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瓷器铭文款识解读(一)

解读内容:

①《赵匡胤》《赵匡义》

《宋太祖御用》

②《宋仁宗》

③《宋徽宗》

④《宋徽宗御用》

⑤《皇朝纪年+宋皇御用》《皇宫御用》《皇朝纪年+汴京官窑御用》

⑥《宋徽宗御题(笔)》

⑦《赵佶》

⑧《宋徽宗御贡》《皇朝纪年+御贡》

⑨《宋徽宗御赐》

⑩'天下一人'御笔、《御书》钤记

前言:

①宋代瓷器究竟有没有铭文款识?这是1+1=?的小学问答题,只要以史物为直证,笔者想,这不难回答;更确切而肯定的结论:宋瓷是青铜器的分水嶺,只有否定了青铜器的铭文,才能否定宋瓷的铭文款识。问题是,青铜器铭文你否定得了吗?因此,本《…解读》不证明宋瓷铭文款识存在与否,只解读业已形成了的铭文款识内容本身;

②通过笔者五年来的调研统计,内容各异的宋代瓷器铭文款识有多达220多种,用'眼花缭乱'去形容,一点不为过;但它们真实的面貌却是严谨有序,而非杂乱无章,因为同出自赵氏皇朝一族的瓷器铭文,其所有的款识内容都没有多余的成份,可以说,每一个铭文内容都是汉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表达,以及赵氏皇族的礼数规矩;

③因为款识太多,笔者估计要数十篇短文才能解读完,所以采关联分类法逐一解读之。收藏读者如有不同见地,可以写类似短文驳斥或留言探讨;收藏的目的是使其华夏民族汉文化得以传承而历久弥新!

④笔者图例之史物,经笔者再三辨识确认,系到代之器物,所以本文不解读或探讨器物的真赝问题,以后国家层面的确真结果自有定论。

一,《赵匡胤》《赵匡义》《宋太祖御用》

'赵匡胤'、'赵匡义'出现在器物铭文款识内容上,在没有文献史载查证或支持的情况下,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既然史物存在,那它就是合理的,亦是真实的;对古代文物、文明、文化,我们只能虔以敬畏!敬畏!还是敬畏!!

①赵匡胤、赵匡义:

《赵匡胤》《赵匡义》铭文款识解读如下:

①《赵匡胤》的铭文款识是赵匡胤当皇帝后烧造的,其用途为逝去的父母或长长辈祭祀后,供奉于赵氏祠堂之内;因为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史载死于后周显德三年,故赵匡胤不能用宋太祖庙号铭文祭祀;这种祭祀方式,相当于民间写袱纸祭祀我们逝去的长亲一样;古代帝王级别的祭祀或陪葬,大多是以实物形制进行的,这从秦始皇时代就延续开来的习惯,亦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赵匡胤》《赵匡义》铭文款识属于'家祭'或'族祭'祭品,古籍《旧志》上曰:'祭品丰约量其力,无有废而不举者。'因为供奉于家族祠堂,不属于陪葬器物,所以《赵匡胤》铭文款识器物存世不会太多。

②《赵匡义》铭文款识器物,从礼数或逻辑上推演,也是赵匡义当皇帝后烧造的,具了《赵匡胤》铭文,就不会同时具《赵匡义》铭文,因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臣子,不可乱了'君臣'之别。问题是赵匡义当皇帝之前就已被皇哥赐名为赵光义了(《宋史》有完整记载),那为什么会出现《赵匡义》铭文呢?这是因为父母仙逝时他的原始名是赵匡义,如果他用《赵光义》铭文祭祀,灵界是感知不到的,所以这就是具《赵匡义》铭文款识的原因。

从以上解读内容学习到,《赵匡胤》《赵匡义》铭文,渊源于华夏民族的孝道文化,它与我们现代人祭祀亲人时写的具名袱纸或钱纸是同一种含义;当然,帝王所倡导的'孝道',还包含了政治诉求考量,但笔者想表达的是,就帝王亲身力行的践行'孝道'本身,且具有史物直证了的,这在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实属罕见!

《赵匡胤》《赵匡义》铭文款识祭祀品,启示的是历数千年优秀汉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特别是对赵氏皇族后人的影响,以及所涉整个宋朝320年蔚然成风的'孝道'文化,起到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这也是宋太宗之后嗣《宋仁宗》、《宋徽宗》铭文款识器物呈现于后世的原因。

②宋太祖御用:

这款器物是沿袭唐后期陕西银光窑的烧造技艺而烧造的,在这里不讨论瓷器的七彩光烧造工艺,仅就《宋太祖御用》铭文款识展开解读:

①'宋太祖'是国号+皇帝名称共用,拆开来解读就是国号'宋'+登基时的'身份名称'=庙号,庙号的称谓或说法,是依据'重祭祀与跪拜'的商朝而来,二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到宋朝时,未见详尽的事件记载;亦未见《宋史》对本朝'庙号'使用事实进行描述。

'庙号为死后才有'的文献记载,与宋朝时庙号生前就拥有、使用的事实相左,也与'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徽宗'遗留的瓷器铭文款识相左,更与宋徽宗留传的'宣和殿花鸟画、书画'签名钤记相左。《宋太祖御用》铭文款识真实存在,其铭文内涵亦真实存在;当文献史载与流传史物不能相互印证时,以史物为主,这是不二的科学选择!

②《宋太祖御用》铭文款识器物,系太祖生前使用和死后陪葬双用,因为宋太祖御用之物,死后无人敢用,这是汉文化严谨的礼数规矩,后人不敢逾越。

下面是一组史物图例,它们补充了'宋太祖'庙号是完全可以日用的直证:

《太宗淳化元年》

《天圣元年宋仁宗御制》

《神宗元丰五年》

《高宗绍兴元年》

上面图例,太宗、仁宗、神宗直至南宋的高宗,无不以'庙号'铭文瓷器款识;从图例器物上留存了详实的使用痕迹;从瓷器铭文内容解读,它们亦非祭祀器物,这正是'宋太祖'庙号开的先河,后世之人跟随仿效罢了。可见所谓'庙号'是可以生前使用之。

《元祖清凉寺御官窑制》

赵匡胤不仅可以自称太祖,他还可以自诩为'元祖'、'始祖',赵皇帝开创的宋朝,太祖、元祖、始祖称呼本身,就是赵匡胤建国时的真实身份名称,何来死后才有的庙号乎?!

伪学者抓住商朝旧习不放,一口咬定庙号是死后才具名的文献,他们忽略了汉文化'《易》变'的根基与血脉。事实上,自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到公元960年的宋朝,历经2500多年,其物其事会一成不变吗?显然,回答是否定的!

历史需要正本清源,文化需要传承复兴!被误读的人文历史必须改写。

二,《宋仁宗》《宋徽宗》《宋徽宗御用》

本节以实物图例分别解读之一一

①宋仁宗:

《宋仁宗》铭文款识,有汝窑器,亦见于官窑瓷器,民间的收藏数量不少,这与他执政42年时间有直接关系;值得一说的是,《宋仁宗》铭文,不是使用、赏玩器物,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祭祀铭文款识,它的出处基于如下二个方面:

①为祭拜仙逝的先皇及皇族长亲,因为是庙号名称,《宋仁宗》属于皇族族祭铭文款识器物;《宋史》里应有皇族族祭的完整记载;

②后人对宋仁宗生前功绩的膜拜,而具名《宋仁宗》铭文款识器物,以'衣冠冢'形制方式进献的祭祀礼品;史料记载:辽朝辽道宗(1032年~1101年)耶律洪基在1070年左右就为宋仁宗建了二座'衣冠冢';由于宋仁宗生前执政仁慈、宽厚、大度,民间传说宋仁宗的衣冠冢不下八个。

宋仁宗前面有三朝先皇仙逝,《宋仁宗》铭文款识器物属于皇族族祭礼品,故只能用庙号《宋仁宗》祭祀。目前尚未发现《宋仁宗御用》铭文款识的陪葬器物。

②宋徽宗:

《宋徽宗》与《宋仁宗》系同一历史作用属性的器物,虽然《宋仁宗》祭祀的是三朝先皇,《宋徽宗》祭祀的是七朝先皇,但它们的存世量却不相上下,这是因为后人为宋仁宗拜建的衣冠冢数量比宋徽宗衣冠冢多4座的原故。宋徽宗朝除了《宋徽宗》皇族祭祀器之外,还有'国祭'或'朝祭'祭祀器物,介时均会一一解读。

值得一说的是,皇族祠堂是放不下如此众多祭祀器物的,记得《宋瓷轶事》上说,祭拜完成后,皇族祠堂里只存放少数当皇朝纪年的祭祀器,多出的或前纪年的祭祀器,统统由一等内侍'择地掩埋',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或认识的所谓'窖藏'器,'窖藏'是我们现代人取的名称,在宋代初期或宋以前(唐朝),这类器皿统称为'冥器',这批器物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使用痕迹,崭新如昨。但通过150倍显微镜观察,开片呈千年深浅不一的土黄氧化沁色,老化破裂气泡呈黄红色…。

③宋徽宗御用:

《宋徽宗御用》铭文款识器物,不是宋徽宗皇宫内的御用器物,属于生前置备的陪葬品;皇帝的御用铭文款识为:《纪年+宋皇御用》(后有图例)。

据'洛阳眼'与'量子磁共振'双标检测结果上例《宋徽宗御用》器物,均为1110年(大观4年)烧造,这是宋徽宗生前为自已置烧的陪葬器物;生前置备陪葬器是秦始皇开创的先例,汉、唐以来数十皇朝无一例外,这是公开的'秘密',不用补充文献史载去证明。

《宋徽宗御用》与《宋徽宗》器物一样,几乎没有丝毫使用痕迹,这完全符合陪葬器、祭祀器的特征。

据《宋瓷轶事》记述,从大观年至宣和庚子年间,宋徽宗每一纪年都要谕旨烧造数量不等的陪葬器物,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汝官窑鎏金器、扣金器。历史跟徽宗帝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陪葬器物还末派上用场,就被金兵掳去上京(黑龙江)当人质了。

所幸,《宋徽宗御用》器物一开始就存放在'南京应天府'(商丘)清凉寺'藏兵洞',从而免遭了金兵的掠夺。1135年宋徽宗客死金都上京五国城,金熙宗将宋徽宗葬于河南广宁(洛阳附近),金皇统二年(1142年),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南宋,宋高宗逐将其父葬于绍兴永佑陵。宋徽宗真身墓里陪葬了大量的《宋徽宗御用》铭文款识器物,其中有近50%器物,是宋高宗朝烧造,可惜元初被明目张胆地盗窃一空。高宗在其葬父过程中,又在洛阳、巩县、商丘、汝州为父密建了4座衣冠冢(史载文献只有二座),冢墓里都是从商丘清凉寺藏兵洞运去的《宋徽宗御用》铭文款识陪葬品。从民间藏友的史物直证,《宋徽宗御用》铭文款识,居然检测出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的加彩器物,这说明《宋瓷轶事》上描述″每纪年都要谕旨烧造数量不等的陪葬器'是真实的,亦说明其物其量存世可观。

以上仅是粗略交待《宋徽宗御用》铭文器物的来去脉络,已离题很远了,但又不得不交待。

《宋徽宗御用》铭文器物应属于'陪葬'器物,从器形上我们不难判断,经过唐至北宋末的400多年变化,'陪葬'器物已呈'日常用器型'的趋势发展了。

三,《皇朝纪年+宋皇御用》《皇宫御用》《皇朝纪年+汴京官窑御用》

①皇朝纪年+宋皇御用:

上二图例铭文均为《崇宁元年宋皇御用》,崇宁元年的宋皇是宋徽宗,故名思义为宋徽宗御用,这与《宋徽宗御用》铭文有本质的区别。此图例史物系名符其实的皇帝日常御用之物件。

②皇宫御用:

《皇宫御用》铭文款识,系太上皇、皇太后、太子以及宠妃宫殿里置摆的陈设器或观赏器。

③崇宁五年汴京官窑御用:

《崇宁五年汴京官窑御用》铭文款识,系皇帝宫殿里的陈设或观赏器,亦可为上款解读内容之用途。

目前尚未发现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的御用铭文款识器物,留待以后发现时,补充解读之。

四,《宋徽宗御贡》《皇朝纪年+御贡》

①宋徽宗御贡:

上三图例都有《宋徽宗御贡》铭文文字,三图例又属于三个不同窑口的器物,它们的用途在如下二个方面:

①'朝祭'或"皇祭"用器;

②'岁币'器物。

'朝祭'亦可称之为'国祭',是皇朝纪年遇某一重大'国事'而置烧的祭祀瓷器;'岁币″器物系指向西夏、辽朝、金朝输纳的钱物。这些史实在《资治通鉴》《宋史》等资料中有完整记载。

②皇朝纪年+御贡:

《大安弍年》铭文款识是金朝的纪年号,系南宋淳熙年(1174年)向金朝输纳的'岁币'器物;从'御贡'铭文文字内容上,可佐证上款'宋徽宗御贡'铭文文字内容的器物用途。

五,《宋徽宗御赐》、《赵佶》、《宣和御书-奉华御用》、'天下一人'御笔、'御书'钤记

在图例之前,先探讨一下瓷器上铭刻诗文的制作技艺,因为有相当多的藏友都误解成系宋徽宗的亲笔亲刻,其实非也。

选好铭刻器物,用1:1纸贴底,码出题字的部位空间,得出尺寸与形状,交由内府一等内侍,恭请皇上御题,然后由少府监文思院指派技艺工制作拓片,要铭刻多少器物就出多少拓片,最后把拓片贴上瓷器,依原笔画进行刻或描或画,然后填色料,最后进窑低温焙烧。如果加上瓷器的烧造工艺,一件铭刻诗文的官窑器的珍贵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御赐应该是有御赐对象的,没有对象的'御制御赐'铭文内容器物,一般用于除皇宫以外的宫殿或官府使用。

署'赵佶'铭文内容的,多为皇亲长辈祈讨之物。属于当时皇族成员争相收藏、欣赏的顶级艺术品。

'宣和御书-奉华御用'铭文文字意思是:在'宣和殿'御书,供'奉华殿'御用。北宋奉华殿是包括太上皇在内的赵氏皇族的专用宫殿,故有'御用'二字。

在没有其它铭文文字交待器物出处的″天下一人'的皇帝亲笔御书器物,一般为宋徽宗自玩自赏瓷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铭刻诗文的瓷器均为宋徽宗朝所为,且囊括所有五大名窑。民间藏量预估万数计之,所铭刻之诗文内容丰富多彩,铭刻技艺空前绝后,它们是华夏汉民族当之无愧的'族粹',亦是宋徽宗对中华瓷器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六,小结语

①在长达五年的宋代瓷器调研中,笔者发现宋代瓷器与汉民族的国(朝)祭、民祭、族祭、皇祭、家祭的祭祀文化密不可分。笔者拙悟,解读不了其中的精要,只好留待历史学者去完成;

②本人仅以简单的收藏,传承其简单的文化,文中所涉结论或解读仅代表本人观点,偏颇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谢谢阅读!

@古瓷探史:明友许

2020/7/5于遵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瓷器铭文款识解读(四)
宋代官窑瓷器的“宋徽宗”款,是“寄托款”吗?
宋代,官窑的烧造演进脉络考略
最全道光御用堂名款瓷器及款识(下)
瓷器微观特征简要梳理(3)——宋徽宗各种“御”,及庙号谥号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十一) 宋钧窑底足九鉴口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