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六)

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六)

作者:王乐群

本篇为你介绍“吴应宾墓”和“吴令仪墓”。
吴应宾墓,又称“吴太史墓”。位于浮山风景名胜区东麓金谷岩脚下东南约500米处,属浮山村。墓地坐西北朝东南, 背靠抱龙(峰)首,坟冢居“龙”足间,前临清水池(有龙兴云雨之寓意)。现占地面积约11平方米。原坟冢已夷为平地,具体形制不明,墓碑不存, 块石叠砌的墓圹隐约可见, 墓前残留石质望柱一对。
据文献记载、询访知情者和实地调查,初步确认为吴应宾墓。墓地本体和周边杂草丛生,保存现状较差。
吴令仪墓,位于浮渡村中心组、老墓山北面,西北距方以智(吴令仪儿子)墓地约300米左右。墓地坐南朝北,由墓圹、拜台、墓冢、墓碑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6.4平方米。

墓地早年被盗,原貌已改变。冢后有墓碑一通,白石质,高1.08米,宽0.6米,厚0.12米。正中竖刻正楷双钩:“明诰封宜人赠恭人方母吴太君之墓。”右侧阴刻:“崇祯拾陆岁次癸未季冬月吉旦。工部司务愚弟吴道新题。”左侧阴刻:“翰林院检讨、邑庠生男以智、其义。孙中履、中德、中通、中发立石。”皆竖书正楷。墓碑上端、左、右边细线阴刻凤鸟、祥云图案。

调查者说

墓主吴应宾生平与业绩,请见文乡枞阳公众号于2020年4月17日推出的“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六)”
墓主吴令仪(1593—1622),字棣倩。吴应宾仲女。方孔炤妻。方以智母亲。女诗人、画家。

吴令仪“性颖幽闲”,“积习风教”,苦学不倦。嫁给方孔炤后,治家有节,“相夫教子”,“具有仪法”。“随宦闽蜀,辅佐清政”。又“师事方仲贤,解禅偈,工诗词,人称诗翰甚美”。方孔炤曰:“吴宜人亦解禅偈,亦诵悟真。喜摹钟卫,句勒长短,克称馈职,而不妨彤管。”方孟式有语:“吴宜人……吾弟淑配也。美善于归,宜室宜家,名香闺秀,善事公姑,曲得欢心,克相夫子,以永令誉。至诗字琴画、刺绣酒浆,出其余力,种种精绝。”

吴令仪墓碑为吴道新于崇祯十六年(1644)题。吴道新生平与业绩,请见文乡枞阳公众号于2020年5月19日推出的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三)。”
“立石”者方其义(1619—1649),字直子,一作职之,号次公。吴令仪次子,方以智弟弟。桐城桂林方氏十四世(中一房)。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武术家。方其义生平与业绩详见文乡枞阳公众号于2019年1月31日推出的枞阳文史 | 方以智弟弟方其义:博洽多艺,文武双全
方其义“博洽多艺,无所不工”。为诗为文“不假思索,即席数十韵援笔立就”。钱澄之“见其(方其义)作书,观者环压,君(方其义)依诸于秃袖县肘,运笔如飞,人谓君肘故有千斤力”,“观此(情景),足想见古人上马杀贼、下马草露布之气概也”。“由是,方次公书冠于江左,吾乡称善书者皆不及也”。

方其义生性“好侠”,武艺高超,“力能挽五百斤弓,连发皆中的”,“能踏壁直上,倒挂梁拱间,或腾身上屋,屋瓦无声。展两臂,使众人屈伸之不得……聚瓦砾镞砺指爪,或摩戛石壁上,令粗重若县锤然”,俨然是一位武林高侠。“崇祯戊寅,从中丞(方孔炤)抚楚,亲督将士杀贼,八战八捷,群贼骇退,竟指方公子为前锋。盖自嘉隆以来,江北读书经世之才,未有如(方)其义者也。”

“立石”者方中履(1638—1688),字素伯,号小愚,一号合山。吴令仪孙。方以智三子。桐城桂林方氏十五世(中一房)。文学家、藏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
方中履终身不仕,隐居家乡,以事亲读书为己任。徐乾学称:“(方)素伯上自六经诸史,下逮稗乘文字笺疏,无不搜究。”张英有语赞云:“方子合山为密之先生少子,沉酣于六经诸史百家之书,寝食沐浴其中者三十余年,于天文、历数、律吕之精奥,经史之源流异同,疆域之沿革,郊丘庙祀之分合,文物制度之损益,旁及于字学、算术、医药、方术之说,靡不殚究。”著有《古今释疑》《汗青阁文集》《汗青阁诗集》《理学正训》《学道篇》。
“立石”者方中德(1632—1716),原名将,字田伯,号依岩。吴令仪孙。方以智长子。桐城桂林方氏十五世(中一房)。文学家、经史学家、哲学家。
方中德淡泊明志,终身不仕,“宗人以经史质者,尤乐于讲问”;研易论经工于经史,诗古文词颇有风采;年八十犹读书、治学、著述不辍,终成“遗民学者”。著《古事比》《易爻拟论》《性理指归》《经学撮钞》等。吴孟复评价“奇书”《古事比》时说:“博采旁搜,去芜取液,连类比附,融会贯通。……钩玄提要,取精用宏,而文理察密,浑若铸成”,具有重要的史学、文学辑佚校勘等方面的价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典故辞典”。
“立石”者方中通(1634—1698),原名中,字位伯,法名兴磬。吴令仪孙,方以智次子。桐城桂林方氏十五世(中一房)。著名学者、数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教育家。著有《数度衍》、《音韵切衍》、《篆隶辨从》、《易经深浅说》、《学宗续编》。
《数度衍》,是方中通对诸多的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和西洋历算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之后,编纂的一部汇通中西、以问题形式编写的数学著作,综合介绍了当时所能看到的传入中国的西算和中国传统的数学知识以及重要研究成果,有许多在数学上的卓见,在当时来说,具有先进性,曾一度被称为“数学方面的百科全书”。方中通是中国数学史上论述约瑟夫斯问题、对数、“0”的乘法运算法则和微积分思想的“第一人”,为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推广、传播西方先进的数学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立石”者方中发(1639—1721),原名中泰,字有怀、辅伯,号遯叟、鹿湖。吴令仪孙,方其义子。桐城桂林方氏十五世(中一房)。文学家、校刊家、书画家。

方中发成人后,由县学生入国子监,考授州同知,不到三十岁即无意仕进,隐居白鹿山庄,五十年不入城市。其书画作品在当时已受到人们的喜爱,“真草书及画,寸缣尺幅,世争宝之”。平生嗜古,工诗好文,著有《白鹿山房诗文集》《栖璧堂文稿》《杜诗评注》。

调查者  枞阳县文物管理所

           枞阳县博物馆

摄影:吴得华 胡硕平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王乐群 文博研究员

就职于枞阳县博物馆

推荐阅读:

走近青山|【许书生】庚子年初夏重游石屋寺

枞阳文史|青山何氏太史第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何氏家庙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三)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四)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五)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七)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六)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五)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四)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三)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九)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八)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七)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六)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五)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四)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三)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凤仪、长沙、铁铜篇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老 洲 篇(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老 洲 篇(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陈瑶湖篇(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陈瑶湖篇(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金社篇(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金社篇(二)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金社篇(三)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汤沟篇(一)

枞阳文物∣田野调查手记:汤沟篇(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餐三个字,午餐三个字,晚餐三个字
家里有这3种响声,是全家人的福气
人民日报:2022年下半场,让你变好的9个建议
身处低谷,最能看清人心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罪与罚》最深刻的5句话,道尽人性,句句扎心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