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枞川老吴|乡村年俗记忆


卖唱的



小时候在农村过年遇到最多的是要饭的、送财神爷的和卖唱的。要饭的大多无一技之长,只能低三下四挨家挨户讨些饭菜、花生、六谷泡子(干玉米粒炒熟的)、切糖等。送财神爷的多用红纸印一沓子财神像,口中吟诵“财神菩萨进门来,又招喜又招财;财神菩萨贴的高,金子银子往家挑;财神菩萨贴的矮,金子银子往家踩;财神菩萨贴在大门口,金子银子用巴斗(盛稻米的工具)……”挨家挨户地送,讨要一些五分、一角二角的银两。那时卖唱的也归要饭的一类,其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趁春节卖唱、说书挣些银两,为“雅讨”。

我们小孩最喜欢的是卖唱的,每当村头听到一两声鼓响,就知道“卖唱”的来了,赶紧起身跑过去观看,其时卖唱的周边已围满听唱的人,老少皆有,以小孩居多。
卖唱的多为远乡人(怕遇见熟人,卖唱之人多远离自己的村庄卖唱),一般背着鼓、敲着锣、打着竹板,偶尔也见操二胡的,挨家挨户唱着讨几个小钱。有一人左手打鼓、右手打竹板、自己唱的;有两人一唱一帮腔的,多为夫妻二人或兄弟二人。二人的多面向门内,主唱者打鼓,帮腔者敲锣,在一阵“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之后,用浓郁的枞阳方言唱道:“大年正月喜洋洋,各位乡亲站两旁……”“他家又到你家来,府上的门儿朝阳开,他家不乏千年宝,你家也有万年财……”“抬头仰望贵府的房,六间瓦房好宽敞……”“左边一棵摇钱树,右边一个聚宝盆哪,嘿呀么咿嗬呀;门前栽有千棵柳哇,嘿呀么咿嗬呀,屋后又有万座山”“喜鹊凤凰同时叫,贵府定出状元郎哪,嘿呀么咿嗬呀……”等等不一而足的吉祥话来。

技艺较高的卖唱的,见什么唱什么,现编现唱。特别是正月初二这天,见有新姑爷上门看节的人家,大多会好好的“敲敲”,口吐芬芳道:“郎才女貌成佳偶,珠联璧合结成双……”“男的好比杨宗宝,女的犹如穆桂英,八两对半斤……”,对“新姑爷”极尽吹捧之能事。只待主人与新姑爷三番五次地递烟和掏出角票来,才笑眯眯地拱手作揖而去。不会唱的,翻来覆去地就那么哼哼几句,主人便早早地丢五分、一角的,挥手让他去赶下一家。我们小孩一般也会跟着到下一家门前。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一字写来一横长,朱洪武出生在凤阳,马氏娘娘成婚配,后来发达做人王;二字写来二条街,刘备当初卖草鞋;张飞杀猪带吊酒,云长推车店中来……”,往往还没听到最后,卖唱的就赶往下一家了,常常听不完整,只好跟着到下一家。

技艺较高的卖唱的,一般文化程度较高,看过一些小说、听过一些故事,俗称“说书的”,能够将其改编成唱词,说出很长很长的一段故事来。那年月读书识字的人不多,能够讲故事的人凤毛麟角。每遇此,赶上傍晚时分,生产队的队长或家庭殷实的人家就将说书的人留下来吃晚饭,晚上给大家说书。卖唱的自然满心欢喜地接受邀请,毕竟晚饭有了着落,同时解决了晚上住宿问题。

吃过晚饭后,“说书的”在户主家“堂心”(堂屋)中间支起了六根细竹杆组成的“鼓架”,左手拿着“鼓槌”,右手拿着“夹板”,在一阵“咚咚呛,咚咚呛”的鼓板声之后,说唱结合,开始唱起:竹板打,响叮咚,各位老少听分明,今天不把旁的说,就表民族女英雄穆桂英……
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凑热闹,“堂心”大人落座,小孩大多站立期间,大人小孩将房子堵得水泄不通,后来的人们只好坐、立于门外。“咚咚呛”的鼓板声烘托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乡村过年气氛来。孩提时代,记忆中的《穆桂英挂帅》《薛仁贵征东》《薛平贵征西》《武松打虎》等故事就是从“说书人”口中得来。

现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很少有人出来卖唱了,一些技术较高的卖唱之人也成艺术家了,卖唱、说书的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几乎已进了历史博物馆。

附录:枞阳卖唱的经典的唱词之一《十字歌》
一字写来一横长,朱洪武出生在凤阳。马氏娘娘成婚配,后来发达子做人王。二字写的两条街,刘备当初卖草鞋。张飞杀猪带吊酒,云长推车店中来。三字写的三层楼,王三小姐抛彩球。彩球抛在平贵手,破瓦窑里出诸侯。四字写的四方齐,刘知远讨饭带杈箕。杈箕插在龙王庙,后来发达子做子皇帝。五字写的把腰弓,井阳冈打虎是武松。三拳打死花斑虎,千古留名到如今。六字写的三点一横长,把守三关杨六郎。冲锋杀敌是焦赞,巡更放哨是孟良。七字写的把脚跷,神机妙算孔明高。火烧赤壁连环计,烧得曹操把命逃。八字写的两边排,三伯访友祝英台。杭州攻书三年整,没有识破女裙衩。九字写的挂金钩,杨广皇帝游扬州。一心要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十字写的四方通,瞒天过海去征东。应梦贤臣薛仁贵,金沙江畔救太宗。


 拜 年 



年初二,老家那边和大部分国人一样,是大人拖家带口出门拜年看节的日子。成家之后的人要带着孩子给家公家婆(土话,指外公、外婆)拜年,给相关长辈拜年,新订婚的新姑爷需要给老丈人拜年,还有姐妹兄弟之间互相拜年。

年初二一早,一家人早早吃过早饭,就吆喝孩子穿上新衣、新鞋,挎上腰篮,步行出门,孩子很小的就靠父母亲怀里抱着、背上驮着,再大一点的孩子就要自己下地走了。我的外婆家在后湖许庄,距离我家大约七八里地,我小时候头天晚上知道第二天要去外公外婆家就兴奋的睡不着觉,开始走的时候蹦跳不断,走到后面就走不动了,走三步歇两步,心里老是嘀咕怎么还没到呀。那年月乡下基本上都是羊肠小道,到哪里去都是靠两条腿,小孩单独走还容易迷路,有一年我姐带我一起去外婆家就迷了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有自行车,但路依然还是田埂路,骑车的技艺有高有低,偶尔能见到一家人骑着自行车骑到田沟里的情景。不比现在交通便利,出门都是开着车。遇到下雨天,田间地头的路泥泞不堪,大人就犯愁了,家里没有那么多雨具同时出门使用,一般家庭基本上只有大人才购买胶鞋,胶靴更是后来陆续才有的。每遇此父母亲只得忍疼割爱,带小的孩子或者男孩去,其他孩子失望至极,呼天喊地的哭着也要去,有时遇到性格倔强的孩子父辈只好使用暴力了。
拜年的礼物是腊月里提前备好的,带的礼物多为一二斤红糖、两条方片糕、二斤半猪肉(俗称礼刀子,也有二斤的)、两衹挂面(以前的面都是手工制作的,两衹大约三四斤)。新姑爷拜年的礼物就多了,一般要用稻箩(一种竹子做成的用来盛放稻谷的容器)挑,老丈人家的近远亲各自都要送上一份礼物。增加带白酒作为礼物差不多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了,起先是带一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才改为两瓶。之前老家那边农村基本上过年过节都是在街上打红薯片酿的散酒(那时百货公司以酒量子量酒,一量子一斤),在我参加工作前后的几年,父亲每年春节还从街上打回十斤或二十斤散酒回来的,酒也是稻谷酿的粮食酒了。现在拜年看节糖、挂面、肉逐渐地退出拜年礼物系列了,主要礼物有烟、酒、牛奶或奶粉、桂圆、大礼包等等,遇到老人或未见过面的小孩还要准备红包,看节负担不比以前轻。说到礼物,各地差异性较大,有一年我在阜阳过春节,去一个朋友家拜年带两瓶酒,事后才知道那边春节去拜年的话一般都要带一整箱子酒的。

看完节回家的时候,外婆是要回箩至少一条方片糕的,寄托着“高来高去”的寓意,直到现在农村看节方片糕一直还是必备礼品之一。我们小孩大多是不太愿意这么快就回去的,因为每天能见到大人们推杯换盏兴高采烈的情景,我们小孩也成了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的掌上明珠,天天有好吃好喝的,表兄弟姐妹之间能长时间一起玩耍,还结识了三五不等的新的小伙伴,更少了被父母亲打骂。孩子的欢笑声在回家的路上便戛然而止。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湖南有个地方如此为新生儿庆生
正月初二,牢记“1不吃、2不洗、3不说”的忌讳,虎年顺利安康
患者传抄的治疗腰腿痛泡洒方(一)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406节;迅读网手机版
80后乡村记忆之21:走人户
儿时的春节(下)|柴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