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明华|比肩天柱


壬寅之夏,酷暑尤其漫长,已然热了三十余日,预测还得绵延半月。朋友倡议,局促于一室,不如出去找风。畏暑不出的思想被打破,还真的一新身心。

中元节前二日,一行人驱车径往天柱山而来。大龙窝缆车咝咝上行,虽有凌空俯瞰的惬意、四望空阔的超迈,但也少不了游离于山外的虚脱,更有终止马祖悟禅行程的不甘,总以为从那顺级而上会触摸到更多的大山神奇。

内心的摇摆,很快被迎面巨形山峰所钳摄。两峰遥对,或如灰白的道袍,或如汉白玉簪,赳赳然昂昂然耸立于云天之中,散射着一种擎天的伟力。

出得站台,抬眼即见一石亭,素朴规整,透着一股庄重之气。“古南岳亭”的扁额,昭示着其非凡的身份。天柱山古为南岳,渊源颇深。碑记云:“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自江陆而下,舳舻千里,经谷口,溯潜水,抵谷口,设坛祭岳,号曰南岳”。“神爵元年,汉宣帝制诏太常,巡礼祭五岳……祀南岳潜山于潜。”“至隋,尊号南移,潜岳天柱则定为南岳储君。”

天柱之名几度迭变:因尖耸似簪而称潜山,因春秋皖伯大夫封国而称皖山,汉武出巡潜霍爱其雄而封南岳,至隋尊号别归而为储君。一座名山却成帝王眼中的方物,辗转于世人惊疑的目光,像一个任人打扮的烟花女子,显荣一阵,失落一阵,不知有没有落寞与酸楚。直至遇上大家手笔的白乐天,凭借“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的绝世佳句,天柱之名始得横绝古今。同是奇山,李白笔下的天姥,尽管有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气势,在此也黯然失色。庐山瀑布,纵使是遥落九天,虽有冲山决石之气概,但总不比天柱山的气贯长天,息动云雷。

先前以为,走完索道,即是登顶,可事实并非如此。登天柱之旅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山崖边,天宫之境,凌虚而设,上下天光,蓝幽幽的一片,人登其上,恍若董郎七女飘举天庭。山道另一边通往左慈炼丹湖,游人讲述它如何的澄碧清幽,凡尘脱尽,但此刻挡不住我的天柱之思。小憩片刻,继续拾级而上,穿过朴拙的总关寨石门,眼前便是满谷的奇石怪树,偌大的石坪,任你拍照留连。拐个弯,可见象鼻石昂然上举,潇然于山风白云之中,轻倚老竹状栅栏,屏绝尘氛,有竹报平安、太平有象的陶醉。

蓄足力量继续上攀,又到一处隘口,石级云梯,向通天谷而来。进入谷中,两壁夹峙,狭仅容人,清凉气习习扑怀,酷暑气消于无形。大小块石交相架构,或洞或厅,迭相呈现,别有洞天,不染一尘,仰卧一乐即是神仙。过得此谷,忽得一小冈,大松交柯,在眼前排开一道天窗,窗外山石绵延,云横九派,河泛银光,时有飞鸟过林,偶尔给我们送来一声招呼。在高隐亭下小坐,眼际禁不住浮出数友物欲全抛、拽杖盘桓、扶松倚石、抚云掬泉之图景,心头生出隐逸世外的快哉情怀。

神秘谷有何神秘?尚未进得,当面一石坡,让人瞠目结舌,天生神相,大额翘颔,威严相济,栩栩老人,是谓皖公。皖公,春秋时皖伯大夫,受封潜地,称古皖之国,德政贤明,后人感兹念兹,遂名此山为皖山。

进入逍遥宫,山石四面围合,只是一改先前的逼仄而为轩敞。内中大石纵横,幽壑无数,虬松挂壁,异花吐香。人在其中或卧或立或攀,一任所愿。有一绝壁如屏,凝视石上镌刻着的白氏诗句,心头有一种道不明的触动在震颤。徘徊在无数浑然巨石的罅隙间,或停下仰望四周的天空,思想开启了剧烈的活动模式。周遭的大石早已失去了原有锋芒,但那雄浑气势,那撼人心魄的威仪不曾失却。我甚至怀疑,它们是否被上帝的大手搓过,才造就了这人间奇迹。这个想法是有其想象基础的。人,就是创世之神女娲手中的尤物。可学者的研究否定了我的想法,这些大石不是宠物,反倒是经历了一番酷烈的磨砺。忽有一日,郯庐一线划经潜地,平静的土地,命运突变,嘎嘣嘣隆起、扭曲、褶皱,然后是年深日久的崩塌堆积!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它们从什么样的高处跌落?有过怎样的浮沉滚打?不过,们没有碎成一地渣土,没有匍匐于松软的河滩,依然以等闲之态,恢宏之势,昂然于天地间。电火雷击,风雨雪霰,越发将它们洗礼得冷然傲世!

若不是“龙宫”石刻的导引,游人会错误地认为这里已是极顶。进入龙宫,曲身附体,行进在一个新的洞穴长廊。尽管是三伏酷暑,这里是凉气袭人。一路石阶时明时暗,时伏时昂,时左时右,颇似龙行蜿蜒,更生一池清泉,可谓上善!出得洞口,眼前豁然空阔,标识告诉我,已上天池峰。立足斯崖,左侧依然是巨型卵石堆叠成峰,若百十气球聚拢。尤可叹者,最顶部的卵石已然全部架空,险则惊心动魄,飞鸟难歇;奇侧上生虬松,形如老鹰翅展,色似染坛蘸翠,几乎没有存活的条件却偏生机盎然,这是怎样的生命传奇!

上山时,我还信誓旦旦地要触摸神奇,现在想来,自觉可笑,大自然的传奇,能轻易触摸得了吗?

前方,前方就是我仰慕的天柱了!一峰如柱,朴素清爽,尽管节理纵横,但就是不肯倒下,屹立苍穹,岿然亿万年。壮实的老松,绿得深,翠得纯,像托云的大掌。神奇就在咫尺,但条件已不允许我们到达那里,世间总有横在面前的残酷。遥对天柱,尽管已过了轻狂的年龄,却偏要呐喊:天柱,我们比肩啦!当然,这声音被压在了心底。很快自我失笑,一介细民,凭什么去比肩?就那执着、刚毅与永恒,足以震撼天地间的所有过客。

真要比肩也可以。皖伯可以,他留下了德政;汉武可以,他以帝王之身而封南岳;白居易可以,他以才气和懂得而赋吟绝世佳句……

像我,只能是天地间一蝼蚁……

下得山来,天色已晚,却有幸结识了野寨中学原副校长王先生。他的热情相邀,让我们得以拜谒建于校园内的忠烈祠。这个国字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参加过淞沪会战等恶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国共合作抗日时的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九百八十五名抗日阵亡将士的埋骨之所。在王校长的介绍中,武汉会战初期发生在这里的拉锯战战况的惨烈,让人动容;将士们矢志报国的情怀,刚毅不屈之志,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不朽功绩实可比肩天柱,他们的献身精神自是光照日月!

英灵护佑,斯壤其祥。野寨中学人才辈出,蜚声教界。我与潜山本属同郡,到访于此自是亲切。更亲切的是在这里遇见了本乡友人刘杏海夫妇,他们在潜山这片热土创办了“安徽天柱山学校”,以全新的形式与野寨中学结成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共推教育长足发展。祝愿学校能成为教界的又一方天柱!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巍巍天柱山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解密第十四洞天之潜山洞
皖西南行:潜山登天柱山 01
峰雄水秀 擎天一柱(旅游览胜)
天柱一峰擎日月
“潜山”中的古南岳天柱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