实写作

——评金波宁长篇网络小说《山横水倒流》

张世鑫

张世鑫    摄影:水易居

        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其商业盈利模式是通过读者订阅为基础来实现的,由此带来的弊端是创作者以吸引读者阅读来获取报酬。当订阅数据成为衡量标准时,更多的创作者会选择挖掘和迎合读者的内在心理需要为首选。由此又促成了穿越、玄幻、仙侠、言情等类型化的创作迅速成为网络写作的热门题材。于是网络写作逐步远离了现实。我无意贬低时下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和利益化,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我始终认为作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文学,必须贴近现实,向传统文化取材才是主流。现实题材才是写作最广阔的天地,才能不断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张世鑫(左)文学评论《铁汉柔情》在第二届全国诗文大赛获得综合文学奖铜奖与颁奖人叶辛(右,中国作协副主席、《孽债》《蹉跎岁月》作者)合影

       安陆网络作家金波宁在文学网站发表的长篇网络小说《山横水倒流》,是一部反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现实题材精品力作。这是一个宏大而又严肃的题材。同样是网络写作,金波宁却能恪守传统的文学初心,在自己的内心树立起了回归与坚守不变的信念。他是一个有良知、敢于担当的网络作家,有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山横水倒流》上架以后,获得了大量的读者,屡上榜单前列,好评如潮。得到了文学理论界与官方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作者用自己的实力和方式证明:传统文化价值观是能够与现代精神高度融合的。这无疑是作者在网络时代对小说创作的有益的实践和大胆探索。为网络文学由虚拟走向现实提供了新的路径。

网络文学作家、安陆一中老师金波宁

        作家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丰富的审美想象,借助合理的艺术虚构和情节跳跃与反转,来实现网络文学创作向现实题材的审美转向。金波宁作为一个网络作家,能够以现实题材作品的培养为己任,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身体力行的为网络文学的新思潮、现实主义的新面貌注入年轻向上的生命力,是难能可贵的。《山横水倒流》是一部改革和乡土题材的小说,主人公罗小月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走向成功以后,怀着感恩之心回馈家乡,团结带领广大村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真善美得以突显和弘扬,是一部正能量爆棚又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这种深刻深度的现实书写,具有强烈的纪实感。

张世鑫获得的荣誉证书

        中国网络小说大多是大众化的通俗小说,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商业性。这就导致写作放弃了对思想深度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密度的追求。使文学不再是象征化、感情化的东西,而是寓言化、症状式的东西。虚拟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文学、艺术和生活趋于快感化。一些网络小说有如机器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格式套路化、角色模板化。我不否定这些网络写作确实具有纾解人内心不快、缓解压力的显性功用。但是,现实的问题永远不会自行消失,文学恰恰是应该直面现实的,而不应该沉溺在虚拟的梦境之中。从创作主体角度看,网络文学的作者应该明白:作为现代人,是无法逃离现实的。自觉承担一些文学的社会功用,对现有“小白文”的行文模式进行革新和改进,才是当代作家的责任。

张世鑫获得文学评论奖

        在网络作家这个庞大的群体中,金波宁深深地植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凭借深厚文学功底、写作能力和浓郁的乡土情怀,成功地走出了网络写作虚拟牢笼的桎梏,回归现实,实现文学的本真写作。《山横水倒流》通过人物命运折射出乡村巨变。罗小月的父母先后病亡,姐弟俩在乡亲们的关怀下成长起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小月在社会各界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经过个人努力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家乡遭遇水灾,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冲到抗洪抢险最危险的地方。当老书记在救灾中英勇牺牲后,她主动请缨,火线入党,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之后又转让、变卖所有资产,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当中,将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成集种养、生产、旅游为一体的山水田园和现代化农村。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离乡创业又返乡建设乡村的命运转折。在这部小说里,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反哺故乡的行动是作者乡愁情感的无言慰藉。

张世鑫获得文学评论奖

       为了将现实书写置入虚拟的网络,作家匠心独运,刻画出了一个极为突出的群像。一个并不完美的群像,一个具有残缺美的群像。在这个群像中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栩栩如生、各有个性,表现出普通人性的真实状态。既有善,也有恶,亦喜亦悲。情节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他们多是并不完美的人物,个性突出,各具特色。这些人物始终与主角站在同一个层次,却又有性格上的差异,不会抢走主角的风头。在情节构造上采用了分镜脚本式写法,画面二元元素既视感强。文笔干净简练,内在情感丰盈,有自己独到的韵味。细节丰富,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这些人物接地气,有着鲜活的生活灵魂。读者很容易被小说中人物互动的情感细节描写所打动。作家善于通过众多人物曲折经历和情感变化来增加故事情节的不可预测性和跳跃性。这种人物刻画方式无疑强化了读者的现场感和代入感。在语言表达上,更有自己的特征:口语化、速度化、简单化、个性化。既具网络文学灵活轻巧的快节奏,又不失传统小说的精神厚度。这些可能是避开了网络小说的穿越、玄幻、仙侠、言情,而深入到普通民众中去现实写作,却能够吸引大众,获得群体追捧的重要原因。

张世鑫(左三)在领奖台上

       在《山横水倒流》里,作家从来就没有放弃对配角或小人物的精心刻画。他对小说里的所有人物的出场都花费了心血。设身处地,惟妙惟肖,让读者如临其境。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单一的好人或坏人。他对现代社会的人性有着深刻地洞察。很多人物形象有着双重性或多面性。如二泡、二婶、张远秀、周晓云、魏约、刘魁等等。这种人物的双重身份满足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宣泄欲,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代表着平凡、渺小的平民百姓的灵魂展示,给了普通人一种向往: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一个有缺点甚至有污点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发展,同样可以成为受人尊重、有作为的人。二泡在小月的帮助下过上了正常人生活,或过上了比普通人的日子还要好一些的时候,他内心深处的原始欲望开始膨胀了。他开始在账目上造假,贪污助学资金。开始在外面赌博、喝酒、鬼混。这代表了根植人性深处某些原始(邪恶)的欲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积累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是正面的,也许是一些不能满足的欲望,甚至是一些邪恶的思想。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也许会主动自觉地克制、阻止这种思想。但是内心可能幻想有一个宣泄的途径。而二泡的形象有可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宣泄欲。作家熟练地通过一个个小人物人性的撕扯、觉醒与回归来实现自己的写作抵达。所以,这些小人物的形象塑造在《山横水倒流》里是有所突破,更是有现实价值的。

摄影:水易居

       改革是《山横水倒流》写作的现实背景,在这个大的环境下,乡村在建设中完成一次次生长与蜕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作者将人物的情感、生活、命运置放其中。作家有着锐利的眼光,用深刻的体察与体悟去书写。这些人物的痛与欢笑,爱和泪水,挣扎与奋进,都融入在改革与建设的大潮中。叙述从横山罗店村开始,到乡镇,到县城,到省城,波及到开放的南方城市、沿海城市,到国外。再回到灾后的乡村宏图规划、乡村建设。这是一个立体多元的空间,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现实和主角。改革始终渗透于所有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铺展之中。小月事业的发展与波折都印证着改革的曲折性,她的成功也是改革的成功带来的必然结果。类似的结果也体现在小天、王楚瑜、张远秀、小刚等多面性人物的身上。包括反面人物刘一帆,也 是借助改革而暴富。改革的浪潮犹如一条汹涌的河流,推动着漂浮其上的人物向前奔腾。小月的父母双亡,乡邻倾力相助的乡情大义,构成了叙事的前奏,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土地改革、城市化建设,催生出时代意识和精神花朵。有改革者和实干家罗小月、罗占新、赵书记、齐尚节、齐小天,也衍生出刘建英、刘一帆、王帮道、廖晓娟这样的腐败分子和投机者。在改革的潮流中,鱼龙混杂,人生百态。呈现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坚强意志,以及变异和腐化。

摄影:水易居

      《山横水倒流》塑造出的人物众多、复杂而又个性鲜明。如省级领导杨书记,县级领导齐尚节,村支书罗占新,教师廖了一,还有打工群体、村民、街坊、商人、工程师、演员、公安干警、投机者、混混等等,这些人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发展轨迹,置于时代的语境中。作家对这些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呈现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这些人物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和完整的成长过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罗店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愚昧的乡村发展成为集果园、茶园、养殖、农特产、工艺品加工生产、影视基地、山水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富足繁荣的乡村。这是一个传统的、贫穷落后的村庄走向现代化的成长过程。小月从卖冰棒、收破烂开始起家,到成为知名企业家、乡村致富的带头人。应该说,宏大叙事往往通过类型化的人物来强化作品的主旨和精神指向,而金波宁恰恰打破了人物单一化、类型化的传统写法。多角度的构筑起具有丰富层次的人物形象。如齐小天、罗小艺、王楚瑜、刘魁等这些人物的复杂与困境具有隐喻性和代表性,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与层次。罗小月坚忍不拔的主角形象: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一直把所坚持的东西坚持下去。作家打破了一些作品的以爱情线为主要脉络的格局,把主角的爱情处理得克制而又有情有义。更多的是平凡人的亲情、姐妹情、兄妹情、朋友情和乡情大义。与人为善,知恩图报。传递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张远秀精明、自私、功利,充满了市侩气息这样的角色,作者没有一味地贬低和谴责,而是以一种同情的笔墨为她安排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在他的笔下,人性难免有很多幽暗之处,但人性中光明和温暖的一面终究会占上风。刘一帆作为反面成长的代表,失去道德的底线,投机贪婪,虽然取得了一时的成功和辉煌,但终究逃脱不了毁灭的结局。这是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种存在和现象。作者一直在关注改革中成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人物命运的背后是作家对人性和生命的反思,引导人们去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对假丑恶的鄙视和唾弃,实现作家对人类精神的深层关怀。作家能够驾轻就熟地处理网络小说创作的一些矛盾。对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审美标准和现实标准、网络文学的市场化和现实文学的经典化等矛盾处理把握得精准而又老道,其才情和技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摄影:陆睦

       以改革开放和乡村建设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切入点,丰富和深化了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脉络。小说讲述了一个锐意改革、艰苦创业的故事。以包产到户、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让小说人物具有历史感。小月身上涌动着不向命运低头、敢想敢干的坚韧不拔精神和毅力。她历经坎坷但不怨天尤人,而是以自信昂扬、举重若轻的品质意志,为还清父母治病留下的债务,为把弟弟抚养成人,为回报乡亲对他们的援助,而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小说塑造的奋斗者群像真实厚重,让读者看到历史进程中奋斗者们的远大理想抱负。这种写作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美学特质。摒弃了网络小说常用套路,将故事置于改革历史进程中,读起来生动真实。作者不追求网络文学中流行的“爽文”模式,而是较为真实地刻画创业过程中遭遇的重重困难。如拆迁、芙蓉楼的产权之争、刘一帆的敲诈和追杀、廖晓娟的家产争夺、家具厂的倒闭危机、王莹莹的绑架,王帮道的车祸、养猪场的关闭、罗店水灾等等,这些意料之外的困难,深刻呈现了创业的艰辛。在故事的架构上,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悬念、情节和矛盾冲突来强化读者的代入感。如在财产争夺、人质解救过程中的刘一帆设置的一串串阴谋与陷阱,危机重重、险象环生。谋略博弈的过程惊心动魄,丝丝入扣、扣人心弦。小月到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并成功地实现转型,投身到火热的乡村建设,回报社会和家乡父老。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表现出特有的传奇色彩,人物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卓越的个人能力以及种种不凡经历,让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在她身上留下了鲜明印记,赋予了现实主义文学更为鲜活的当代形态。这种写作技巧虽然摒弃了网络小说的热门题材,却切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摄影:水易居

       《山横水倒流》严格来说是一部乡土文学小说。乡土写作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近年来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乡土写作逐步弱化了。但乡村依旧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寓寄之所和心灵故园。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迎来新机遇。安土重迁、心系家乡、不忘故园是作家难解的乡愁情结。横山,罗店村,正是作家出生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贫穷而又快乐的童年。作为网络写手,他把视角投向了乡村,使乡村书写在网络文学中有了一席之地。从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时空中取材,用动人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反映乡村的变化和生活变迁,实现了网络文学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赋形的历史使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不应该被网络文学所冷落,必须在这个新的叙事空间中占有重要的阵地,继续发挥感动读者的强大能力。

网络文学作家、安陆一中老师金波宁

        网络文学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毕竟还在成长的初期。新的传播方式和商业运营模式,使网络写作题材类似、远离现实、桥段重复,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金波宁的《山横水倒流》超越一般网络小说的文学品相和艺术品质,将现实置入虚拟的网络写作,把普通大众题材写得不同凡响。他倡导的是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生命力的写作;积极的、健康的、文明的、有精神向度的写作主体。以细腻的笔法、丰沛的细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张弛有度的节奏来打动和赢得读者。传递给读者的是对现实的共鸣、思考、感悟与回味。使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得以实现,给网络文学注入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爽与厚实并重——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新景观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何常在:“重现实”题材的创作难点
不能仅以“爽”为创作目标
成为网络小说家
安妮宝贝:根本不存在所谓网络文学网络作家的概念
白烨:靠近传统文学的网络小说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