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乡记忆|金家大屋怀古(外一篇:尚武)

实拍:金家大屋现状

按正宗的文章标准看,这是个名不副实的题目。之所以还要这样写,除了想以此唬人外,作者我,当然有自己的考量!考量,怎么样?用上这个词,是不是就时尚得多?

回到题目。我的历史认知很浅。以为,过去的,就是历史的。历史的,就算古老的。尽管昨天比今天只早了一天,这一天,也是老。如果不算老,起码可以算旧。旧,也有古旧一说。这样,与古就沾边了。我的历史意识很强。当下,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间物事的生息、消长,是以时分计的。当我记下某些已经或者正在消亡的物事,指不定真的替历史留下点什么。虽不能挤进教科书,间或为儿孙留一点根的坐标。

于是,以怀古为题,便坦然了。若您不能坦然,问题不大。您把“古”字当“旧”字读,即然也。

大屋前的水桦,虽只有五十余年,却也如此沧桑

金家大屋,离我家,只隔了一个罗塘冲。直线距离三五百米,站在金家大屋山岗上,或者站在我们家后头,喊一嗓子,互相都可以听见的。我们儿时恶作剧的时候,就和金家大屋的孩子们对骂。

骂归骂矣,但掩饰不了我们对金家大屋的羡慕。首先,是对那深宅大院。儿时放牛,骑牛经过金家大屋的围墙,一人多高的墙头,有尺把厚。我们家祖院的土坯墙与其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那墙上,长满爬墙虎,稍有露出的地方苍苔厚覆,愈发的显其古老和悠远。有这样的围墙,可以想象里面的房子了。近年,据有识之士考证,中共湖东县初创时,金家大屋是最早的县委和县政府的办公地。真的很遗憾,县府若不是一迁(汤沟)再迁(枞阳),金家大屋最终成为县委县府的话,笔架山接城山,越过焦岭,连上古阴安(同安)县城(衙),金家大屋的历史,必定更加厚重起来。

当年灯火辉煌的大厅,坍塌得只剩下这点了

我对金家大屋的屋子,其认识是感性的。除了放牛经过时,在牛背上翘首以望外,是有深入接触的。一九六八年的时候,全国时兴样板戏。西岩片不知在谁的倡导下,要排演《智取威虎山》。入冬时,瞬间,一群热血青年男女,聚到金家大屋的堂屋内,进夹皮沟、穿林海、闯威虎山,夜夜高歌,人人操枪弄棒。一盏雪亮的汽灯悬在大堂的正梁上,人影绰绰,弄得我们每夜都去看热闹的小屁孩儿们,看得热血沸腾,回家的路上,经典台词,连着串的往外蹦。尤其是座山雕和杨子荣的黑话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唱戏,是要有演员的。好像有个浮山中学的梅老师,不知他是金家大屋谁家的女婿,被请来教唱戏。当年,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导演!我看过他教杨子荣打虎,就地一滚,然后侧身半跪,扬手连开三枪,老虎应声倒地。梅老师的滚翻动作,潇洒极了。而杨子荣却老学不像。看得我们乐坏了。演杨子荣的,是我们本家叔叔,叫海潮。他挥手的动作十分经典。他的手掌永远伸不直,作半握状。看他唱戏的人,都说他把手窝着,像打土墼刮泥!少剑波是金家大屋人,叫泽高。他的扮相很好,唱腔略欠。人们都说,他要是与杨子荣换换就好了。不知梅导为何坚持不换。小炉匠栾平,是中学毕业的学生,也姓金,但不是金家大屋的人,叫时友,他演得最出彩。一出场,就走到台前的正中央,转过身,把屁股扭三扭,将看的人逗得前仰后合。有人说演员把背对着观众,还扭屁股,既不尊重观众,也与样板戏的规定相悖。但是,架不住看戏的人喜欢,后来也就任由他扭了。

我站在金家大屋仅存的,墙倒梁塌的堂屋前,想象着当年这里笑语喧哗、唱腔绕梁的景象。眼前幻化着智取威虎山的帧帧画面,却回不到从前了。听说,海潮、泽高、时友早就作古了!成语说,物是人非。其实,物也不是,人早升仙而飞了。

金家大屋,不仅是大屋子让人羡慕。据说最值得骄傲的是人!首推金寿民,是晚清、民国的知名人物,与吴汝纶、吴樾都有很深的交往和故事,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的家学私塾先生。曾被慈禧判为诛其全家。后因妻教授日本外交官的女儿绘画,走外国人的后门转圜而脱祸。

我生也晚,这些历史故事只能是听说而已。但金家大屋,确有几位人物给我留下些许印象。他们是金四少爷、小贵生和六少奶奶。若按年龄计,该称他们是爷爷和奶奶。但似与我们没有亲戚关系,理不清辈份。村里人都这么称呼他们。

金四少爷,是个清清秀秀的老头。高挑的个子,很是单薄。常见他穿着只有干部才穿的中山装上衣,提着一个小竹篾箩上街,路过我的家门口。早先,他住城里儿子家,文革开始后,据说成份问题,怕连累儿子,回到乡下。好像有人说他的儿子是在上海开大飞机的。本来,金家大屋解放前就是发达的庄子,外出“做事”的很多,有钱人家也不少,土改后,定高成份的自然就多。他能被人叫“金四少爷”,当然在专政行列。巧的是,他居然能被红卫兵抓了个现行!罪证是他在贴有领袖像的木板后面,恶毒的刻了一个“销”字。批斗他的时候,细细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写有“现行反革命”的大牌子,两手举着背面刻着销字的领袖。清亮的鼻涕流到嘴边。四少爷在被批后,检讨说:我哪敢反对毛主席呀!我是想主席像贴墙壁上不牢,贴木板上,挂起来更好。这板原来是“供销社”的牌子嘛,两头都朽了,我只好用中间嘛!阶级斗争观念极强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才不会相信他的鬼话呢!

小贵生,据说是他的小号。人很和气。似乎对我很好。尽管见面不多,只要见到,就会夸我。“这伢聪明……”就连“这伢眼睛亮……”都是夸奖词。听村里人说,他是我爷爷的学生,很笨,常挨老先生打。而我对他印象极深的恰恰是他的文化。那也是在批判大会上,有他同生产队的青年控诉他污蔑伟大领袖,把伟大领袖比作是山羊!接下来,就是震天的打倒口号,红卫兵用两根“千钧棒”,以十字架形在其背后交叉,架飞机,反撬两臂。批判会的间隙,他缩在一个角落里,托着一只被撬脱臼的胳膊流泪。絮絮叨叨的说:“我不是说毛主席是吃草的山羊,是比成秦朝的shangyang呀!”和他一起接受批判的还有一个保长,也是他的同学,恶狠狠地说:“狗日的,哪个叫你乱掉书袋?自找的!”当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拿山羊说事,也不知道掉书袋为何物。到了批儒评法时,我才恍然大悟:小贵生说的确实不是山羊,而是商鞅!枞阳话没有后鼻音,真是坑人不浅啦!

六少奶奶,我从未和她说过话,也没听到她讲过话。只常见她挽着一个小丝篾箩,上街,从我家门口过。去时常提一些鸡蛋去,换一些洋油、盐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回,一双解放脚不紧不慢的走着。八十年代后,听说她成了传道和布道者,我们这方圆几十里的基督教,都是经她传播而恢复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她是上帝福音的传播者。前些年,我见有成帮的妇女去做礼拜,好奇的问,才知她传播福音发展基督教的事迹。打听她的情况,人们说上帝召她走了。

野树杂草间的老屋,摇摇欲坠

在如烟似雾的往事浸润中,我走进摇摇欲坠的金家大屋的中堂屋。四面透风,房顶缺瓦,梁架倾斜,野草杂树盈院。还好,雕花的柱础和立柱尚在,支撑着曾经辉煌的金家大屋。

曾经的师生,还记得黑板前的欢声笑语么

忽然间,在西壁上,我看到一方用水泥抹在墙上的黑板。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岩片金家大屋小学!据说,七十年代中期,这里办过一到四年级的小学。我有三四位同学都在这里执教过。记得有位叔叔辈的同学,小名叫二八,是最好的老师。可惜,他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第三胎,被解除民办教师职务回家了。后来,在艰苦的劳作中,罹患绝症撒手西去了。

我蹲下身子,抚摸着雕花的柱础想:石头若有记忆,它会讲述许多许多金家大屋的故事的。希望这个柱础长久地留在这里,守候着这些过往的物事。

后记:绕金家大屋一周,后又穿堂入室。偌大的一个村庄,竟未遇见一个人,甚至狗吠。我坐在老大屋的门前,一棵老枫杨树根上,良久、良久。

外一篇:

尚 武

——汉画像石拾零

(乱弹艺术的流与变)

尚武,则威,则安,则富可保,则乐可享。

穿越历史长廊,则有如是观。

蹶张。

都知弩比弓强。多强?此蹶张图乃作生动诠释。曲身,口衔矢,弩跓地,足蹬,手拽,目睁而圆而突,须发皆张,立如针如刺。如此,弩方半张。有此士,持此弩,屯兵戍边,何惧强梁?

走狗。

非骂人,述其状也。古人,奔即跑即走。譬如“走马观花”。若以现代语:跑马看花,岂非亵语?

此乃围猎图局部。二犬竞逐,疾走如风,极尽动感。

返观时下人拥狗,呼儿喊宝,孔武与奢靡,高下立见。

盘羊。

羊乃吉祥之物。乃安详、和平、美好之喻。秦汉时即如是。

此等吉祥之物,其壮硕,其肃穆,其盘角,其凝视……有几分王者之态,而无半厘羸弱之容。

瑶池。

享瑶池之乐,则人、神之共愿。此等境界,皆期履之。

有趣的是,西王母,亲手操琴,多才多艺也。

细观,九尾狐,乃羽状尾,非尾有九条。后人绘《山海经》,想过有此狐否?

玉兔捣药,寻常故事。而身后有金蟾,当作何解?汉时,至少民间认为:兔即兔,蟾是蟾。它们都是月宫客,而非二者合一。

何时玉兔、金蟾合二而一?

汉画像石长廊,临水,碧叶满池。一派祥和。映大汉富国强兵之遗韵。

小贴士

汉画像石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两汉文化乃至中华文明最生动的图像见证。江苏徐州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汉画像石的集中出土地。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陈列、征集、研究汉画像石专题性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1400余块。安徽淮北也是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王志怀,笔名西岩,会宫毕山人

会宫中学首届高中毕业。

一九七六年入伍,从军三十年

后转业地方工作,今已退休

业余以写一点闲适文字为乐趣。

自言:写博(作)如同散步,

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闲杂文字,偶见少数军内外报刊

敬请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文乡枞阳

往期精彩

文乡记忆|逛会宫街,我的时光旅行

文乡记忆|九岁那年的一只乌龟

文乡写真|走进洼里即终南

小说|老家,老家

小说|父亲

云岩闲草|芋片粥

云岩闲草|一种消失的手艺——鎅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永远的“杨子荣” 童祥苓 您知道他唱的是哪一段吗?
有人说他是童祥苓之后最好的杨子荣,您觉得呢?
杨子荣
京华杂咏(52):南乡子 海棠花开
杜家小少爷
1946年,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带着自己妻妾,留下了这一张合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