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品读|竹之韵

枞阳电视台主播:杨珺

文:清风明月|诵:杨珺


“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竹子本来枝叶分明,疏淡有致就好,何必要重叠在一起呢?竹子,在文人眼中一直是有君子风仪的,文质彬彬、谦谦之态,不攀附,不逢迎,保持本真便是最好。郑板桥的《题画竹》几句妙语,便巧妙地勾勒出竹子的简约意境,展现其清新优雅的风韵、清净与脱俗。

小时候,因父母工作需要,我们举家从城里迁往皖西山区。我家后面是长满青青翠竹的山。冬天的清晨,竹子隐在淡雾中,静谧而美妙,从林间隐约传来的读书声和着清冽新鲜的空气,使人仿若置身仙境。那童话般的感觉,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如今,要想欣赏竹的风姿,只能去离家稍远的植物园。在那片小小的观赏竹林中,听着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闻着竹的清香,真切体会杜甫诗中“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的竹之雅韵。

古来文人墨客皆咏竹,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和苏东坡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都表达了对竹的深深喜爱。

而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为代表的七位名士,更是以竹林为背景,成为魏末晋初的时代精神,他们蔑视礼法、崇尚自然、率性而为,有着魏晋鲜明的个性与特征。代表了一种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精神,很好的弥补了儒家的短板。

然而,谈及爱竹成癖的人物,郑板桥不可不提。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他,爱竹至深。

在他看来,竹是绝佳的创作意象,承载着他的思想和情怀。他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竹子,隐晦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他为民不计得失、甘守清贫的精神。而“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更散发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韵味。

竹韵的美妙感觉,不仅在诗词画作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体现。那些清淡简约的咏竹诗句,读来意境深幽,带着淡然素简之禅意。即便现在身处闹市,也可在青青竹林中遐思,沉醉于竹子带来的恬适与宁静。

竹韵悠然,是竹自然而成的怡然与静雅。在竹林中,感受着翠竹幽思,一份淡淡的诗情在心头荡漾,使人心旷神怡。在幽篁深处,风中竹舞,月下晨间,竹影婆娑,尽显竹韵之境界。

竹,有着独特的气节风姿,是君子的象征。从古至今,竹子以其清新脱俗的气质,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咏叹。它们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为了诗画之源,也让我们在喧嚣世界中找到一份清幽之地,领略生活的美好与做人的真谛。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韵,竹性,竹品
琦君:问竹
耄耋老人加州游2021-21 咏竹 美丽的竹林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朝 萨都剌《道遇赞善庵》
竹林
诗人的“恩怨情仇”:即使道路坎坷,有趣的灵魂总会相遇和怀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