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乡随谈 | 陌看造化懒家篱

大暑风醒面,漏天雨凉身。
早起,骑行西过桐枞公路,侧目可见被水淹的菜地,枯死的玉米秸秆一棵棵兀自立在墨绿色的水中,带须的玉米穗已干缩成瘪壳。庆幸,秸秆上的水线渍迹,又下延了几厘米,由此可知连城湖的水位一直在缓慢下降。
高处的田地原本没有受过洪水的侵扰,栽插的禾稻,绿意葳蕤、葱茏胜春。
跃上一道斜坡,不经意地向左一瞥,似是看到了花儿朵朵,一时兴起停下车,想看个究竟。


原来,继光村部前的大塘埂下,不知谁家的田垄上,间或地、呈折尺型分布着数十株的懒家篱,不定睛看,骑车很容易忽略掉隐于行道树外的这别样风景。
每株懒家篱上都四散地开放着喇叭口向上的小花,花朵瓣单、色粉,花心处的花蕊伸出了一抹绛红,有点近乎妖娆,它当真是要刻意点缀这个本应热烈但确实有点落寞的长夏?
印象里,懒家篱它长在田间野地,汲天地之精华,自由舒展,安静而不张扬,它的花朝开暮合,因之被喻指为一日花。现在并不常见,今天爬坡慢行时才见着这些生灵。

在这个绿肥红瘦的少花季节,在这久雨侵扰的热辣长夏,在这洪水退后的一片荒芜里,瞥一眼懒家篱那缀满枝的树树醒目,看着那般适意的漂亮张扬,你的心情定会愉悦起来。

不多年前才知道懒家篱的大名叫木槿,还知道木槿并非我常见的小家碧玉模样,它的花有单瓣、复瓣、重瓣之分,花色有紫、白、粉红等多种,花能食用,与种子一样可入药。木槿花在马来西亚、韩国更是被奉为“国花”。
但在我的心里还是很适意地叫作懒家篱,家,本地方言读音为ge,也代表作农家的意思吧,中国本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篱,自是篱笆的意思。那懒字又作何解呢?我不太懂,只好臆测。懒应是其字义的反用,由于懒家篱的树干、枝条极有韧性,随意弯曲、编制皆可,人们在地垄田畔,特别是菜园的四周着意地栽植、扦插一些枝条,尽管是随随便便地插进泥土,由于它的生命力特别旺盛,不劳过问,插下去的枝条总会生根发芽,久而久之就成为灌木屏障,从而,使生的本能达到了极致的程度。


由此我便想到了杨万里的那首《田家乐》来:“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对呀,懒家篱与谷场原是标配。
说起稻穗堆谷场,不就是当下的季节么。如今,稻穗堆谷场的繁盛景象已无处可寻,它只存于我少年的案记里。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炎热的暑假,既没有作业负担,又不能干农活挣工分的少年们,全然没有斗室之限,亦未受任何的科律约束,一群人像尚未栓鼻子的小黄牛那样无所事事、诸般好奇,整日里四散游荡,除了偶尔在涧沟里戏水摸鱼,大部分的时光都在稻床上(生产队谷场)打发了。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我们既不懂那样的情致,也不接受那样的悠闲。夏日里,消夏的最佳处就是稻床,那里有太多的地方可以用来躲猫,太多的矮树上落着蜻蜓,任你蹑手蹑脚地去捉。对于捉蜻蜓我比较失败,尽管也学着人家样屏住呼吸,待拇指与食指成捏合之势时,蜻蜓就已倏地飞走了,看到别人手上大把的蜻蜓,我只有羡慕的份,后来从家里拿来竹扒子,缠上一层又一层的蜘蛛网,以此来粘蜻蜓,正可谓是手到擒来。
蜻蜓再捉的多,也有玩厌的时候,最终还是被我们扔掉了,毕竟它吃不得。


在稻床上,最快意的便是打战,这里既有场地之开阔,又有高低错落的草垛用来隐蔽。说到打战,当年的少年们不知怎么的就约定俗成戴伪装帽子,大概是特别崇拜电影里解放军侦查员的缘故,觉得戴上柳编圆圈的枝条帽子,那样的装扮是天底下最帅、最酷的男神模样。
春天里,我们折下柔软的柳枝编成一圈柳环,戴在头上;夏天最可心的材料当属懒家篱了。
虽说折枝懒家篱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但须穿过枞桐公路,因为这条路将菜园和谷场隔为一西一东的不同所在。

三五家共有的菜园呈半圆状,弧形处都是陡坎,直径是公路外缘,由一道篱笆墙组成。篱笆上的懒家篱似乎属于集体共有,我见过手巧的黄五周,砍下木质化的枝条削掉表皮用来加固竹篮口、畚箕口;还见过在谷场上劳作的大人教训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纵身一跃就撇来一根懒家篱,反抽那孩子的小腿肚上,那孩子捂着小腿变成矮矬子一会就没了身影。也见过那用牛的“卡扭子”,身上披着老布做的大手巾,右肩扛着一架犁,右手抓紧牛绳,左手竟不忘取一枝懒家篱做策牛的鞭子 
每每我们戴着懒家篱战帽学着解放军打战时,基本都是下午时分。一次正当我们上蹿下跳时,生产队长老黄吼道:“小伢子到一边去,稻把来了。”
我们急忙停下战斗,退靠到稻床沿的条石旁,百无聊赖地爬上石条,看着挑稻把的人扔下矛(miao)担尖上的两捆稻把,驮着两头尖的矛担再去稻田挑下一担。

稻把一担担在增加,看见稻把,大家由衷地兴奋起来,因为没有什么比吃饭是最令人愉悦和向往的事了,日常里,殷实的人家,也只可能初一、十五的中午吃上饭,若加上友邻之间的互赠,一个月能吃上四五次饭,足以算作炫耀的谈资。
稻把挑罢,我们非常有耐心地看着大人们用“侃稻棍”侃稻,侃下来的都是特别饱满的籽粒,人们俗称为稻头子,生产队不会把这么好的稻完公粮。
看着、看着,少年们全都取下了头上的战帽,一个个拿在手上,有人把帽上的懒家篱花一朵朵摘下扔掉,只有“小懒鬼”例外,他将战帽上的懒家篱花信手摘下,揉一揉全塞进嘴里吃了下去,旁边的“歪头”惊吓得大呼小叫起来,可稻床上忙碌的大人们对此一点反应都没有。
好花堪折何须折,并非少年恶情怀。随意地攀折美丽的花朵,随口地吞噬虹霓色彩,是因为生活没有给这些顽劣们营造爱美的心境。
大抵是“小懒鬼”太饿了才有意识地吃下懒家篱花,大抵是懒家篱花真的可以食用,不然次日“小懒鬼”怎会又毫发无损地加入到我们的战斗序列?


接下来一段时间,稻床上要么码放着粗腰、圆底、尖顶的稻把堆、要么是妇女赶着三四头牛拉着石磙轧稻草、要么是保管员“小老爷”拿把木锨晒稻子……
这样一来我们的战斗场地便会受限,但每个人心里都特别开心,因为家家都分了新稻子,家家都有新米饭吃了。况且我们可以换着花样玩,照样戴着懒家篱帽子,或是在草棚里拣石子挖窝,或是树上捉蟑鹰(蝉),比较它们的嗓门大小,碰到哑巴蟑鹰,直接摔到地上。


随着年龄的渐大,玩伴们梯次退伍加入到劳作的行业。随着时空的演进,生产队稻床在逐渐变小,反过来,各家的谷仓在悄悄变大,初一十五邻舍间互送大碗饭的习惯悄然变成了吃请。
远去了,“小懒鬼”吃懒家篱花的时光,一同远去了的是稻床对过菜园的懒家篱,它随着枞桐公路的拓宽而一次性彻底消失。有着倔强生命力的懒家篱,你代表着历经苦难而愈发坚强的农民性格,念旧、重情重义,你生在田间地头,就属于落地的风景,成了农户的帮手,自甘平凡朴实,花开三伏,妆美田园,无艾无怨
看着塘埂底下的懒家篱,我驻足留恋感慨良多,少年的一些欢乐时光和艰辛生活都留在老家懒家篱对过的稻床上。


现在,我们在田野里很少能见到懒家篱,它多作为园林景观,树种得到改良,登上了大雅之堂。其实,它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新时代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切实需要。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张兴周  笔名心之舟。男,1964年出生,粮食系统下岗职工。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偶有散文、诗歌发表于公众号。

往期回顾

月明春江|【方言配音】乡村图卷 · 六月

家乡美|雨坛车富岛游记

其林中学|母校,我的最美遇见

文乡采风|从岱鳌山发脉

文乡记忆|我与外祖父

兰陵美酒郁金香
文乡随谈|清明的“枪山”之路

文乡随谈|知否,知否,机会成本低开高走

文乡随谈|樱花糯可否等来天青色

文乡随谈|“秦沐”的小欢喜

文乡随谈|于无色处见繁花

文乡记忆|最后的“秋征”

文乡随谈|饮食追时尚 稻米塑长腰

文乡记忆|难忘项铺韭菜香

文乡随谈|风回婆娑舞“红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陌上枳 | 王俊
朋友剪下来的木槿枝条一插一个活,不用一年就开出艳丽的大花
木槿花
王药师带你认草药——木槿
乡野之花(珍藏版)
徐宜业丨故乡的木槿篱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