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伦敦漂的第八年,莎士比亚赶上了瘟疫大爆发…

他是让大文豪歌德也沦为迷弟的“文学之神”。

“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光明……感谢赐我智慧的神灵”--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雨果说他是“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小镇青年莎士比亚南下闯伦敦

莎士比亚出生在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时代,她带领英国人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为英国的诗歌、散文、戏剧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环境。同时,老百姓的娱乐需求也成了刚需,伦敦的戏剧产业如火如荼。莎士比亚虽然年轻,但是看得透彻。也许是因为奉子成婚太早(18岁),也许是因为父亲一辈子留守小镇并...创业失败,小镇青年莎士比亚背起行囊,毅然决然把老婆安妮·海瑟薇(是的,与我们女神同名)和三个年幼的孩子留在小镇(这一留,留了20多年),他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去伦敦打拼一番事业。

当然,在伦敦没有任何人际关系和背景的莎士比亚,最初的就业、创业之路也是充满坎坷的。他在创作的同时一门心思应征剧院的工作,从马夫做起,从到杂役再到剧团内小角色的演员(传闻他在《哈姆雷特》中扮演过鬼魂)。为了实现他的戏剧创作梦,一直在努力。



人们打趣地称他为Shake-Scene

英国早期戏剧作家都是牛津出身,“大学才子团”对来自斯特拉特福的小镇青年自然是蔑视的,贵族的文化圈层也不接纳他,叫他“向上扑腾(暴发户式)的乌鸦”(upstart crow),认为他不配与“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或许他们谁都没料到,他不仅只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从小镇青年到剧作家、演员和剧院合伙人的转型,并且莎士比亚足足红了四百余年!如果我们给莎士比亚打标签,除了“天才”以外,一定要有“魄力”“坚韧”“行动力”这些品质。(这篇文章不谈“莎翁情史”)

莎翁迷每年都会在他诞辰这天狂欢,4月23日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纪念日。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如今我们懂点莎士比亚,看国际新闻都会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彻:英国脱欧公投之后,伦敦举双手说要独立,这在我们看起来可能荒唐至极。但如果去看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也许你就会找到答案。

伦敦漂赶上了瘟疫大爆发

莎士比亚的伦敦漂生活正好经历了鼠疫(黑死病)爆发。据记载,他写作生涯中第一次大规模的瘟疫在1593年爆发(大概是在伦敦漂泊的第八年)。莎士比亚11岁的儿子哈姆尼特在1596年8月11日也死于疫病。根据官方统计,1570到1670年间在伦敦及其附近有至少225,000人死于黑死病(英格兰全境的数字大约为750,000)。仅1593年就有超过15,000人死去,几乎是伦敦人口的八分之一(总人口约为123,000)。

鼠疫的流行引起了一系列相互交错的反应,从进行宗教忏悔、大恐慌到隔离病人,乃至到大学里的医生为病人配制并分发大量解毒剂。当时人们认为,鼠疫起因涉及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上帝,道德的不洁引来了上帝的惩罚,也许通过祈祷和忏悔可以平息上帝的愤怒。上帝之下是天体,恒星和行星的形状可以影响天气和人类。天体或不卫生的沼泽和污水坑释放的有毒蒸汽(瘴气)都可以改变周围的空气。最后,所有的疾病的发生都有其个体因素,因为决定健康或疾病的体液平衡是极不稳定的。

瘟疫在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中都有所反映,作为特定时代的背景,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被抹上了浓重的色彩。实际上,当时的天主教、新教、清教都认为瘟疫是“上帝之怒”,即神惩罚人类罪孽的工具,身体的受辱是获取救赎所必需的一种方式,而处理的唯一方法就是忏悔和接受。正如莎士比亚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神父所说:“为我们的罪孽,灾祸从天而降,上帝的意旨要顺从,不能有违抗。”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595年,更接近瘟疫(plague)文学的定义。隐含在剧中的时代背景是瘟疫袭击了维罗那,本来去送信的约翰恰好遇到这种情况: 为了出门有个伴,我去找一位赤脚的苦修僧,跟咱们同一个教派,他正在慰问本城的得病的人家,谁知碰上了巡逻的警官们,怀疑我们进入了染上瘟疫的人家,封住了门,不让我们走出来,本来要赶往曼图亚,这下子就耽搁了。正是由于送信的耽搁,直接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悲剧。当卡普莱看着死去的女儿诅咒着说道,“你,你害人,你恨人,折磨人,你杀人,拿好人做牺牲;你这‘命运’,好残忍!……我的女儿已经死啦!落葬了我女儿,从此也埋葬了欢乐”,其对命运的控诉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让观众不由想到死于瘟疫的亲人。父母不愿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瘟疫常常使情况发生变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性讽刺还在于两大家族虽然逃脱了瘟疫,但子女还是死去了,剧中那些死去的都是城中的年轻精英——牟克休、蒂巴特、朱丽叶与罗密欧。

瘟疫的大规模爆发“在那时获得的意义是群体灾难,是对共同体的审判”,“不只被看作是遭难,还被看作是惩罚”。整部戏剧的悲剧性是必然的,是符合宗教神学对瘟疫降临的阐释,即所有人都因为道德的不洁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罗密欧有罪,因为他在见了朱丽叶之后立即移情别恋,正如神父所言,“这是天大的变化!你把罗瑟琳就那么轻易抛下?——你从前却那么爱她!年轻人的爱情不出于真心,原来全凭着眼睛”,并在命运的捉弄下杀死了蒂巴特。

朱丽叶有罪,在婚姻前失去了贞洁,这也表示她失去了自我,因为在当时女性的贞洁是无价之宝,贞洁确保了未来丈夫家家族的纯洁、继承人的合法性及其家族的名声,因此守护贞洁是头等大事。

那时的瘟疫被认为是普通人的堕落导致的,但是宗教改革则添加了新的内容:在日内瓦的天主教徒将上帝的愤怒归咎为加尔文教徒的异端邪说,而加尔文教徒则指责天主教徒的渎神。他们总是责怪敌对宗教势力带来或延长了瘟疫。同样,在玛丽女王执政时期爆发的瘟疫被认为是之前亨利八世与爱德华六世的新教政策导致的,而重建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治下的伦敦1563年爆发的瘟疫则被归咎于天主教残余分子。可见瘟疫总被看作“对个体的惩罚,也是对某个群体的惩罚”,此时则成为清教徒坚定上帝权威、攻讦天主教的有力武器。

莎士比亚和他的环球剧院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最初由威廉·莎士比亚所在宫务大臣剧团(Lord Chamberlain's Men)于1599年建造,他的多数作品都在此首演。当然,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剧院。

1613年,在一场《亨利八世》的演出中,一台用作道具的加农炮引燃了茅草屋顶,“不到两个小时,剧院彻底烧毁,好在人员都还安全。”剧院很快重建起来,据一位同时代的人说,“比从前的好多了”,这一次剧院屋顶铺了砖瓦。莎士比亚可能在新环球剧院演过戏,但他很可能从未为它写过什么。直到英国清教于1642年关闭所有剧院为止,这里一直是莎士比亚所属老剧团的家。1644年,闲置的剧院被拆除,以给住宅楼腾出地方。1997年,新的环球剧院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落成开放,在英国女王的主持下正式开放,其建筑外观与内部结构力求忠于环球剧院原型,再现伊丽莎白时期的舞台风貌。

原环球剧院长什么模样?没有人知道。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描述也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比如《亨利五世》的著名开场白:

这个斗鸡场能容纳法兰西之广大的战场么?

就是当年使得阿金谷的空气受了惊吓的那些战盔,我们能把它们塞在这个木造的圆圈儿里么?

小拓展:

英国的环球剧院重建,功不可没的是一个美国人:重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项目由美国演员、导演兼制作人萨姆·沃纳梅克在1949年首次游览伦敦后发起。21年后,他建立了今天的莎士比亚环球基金。该基金致力于重建剧院、开辟教育中心和举办常设展览。在23年不知疲倦地筹措资金、促进环球剧院原貌研究、与建筑师西奥·克洛斯比一起规划重建工作后,萨姆与世长辞。到那时,场地确定了下来,地下室的骨架已经完成,剧院的一些木结构部分也已经就位。三年半后,在1997年,环球剧院竣工。


“五毛特效”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戏剧

有何独特的魅力?


我想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在剧场条件和技术手段发达的今天,环球剧院仍然坚持用古朴甚至简陋的舞台背景和特效来演绎,一面油漆过的墙来暗示场景;打雷、活板门、放炮或烟火;演员兼扮不同角色;现场各种乐器演奏……看似简陋的露天剧场其实暗藏很多小机关:像舞台上方的活板门可以让“天使”“天神”用五毛特效的威亚“降临”到“凡间”,舞台底部的活板门通向“地狱”,“魔鬼”“女巫”从这里升上“人间”。。。但这一切却让观众感到这座古老的剧场那么可爱。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戏剧在其他剧院演出也会延用他们的演出及布景方式,即使在现代化的剧场中,演出开始以前演员就会走到观众席与大家闲聊,正式演出时观众席不熄灯,就像在伦敦明亮的环球剧院里一样,尽可能带给观众伊丽莎白时代的观剧体验,让观众保持一种参与感和分享感。

去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引进了环球剧院的《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让我们不用去伦敦也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环球剧院版莎翁戏剧。当然,推荐去伦敦旅游的小伙伴不仅仅要去剧院看剧,一定要预约参观啊。现场讲解员都是剧院的演员轮班讲解的,连我妈这种不懂英文的人全程跟下来,都能get到一些笑点。这里也推荐去剧院的纪念品商店买本《Globe: Life in Shakespeare’s London》,是一本一旦拿起来读就不舍得停下的书。

小加餐

推荐书目:Chris Angus《London Underground》、Catharine Arnold《Globe: Life in Shakespeare’s London》、加缪的《鼠疫》

推荐英剧:《青年莎士比亚》、《空王冠一、二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语:伦敦将用38种语言演绎莎剧迎奥运(图)
在瘟疫中求生和写作的莎士比亚 | 张薇
莎士比亚的精神疫苗
世界最美的艺术殿堂集结!
云游英国,热门景点和演出歌剧一网打尽,在家也能体验英伦风情!
一个剧院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