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庐|我的母亲不温情

前几天因身体小恙,早早上床睡觉,生物钟时辰未到又睡不着,就翻翻以前的笔记。看到2015年母亲节清晨写的随笔,蓦然惊觉,我对生命中这个特别重要的人所花的笔墨太少,与她给我的爱相比,简直不成比例——

母亲,这个角色被多少作家歌颂过,比喻过。有写得情深似海的,有写得肝肠寸断的,有写得伟大如天际的,有写的是温柔得无可比拟的。几乎都是溢美之词,通篇褒义。
可我的母亲,每每与姐姐聊起,回忆里她都是没有温情的忙碌,“见钱眼开”的勤奋,哪怕跌倒了,都像是要抓一把土带到田里的性格。我们亳无道理的就会挨她的揍,老爸都是被她指使得像头牛一样:吃草、干活。她自己也一天天风风火火地疾步如飞在田间地头。小时候受的那些冻、挨的那些饿,承受的那些棍棒,吃的那些冰冷的稀饭,过的那种衣不暖身的生活……这些悲苦惆怅的成长账都要记在她名下。
对待子女一碗水根本就端不平,两个姐姐一直委屈到现在。对我算很好的了,但是如果让她去救一起掉到河里的三个人:儿子、孙子与我,估计不错的话,我应该是最后一个(呵呵呵呵,这个我能接受,所以一直不觉得委屈)。直到60多岁后,好胜要强的性格都不改,这些年摔过好几次跤了,伤好了还是一样勤奋努力。害得我们总担心,真不知道她那瘦小的身体内贮存了多少能量,一刻不得闲的。

饶是这样,如果有人问我这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谁?我都会亳不犹豫地答曰:我母亲!
呵!我的母亲,我很少对一个人全身心地敬佩,但是对母亲,我敬佩得五体投地。这一生生活在农村,因为贫穷她没机会上学,但母亲顶着同村人的冷嘲热讽,坚持让五个孩子都上学读书,其中一路的艰辛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与坚持的。那种常年如一日的劳作,风吹雨淋的那些辛苦,现在我想起依然心酸。作为一个菜农,勤劳是基本,还要望天收,收成不好卖不到钱,收成好了卖不上价。年轻时她一个人几乎干三个人的活,起早贪黑,干活时全神贯注,摘棉花手快第一,捆韭菜不捆完不抬头。人家还在睡梦中,母亲一桶衣服已洗好晾完去田里了。那时左右一起三家,家家都是窗明几净的,晒场上哪怕就是草都要头尾一致,厨房里决不会有隔夜未洗的碗,床上也没有当天未叠的衣。别人经过时都说这几家找不到的这样干净,可那两家都是主妇半家半田的收捡,而我母亲是人家睡觉她在收捡,与父亲是同进同出的去田里。哪怕现在七十多岁了依然带着父亲在田间劳作,还经常早出晚归。

那时农村生活虽然不像现在官场、商场那样尔虞我诈,但就像海子描述的那样:各种忌妒,各种长舌,各种造谣与愚昧,各种家族间势力互撞等等。而她从来都是不发一言,也不搭理那些坐在树荫底下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妇,坚持耕耘好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不管别人怎样嘲笑她:这样贫困的家庭还给孩子读书,想考大学?痴心妄想呢,家里坟头都没发热,抱点柴火去烧热看看可行?
当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贫困,田里刨不出多少钱。她这种执着的让所有孩子都上学的做法,不但村上人说她心大,就连外婆、舅舅、姨妈他们都不赞成,也冷嘲热讽的,认为她是自讨苦吃,饭都吃不饱还念什么书?连带着我父亲跟在后面受罪。学费经常欠,春季开学等韭菜卖下市,秋季开学等棉花收走了,才整理出那些钱还欠费。有时我父亲都认为挺不下去了,阶段性的借酒消愁,消极反对,没用。母亲一如继往的精神抖擞的坚持下田,坚持让我们去上学,哪怕家里整月整月的只喝稀饭,我们都养的黑瘦矮小的。
等她真有孩子考上大学了又有人说看她得瑟的。其实她还是那样早出晚归地下田干活,只不过人高兴脸上有些笑容罢了 。

纵观母亲这已定型的一生,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小时候外婆家就穷得无法描述,嫁到这里因为我爸从小父亲(我爷爷)就去世了,性格比较懦弱,又是上面几代单支,当初在村子里属于又穷又没家族势力的,随便谁都可以欺负一下。经过这么多年后,村里人提起她都说那个老人太勤劳无害的,唯一的不好就是经常早上四点多就开门影响邻居的睡眠。
母亲特别聪明,区别于一般的不求上进的农村妇女。母亲虽然没上过学,但有次她指着“上”字问我,这个字是读“上”还是“下”,我吃了一惊,问她怎么认识的。母亲说看我们经常念门对,念老爸毛笔抄写的挂在墙上的诗,对着我们念的就记住了几个字。还认得“日”“水”“山“大“小”这些笔画简单的字。唉!想我们坐在课堂里让老师教,还保不住写几个错别字,她就这样的还能学几个字,让我情何以堪?
日常生活,母亲的聪明劲也是拔人一筹的。没念过书吧却还会卖菜,以前是市斤秤,她称秤算帐好的很。后来全部改成公斤秤,她也应付自如,我一直不明白,她那加减乘除怎么学的,还会四舍五入。哥哥姐姐上大学借了高利贷做学费,我爸用算盘扒,她不用,只要心算就知道要付多少利息,算完就叹气。以至于我经常听其他妇女说“我没上过学,认不得钟,认不得钱,不会算帐……”都大为惊诧,因为我的母亲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让我根本性的忽略了她没上过学的事实。60多岁后开始用手机,她比我父亲要快很多的会解锁打电话。

我认为我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这方面不如我母亲,就是语言方面还是不如我母亲。记得我们这个大村庄,当时各种做买卖的天南地北的人都会来串串。一路走一路喊,很多外省的人来了喊的方言都不好懂,不知道为什么我母亲都能听懂,我听几遍都猜不到那人要干啥,我母亲一听就明白了。有时还跟他们聊天,能聊得下去。
有次一个卖锅的来了,一句话不说,歇在一个空场上,大刺刺的在旁边的柴垛上拽下几个扎好的柴禾就开始将锅盖着烧,边烧边拿铁锤砸,锅不破。村上有妇女问这是怎么个说法?那人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都听不懂。有个妇女就说谁去将XX(我)的妈妈喊来,她一定听得懂。于是有人就找我妈妈去听听,看可听得懂?结果我妈去了,全弄明白,原来他是放锅的,锅好包三年不破,现高价放,三年后锅在就收钱,如锅破了就不要钱。然后我母亲就当翻译,替那人代言了,帮他卖了好多锅。
还有一次,一个买卖人,忘了是哪省的,反正方言太偏了,我母亲也是弄不懂,大家都着急,我母亲忽然唱起歌来:你讲我不懂唱就懂。那人恍然大悟,就唱起来了。彼此终于唱明白了各自所需。哈哈哈哈哈,以前一直不知道我母亲也会唱歌。

其实如果母亲年轻时,我们家不是那样穷,我母亲应该也会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的。那时候农村里也有各村轮着放露天电影,母亲无论农事再忙再累,听说哪个村晚上有电影,那就是不吃晚饭,来回赶十几里路也是要去看的。过年时没事,花好几毛钱买票进戏院看戏,还不带我们去。父亲如得到一本书,就要让我父亲晩上从头读到尾读给她听。浪费了多少煤油,这个她倒不心疼了。还喜欢臭美,买“的确凉”的衬衫,村上第一个买女式皮鞋穿。有一年大丰收,她竟然花了51.7元买了一个大座钟回来(相比如现在就是一台法拉利开进村也没这样惹火的,呵呵),惹得村里人轮流到我家来参观。结果我刚好在12点之前第一次见到这个玩意,到了12点,被它那“咣咣咣”的12下吓得不轻。对着那个豪华的座钟,我们一家依旧是就着咸菜喝稀饭。父亲应该是不认同这种消费观,现场来了一句:吃消糊,喝现粥(方言土话,意思是:吃稀薄的糊,喝剩下的稀饭),买个大甩钟51块7。呵呵呵,三观不一致,比较麻烦。
母亲的消费观是:能买不足,不买吃食。经常念叨一句:小吃如大赌。就是我们斗胆反驳一下,说人最基本的是吃饭、填饱肚子、才长个子,母亲都是强硬地回复:就是吃得再好别人也看不见。确实我因从小受的那些肚子咕咕叫的饿,对母亲这种消费观坚决反对,自己吃的饭为何要让别人看?换到现在,晒一下朋友圈就OK了。应该是物极必反,我后来对吃的态度是:想吃的哪怕再贵也要买来尝尝,再忙再生气也决不少吃一餐饭。我与她三观也不合,呵呵呵呵呵呵。
但是想想,人无完人唛,母亲的消费观并不影响我对她的钦佩。无论她遇到多大坎,损失了多少金钱与时间,当她决定认输时,都说一句口头弹:譬如赌博赌输了。重头再来,从不追悔那些苦来的钱再失去。在后来我的人生遇到不顺时,她这句话挽救了我几次的崩溃心态。

写到这里,不知不觉感觉到眼眶湿润,我的母亲,给我更多的是个榜样形象,温情好像缺失,这点与父亲刚好成反例。记忆里的母亲,从我记事起都没有拥抱过我,好像她不需要这种温情,抑或不会表达温情。我经常在回家的前一天晚上就打个电话告知父母,否则到家了是找不到人的,不知他们去哪块田里“上班”了。就是对着电话她每次都会说:别回来,工作好忙两头跑很累,我们俩在家好得很,不要回来,又要花钱。从来不说你回来吧,我想看看你可养好点了。从不想因为自己而麻烦子女,但无意中经常暴露她希望子女多关心她,比如她过节就将手机放在口袋里,再比如她过生日我们回去庆祝,她一直幻听手机响了,认为是她小儿子从外地打电话来,直到电话接过,幻听就消失了。而母亲从不说破她希望我们回去,也想经常性的与我们电话唠唠家常,她仿佛披着厚厚的铠甲扮坚强,不要温情拥抱。
我从没奢望我的母亲是个完人,是个伟大到让别人仰视的人。但是我的母亲是个勤劳的人,而且这个“勤劳”是坚持了一生的,从没懈怠过。母亲凭着一己信念,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可能她的子女都生而平凡,尽管可能各自人生有各种不如意,但起码她的教育投资没白费,没有人违法,也没有人堕落,没有人沾染不良习气,这些都是因为她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能够从容面对如今的生活,都在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尽着自己一份力。
所以至今,我也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看到别人有追星追疯了的,而我却在偶尔的懦弱与懈怠在心里要冒泡时,我就想到母亲:坚强、勤奋、聪明、隐忍,一生坚持正确的大方向,披荆斩棘地向前冲,虽然我们小时候跟在您后面摔得“鼻青脸肿”的,但方向是正确的,这点伤可以忽略。      

母亲,您是我这辈子唯一追的星。

来源:文乡枞阳 / 编辑:@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打稀饭成浆糊,做菜切手指,我的做饭糗事
老来服软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B08 男左女右·智慧乐园
母爱如水
母亲的秤杆父亲的砣(宋继高)
我可能确有些与众不同
[ 来稿选刊] 一锅稀饭过除夕 \叶荣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