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狂欢的大宗商品 寂寥的纺织市场——5月份纺织行业分析及后市展望





一、纺织市场行情回顾





5月份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原料市场仍然呈现分化格局。前期棉花延续了4月以来的反弹态势,5月12日3128B棉花现货更是上涨至16218元/吨,创下近一个半月以来新高。随后国家多部委发布声明严格打击大宗商品炒作,减缓下游生产企业压力。郑棉期货开始大幅回调,棉花现货价格也随之回落。截止5月31日棉花现货收报15760元/吨,较月初下跌99元/吨,降幅0.6%。涤纶短纤价格走势与棉花相似,前期受大宗商品上涨带动,5月12日到达月内高点,收报11950元/吨,随后出现小幅回落,5月31日收报11750元/吨,较月初下跌130元/吨,降幅1.09%。粘胶短纤则维持了前期的弱势下跌格局,月底更是单日暴跌千元,5月31日粘胶短纤收报12500元/吨,较月初下跌1700元/吨,降幅11.97%

纱线市场行情较为平淡,下游需求不足,纱线价格以阴跌为主。纯棉32S受原料涨价支撑表现稍好,5月13日一度冲高至25200元/吨,随后有小幅回调,但幅度不大,5月31日收报25070元/吨,较月初上涨450元/吨,涨幅1.83%。涤纶32S同样是先涨后跌,最高点出现在5月10日,收报11950元/吨,月底收报11750元/吨,较月初下跌130元/吨,降幅1.09%。人棉30S则跟随粘胶短纤让利出货,整个5月价格一路走低,截止5月31日收报17500元/吨,较月初下跌400元/吨,降幅2.23%。由于粘胶原料“一步到位”的下跌方式还没传导至纱线端,人棉纱的降价压力比数据反应的更为严峻。

从5月份产品价格均价来看,除粘胶类产品以外,其他多数品种较4月份均价均有所上涨。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提上日程,美国持续货币超发,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以棉花、涤纶为主的纺织原料延续4月以来的反弹趋势。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随后大宗商品市场快速降温,连带纺织原料及纱线产品价格回落,但是幅度较小,整体较4月份仍然上涨。





二、纺企生产运营情况





从行业运行情况来看,5 月份订单尚可,部分企业反应印度等国家订单确有回流状态,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淡季预期。监测数据显示,截止5月底中国纱线库存11天,环比减少2.5天。其中纺企棉纱库存4.9天,环比减少4.3天,整体处在低位,说明纺企棉纱走货十分顺畅,棉纱价格也从需求端得到了较强支撑。但是织厂棉纱库存则高达16.6天,环比增加4.6天,并且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下游需求仍然形势严峻。人棉纱成品库存26.5天,环比上升4天,纯涤纱成品库存13.4天,环比上升1.2天。近两个月人棉纱库存水平持续上升,无论是原料企业还是纺纱企业都面临较大的压力,粘胶产品的暴跌也在情理之中。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数据显示,4月棉纺织企业纱产量环比下降0.82%,布产量环比下降0.38%,纱、布产量同比分别增加24.32%和8.81%。4月份纺织企业订单情况尚可,设备利用率有所提升。

截至4月底,跟踪企业纺纱、织造设备利用率分别为95.46%和92.05%。其中,纺纱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91%,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织造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84%,环比持平。

4月纱、布销售量环比分别下降5.91%和2.71%,市场需求减弱,下游观望气氛浓厚。

库存方面,截至3月底,纱库存环比增加1.91%,布库存环比增加0.67%。4月织布企业整体订单较3月减少,为维系工人,企业增加常规品种生产,同时随着销售量下降,库存上升。





三、新年度全球棉花消费持续增长

国内面临进口棉花棉纱冲击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份全球产需预测,美国2021/22年度棉花产量预计同比增加240万包,但总供应量为近五年最低,期末库存同比下降。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供应同比基本没有变化,产量增加抵消了期初库存的减少,而且消费量增加到近四年最高水平。2021/22年度中国棉花产量预计下降40万吨,消费量下降10万吨,期末库存下降72万吨。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4月我国棉花进口量23万吨,环比下降17.86%,同比增加84.50%,1-4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20万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47万吨,较2020年增长64%,较2019年增长43%,较2018年增长167%。

2021年4月我国棉纱进口量23万吨,较上月增加1万吨,增幅4.55%;较去年同期增加9万吨,增幅64.3%,较2019年4月纯棉纱进口量增幅超过30%,创2015年3月份以来新高。2021年1-4月我国棉累计进口棉纱突破80万吨,同比增幅高于30%;2021年1-4月中国棉纱线进口金额209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4.1%。

今年以来国内棉花、棉纱进口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对国产棉花、棉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中国大量进口棉花、棉纱无外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中国为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关于采购美国农产品的条款。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势必要求中国增加棉花进口。第二,新疆棉事件之后,外贸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原料审查压力,为防止品牌客户订单流失,企业防范心态增强,加大了棉花进口量。第三,人民币的持续大幅升值,增强了企业购买力,外棉外纱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体现。

5月份,国内众多棉纺织企业已经提交进口棉花滑准税配额申请,预计本月下发到位概率较大。目前1%关税配额通关的国外棉花均价较国内棉花价格低1500-1800元/吨左右,国内棉花价格仍将面临较大冲击。





四、服装出口持续大增 

纺织品出口同比大幅下跌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126.8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纺织品出口560.7亿美元,下降3.1%,服装出口566.1亿美元,增长48.3%。5月,纺织品服装出口243.1亿美元,下降17.7%,其中纺织品出口121.2亿美元,下降41.2%,服装出口121.9亿美元,增长36.9%。

5月份整体来看,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7.7%,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纺织品出口大降41.2%,原因在于防疫物资出口的大幅回落,相比去年正是海外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防护服、口罩等纺织品的出口需求暴增。今年3月份起欧美国家终端需求逐渐复苏,服装出口持续回暖,加上东南亚订单有部分转移至中国,因此今年服装出口表现十分抢眼。





五、棉纺市场展望





5月份国内CPI、PPI持续走高,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更是同比上涨18.8%。在美国经济刺激手段频出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压力倍增,大宗商品价格仍然有上行动力,原油重回70美元、农产品、煤炭、钢材价格全线上涨。尽管国务院多次提出管控大宗商品上涨,但是长期来看通胀难以避免。

从棉纺行业来看,大宗商品通胀恰逢棉花减产预期,棉花价格仍然有望维持强势。目前纺织市场处于淡季,下游需求不明朗,纺企观望情绪较浓,原料采购以随用随买为主,对棉价支撑较弱。后期旺季到来棉花价格有望进一步反弹突破。目前棉纱整体库存仍处在偏低水平,而五月份棉纱价格也最为坚挺,但是终端压力仍然存在,后期棉纱价格谨慎看多。涤纶短纤受石油价格持续反弹影响,走势偏强看待。粘胶短纤已经从高点连续下跌长达三个月时间,5月底厂家大幅降价去库存让下游纺企措手不及。经此调价之后,棉粘价差重回合理区间,粘胶短纤原料预计将进入较长平静期,下游人棉纱同样面临库存问题,预计后市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纺织原材料价格半年大涨90% 相关公司满产满销!
2016年6月棉纺企业调查报告
五大品种涨停:涤纶涨1000、棉纱涨2000、氨纶涨3万,不好意思,接下来还要涨!
棉花专题报告:推演供需与价格逻辑,交易机会在哪?
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棉纱通交易与易购销资讯 | 行业资讯分享
重庆部分纺织企业停产止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