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松涛|查济之美

仲夏时节,我们应好友汪淑波先生之约,去宣酒集团组织的查济古村落、桃花潭畔等地旅游。

6月23日清晨,我与汪淑波、叶群友、徐界五一行4人登上大巴车向江南飞驰。大约两个多小时后,大巴车下高速抄近路顺着蜿蜒的山区公路前行。车子在无尽的山岭里盘绕,道路逼窄,两旁群峰相迎,层出不穷。漫长的路途中,寥落无人,稍有些空阔的地方,才可看见三两户人家,隐在深山之中,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世隔绝一般。
山路崎岖十八弯,有的路段还没有修好,更没有水泥铺面,车子过处扬尘一直尾追里把里路,怪不得一路驰骋竟然只看见两辆车与我们紧巴巴地擦肩而过,原来这条近路实在是难以行走,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想,几百年乃至更长的年代,古徽州的先人们,当他们走出这重重大山之时,会有怎样的艰难决绝?
但沿途的风景总是给我一些异样的打动,一路上茂林修竹,花红柳绿,翠色欲滴,一阵春风轻拂,不时飘来山野湿润润的清新花香,令人心醉。这就是旅行的快乐!
继而又翻过一座打通的山峦,好歹司机驾车沉稳技术还算过硬,让我一颗悬着的心倒也有几分安静。一路颠簸驱车数十公里,风尘仆仆来到风景如画的查济村,已经是接近中午饭的时候了。

这里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溪水缠绕,查济古村落就横卧在这里。绵延起伏的山峦, 挺拔俊秀,仿佛朵朵盛开的莲花,显现在天际。清一色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显得淡雅清秀。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在苍翠的山色映照下,显得温婉而隽永。与许多古徽州村落一样,查济四面环山,山势开阔,东面山上有一座五层的白色古塔“如松塔”,仿若给千年古村镶上了一颗明珠,秀气典雅而庄重,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迟暮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千年的查济古村!
查济位于泾县之西,东临太平湖,南与著名的黄山接壤,西与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毗邻,是我省著名的两山一湖的金三角风景区。查济最早建于唐朝初年,始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距今大约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古村落的民居是历史的积累,据说在唐朝之前,这里本无村庄可言,唐朝初年,时任宣州、池州刺史查文熙,在这两个地区往返之间,途径查济,看到这里山明水秀,风景优美,被这里的山水所陶醉,晚年退休以后,从山东迁往查济,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查姓人氏也随之来到了这风景诱人的地方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查姓的支系逐渐庞大兴盛,后称为“查村”。另一个是为纪念查济人祖籍山东“济阳府”,俗称“济阳村”。两村以村中的溪流许溪为界,溪流的左岸是济阳村,右岸以姓为地,那就是“查村”,后人把查村与济阳各取一个字,合称“查济”。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的查姓人氏最多,约有七万多人。依山傍水而建的徽派民居,绵延数公里,成为皖南一带具有相当规模的村庄,像是上天无意间遗留下的一块碧青色的璞玉,淳朴典雅。

据查济博物馆资料显示,早在明嘉靖年间,查济就对村落做了整体规划,整个村子设有钟秀、平岭、巴山、石门四门相围;有青山、如松、巴山三塔相望。村内有岑河、许河、石河三溪呈川字型汇流穿村而过,犹如三个妙龄少女,紧紧地依偎在古村母亲的身旁。站在高处看查济,黝黑的青砖小瓦,浅灰的飞檐翘角,古民居鳞次栉比,连成一片。走进查济,就仿佛跨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如今村中尚存有元代建筑、连同明清建筑约二百多处。这些建筑布局合理,结构巧妙,装饰美观,营造精湛,为世间所罕见。查济的古建筑,大部分为清朝中前期建造。由于古民居里多数还有人居住,因此古建筑群得以完善保存。
查济“星吾公”建筑群是以人名命名。“星吾公”也叫德叔公,生于乾隆初年,一生积德行善。育有六子,六房人丁兴旺,上百口人家,大家聚族而居,兄弟相依为命,妯娌和睦相处,户户相通。随着族系的不断延续,以至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它背靠葱翠的山峦,面临许、岑二条溪流,东南有大门“大夫第”,西北有大门“聚德里”,四围院墙高筑,形成一座封闭式的庄园。明朝进士、四川按察使余珊有诗为证:“武陵深处是谁家?隔河两岸共一查,不怕渔郎漏消息,明年还约看桃花。”从诗里不难看出古民居建筑群清新秀丽且与世隔绝的桃源般的世界。


民居的门框均为花岗石,屋内进深和开间宽敞大气,三至五楹的大厅能容纳数十乃至数百人举行族系庆典。四面屋顶均披向“四”字形天井,将雨水集中流于住宅之内,称为“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墙上开有镂空花窗,致使采光通风,屋底台基高朗,有暗沟与屋外明沟相接,排水通畅。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辉映”之说的皖南,古民居的门坊、石额、墙裙、柱础上、梁柱间的斜撑、斗拱、额坊以及屏风,房门上的栏板、窗棂和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饰。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雅致的山水、花卉和勾连纹,处处都体现着三雕技艺的精湛,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美轮美奂,无不彰显出古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的精雕细刻、炉火纯青的刀下功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尤其是各种书写的文字,或遒劲洒脱,或妍秀多姿,富有文人士大夫的书卷气息,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明清时期,查济人才辈出,开始以“耕读为本”,古宅中至今仍有“耕读人家”、“勤耕安读”之类的门额,正堂两端的斗拱上雕刻有“月过花移影,弄声风来竹”“琴书千古意,晓春花木心”等楹联。后来他们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而至仕,足见其家族耕读传承、重视教育的高尚理念。
查济古民居屋宇高大宽敞,占地面积很大,门墙以及前厅照壁上,用特别的水磨花砖饰面,黑白相间的自然纹理拼成山水、云树和鸟兽等图案,素雅别致。精打细磨的白石门坊上首,嵌砌矩形石额,下部还有对称的青石墙裙,祠堂、府地门前,还有石柱、石狮和旗杆石等构件,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许多古宅是几座大屋前后相连或左右并列。前有庭院后有花园,正屋两侧还有边屋或抱屋,组成很大的建筑群体。

去了查济,一定要去观赏明代建筑的高大祠堂宝公。这个祠堂是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宝源而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查宝源,据资料记载,有华封三祝之称:即多财、多寿、多男子。这在生产力不发达、医学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是族兴人旺的重要象征。
宝公祠从外表乍看,很不起眼,甚感其貌不扬,当你步入祠内,方知该祠堂建筑的不凡。门厅前有一方形汉白玉柱,柱底是同一材料的抱玉鼓,门厅两边厢房的门窗均有透雕图案,上有阁楼可远眺观景。宽大的仪厅,是祭祀时供鼓乐队之用的。
堂前有一明亮的天井,这当然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征,“因花接屋,驻日月于壶中;临水成树,辟乾坤于洞中”,可见天井的作用之大。由于宝公祠天井天面开阔,不是那种一线天的井面,所以整个祠堂的采光和通风性能堪称一流,其寓意是取天地之灵气,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祠堂内的建筑用料均为银杏木,门厅内一人抱不过来的银杏木就多达十二根。
宝公祠最大的特点就是古徽州三雕之一的石雕,多采用浮雕、透雕、立体雕等技术手法。大多刻有龙凤鸟兽图案,尤其是查济的石雕柱础,经国家文物专家评价:“体积之大,雕刻之精,可以与故宫媲美。”正是国家文物界权威人士的专业认定和高度评价,查济早在十多年前就与西递宏村一起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古村落。
祠堂大厅的顶梁上方,有大型木浮雕“双狮滚绣球”,一雌一雄两只狮子栩栩如生,但两只狮子中间的那只球有区别,右边那只母狮中间镂空的球上,另雕刻有两只幼狮,可见雕刻之精寓意深刻。
两边的墙壁上,是朱熹手写体的“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忠、孝”两字不在一边,即印证了古语“忠孝不能两全”的意境。祠堂屏风前那首“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的诗句作者,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查绛,其府地门坊就在宝公祠的隔壁。这首诗全面地描述了查济当时的繁华和盛景。
祠堂的后进是寝厅,就是供祖宗牌位的地方。从前厅至寝厅,要跨过一座小桥,这座小桥的构造是仿制北京金水桥的样子建造,祭祀时从中间拾阶而上,由两边而下,可惜的是,栏杆上的石雕在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上面有一阁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内设美人靠。按照古代规矩,祠堂是不准女子进入的,当然就不会有小姐阁楼,这倒让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既然不允许小姐在此出入,又何来美人靠?经打听才知缘由,徽州一向重视读书,早在明朝时期,查济人就依托祠堂建立了完整的“三义制度”,其中就有“义学”这项,即族内子弟免费蒙学,学业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可以获得资助,以至继续完成学业直至中榜登第。据当地老人说,这里的美人靠,就是供当年学业优秀的学生读书之处。来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当年的莘莘学子们在这幽静典雅的环境中,捧着书本学习的情景,耳边还飘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诗意江南有着微风细雨黛瓦白墙,你无需涉水而行,只踱步在轻烟小巷,就可以邂逅一份纯净的美好。我悠然行走在这粉墙黛瓦间,足音跫然的青石板小巷,会让心灵走向遥远。踏着青石板,沿着溪流一路向里探幽,来到了一幢古民居的门前。只见院门虚掩,轻轻地推开门扇,古朴灵性的深深庭院,带着温厚的江南底蕴,不觉让我一阵惊喜。
当我学了几句唐诗宋词,耳边萦绕着昆曲汤显祖的《牡丹亭》,便对江南的庭院有着谜一样的神往,无论是大户人家的高墙朱门围起来的豪宅,还是贫寒之户柴扉篱笆垒砌的小院,都能扯出一串串有头有尾的故事。或缠绵,或悲壮,或凄凉,或温馨。
庭院静静的,一位老人坐在门前一张脱漆的太师椅子上,椅边放有一只四方木凳,凳子上摆有一杯浓淡相宜的菊花茶,还有一个精巧的录音机,正播放着徽剧黄梅戏霸王别姬。韩再芬那优雅的唱腔,使得主人有一种沉醉,正闭目聆听悠然自得,听见院门老朽的“咯吱”一下的开门声,他并没有感到惊讶,只是立刻起身微笑着,让我们随便参观。
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似乎几百年来不染尘世;正对院门的墙头边,两棵银杏树枝繁叶茂,风拂过树梢,树叶婆娑缠绵,仿若绿色的海浪,哗啦啦的荡漾开去。看那树身和高度,这树似有些年成了,果然听主人说,这两棵银杏距今已将近百年的树龄,是他的老祖辈当年栽种的。院内一角的苍柳已经抽出了新芽,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泛出一层新绿,微风轻拂,仿若窈窕淑女婀娜倩影,像是在轻轻撩起垂向额头的那几缕调皮的青丝。偌大的花池里,两棵葡萄树正牵着初生的藤蔓,攀附在主人搭起的架子上;几株贴梗海棠,在花池的角落里兀立,翠绿裙钗般的叶片托着透红的花骨朵,薄纱般的花蕾上宿露犹存,像是羞涩的少女,素颜泛着红晕,翠袖微卷更显凄楚动人,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花池里还栽有牡丹和芍药。查济素有桂花、板栗之乡的美称,似乎家家庭院都习惯栽种丹桂。青墙灰瓦映衬着墙拐处那两株碧绿的桂花树蓬蓬勃勃,更显示出古宅的幽静和典雅。紧靠门扉的左手边,有主人精心培育的盆景:大盆的红杜鹃根桩造型、高洁的昙花、空谷小兰花,还有一盆盆吊兰,郁郁葱葱,可见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只黄鹂鸟在银杏树梢头雀跃,不时传出几声婉转的啼鸣;一只小波斯猫蜷缩在主人的门前,显得悠然而慵懒。
大门由门和罩组成,两边饰有鳌鱼,寓意独占鳌头。这种壁饰,使得本来平整一片的高墙远景,嵌着雕刻细致的门楼近景,形成强烈的疏与密的对比,正像图画大家的手笔“疏能走马,密不透风”那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看门头雕饰,显然这是一幢明代商人家庭,雕刻讲究繁雕细缕,构件精巧细致。
以三间两厢构成,主建筑为两层。正厅前为一照壁,下栽牡丹,照壁上书有朱熹字体“福”字,寓意“福寿双全”“富贵牡丹”之意。门前墙两侧嵌有花砖,同一块花砖上有青白两种颜色。白色如纸,青色似墨,青墨色花纹有的成块,有的似线。纵览整个墙面,或细看某一块花砖,都像是一幅山水画就的抽象画,古朴雅致。可见古人的聪慧和超前意识,把建筑学和美学糅合,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室内中堂的长条几案上,中间摆放有老式古钟,左右各放置立镜和花瓶,取寓意“终生平静”,两边各有厢房紧挨。明朝建筑无论是整体风貌还是构件雕刻,都显古朴拙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柱子与柱础之间有一防潮防腐的木板铺垫。听主人说,明朝建房要缴纳一种高额的契税,这柱础之间的垫板,说明房屋尚未完工,人们用这种方法避开纳税。听后我倒是觉得好笑,今天的偷税漏税,不也是花招各样吗?!
上面有一小姐绣楼,揣着好奇,征得主人同意,每人付两元的维修费,穿过中堂的后壁,蹬着咯吱咯吱的楼梯上到二楼,地面是木地板,虽说木板腐朽破烂,但保存还算完整。正厅有一方形条桌,桌子上摆有笔墨纸砚,还有几本泛黄的线装书,想必是小姐读书写字的书桌。紧靠一排做工细致但已经破败不堪的花格窗户边,有一排脱漆的美人靠,临窗下面是窄小的一方天井,两边是小姐的卧房,床上还叠着老式蓝花印染的被子。梳妆台前有一面立镜,用一块蓝花布覆盖以挡灰尘。看样子还真像是有些年头似的。虽说房屋年代久远,岁月轮回颓废沧桑,但古韵犹存。当我们站在这小姐楼上,像是穿越几百年的时空,想象着小姐在绣楼上的落寞孤寂的人生况味,或许在这小姐绣楼上,曾经也上演过玉面郎君和绝色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觉令人遐思……

查济之美在于它的粉墙黛瓦,三溪蜿蜒清澈长流。风雨斑驳的白墙深院、飞檐翘角的古民居,简约得只能说大方,只用几根线条能勾勒出几百年乃至千年的文化。行走在幽深曲折的青石板巷道,仿佛走进了一幅陈旧古画,携着淡淡的古韵,怀着如水的心境,沉醉!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18.4安徽同学游二
徽式建筑——古香古色,伟大的中国建筑!!!
徽派雕刻--忆千年沧桑探秘西递牌楼
【安徽·黟县】梦游徽州古民居建筑群
皖南民居
古黟南屏,点墨徽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