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品读|【许芳林】儿时的年味

配乐诵读:唐吉谦

(枞阳电视台 主播)

儿 时 的 年 味

作者:许芳林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小时候在义津过年,我睡梦里都笑醒了。那时候的年,太有味道了!
小时候过年,有大肉吃,有新衣穿;还有那种忙忙碌碌的气氛,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期盼;更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说才能做的那些事……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义津,只要一进腊月,就有了年的味道。每当此时,我和小伙伴们个个像打了“鸡血”,兴奋不已,掰着指头算日子,日思夜想,晚上睡觉都很不踏实,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大年三十。


那时作兴腊月初八办喜事,义津有句民谣:“腊八日子好,大姑变大嫂”。腊八这天,会看到很多迎亲、送亲的队伍,抬着花轿,挑着大红棉被和箱子、盆桶之类,浩浩荡荡,喜气洋洋。一路上,要不时撒点小糖果,说些客气话,不然是无法通过的,土块、小石头会纷飞而来,砸得他们满头鼓包。
临近年关,大人也好,小孩也罢,都像换了个人似的,春光满面,喜笑颜开,见面都格外客气,一下子文明礼貌了很多。过年不能争吵,不能生气,不能断送了来年的财气和希望。


腊月的日子过得特别快。月初就要腌鱼腌肉,制办腊货。母亲的事多着呢,洗衣浆衫,除尘扫垢,做衣做鞋。那厚厚的千层底布鞋由母亲一针一线精心制作而成,穿在脚上特别舒服暖和。吃的更是五花八门,浸糯米,磨元宵,打豆腐,这些是计划内的事;还有打山芋角、炸小杂、炒花生、炒玉米泡,这些是小孩子家最盼望的零食;更高级一点的,那就是打花生糖、芝麻糖了……还有一样东西,现在已有好多年没见过了,就是“欢团”:
用冻米和糖稀做成,圆圆的,点上红绿,烘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又好吃又好看!

主妇们相互交换着信息:我家过年准备把猪杀了,卖掉一点,剩下的腌一些,再就是过年要吃的肉了;我家今年准备称几斤肉,杀两只鸡,也够了;我家还有两只老鹅;我家做点豆腐;我家磨点元宵;我家搞点春卷……为了年,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腊月里,义津满街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来义津置办年货。商家早就做足了准备,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他们深知:腊月,才是一年生意的关键,此刻不抓紧,更待何时?
街上人越多,孩子们就越兴奋。小伙伴们在人缝里钻来钻去,比着看谁最会钻、动作最利索,汗流浃背,乐此不疲。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这天父亲也关门歇业。母亲头天就把家里的一只大花公鸡杀了,好在三十晚上祭祖,当然还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父亲则忙着买红纸,买门庆。买红纸是让我练手,写门对,刚开始写的字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框架”始终拿不一。后来逐渐有点像模像样了。看着自己写的门对贴在大门上,我有点悠然自得,父亲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记得父亲那时总是跑前跑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但有一件事,始终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擦“灯罩”了。
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煤油凭票供应,我家隔壁就是供销社,可以“走后门”多弄点煤油票,所以我家的台灯不愁灯油。


父亲擦灯罩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先用嘴向灯罩内侧吹几口气,形成雾状,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暗暗用力,反复擦拭,然后再吹再擦,直到把灯罩擦得一尘不染,晶莹透亮。每间屋的灯都擦好,静静放在那里,只等天黑,一齐亮灯。
父亲擦灯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种执着,那种认真,那种专注,我想应该是他迎接新年的又一种独特方式吧!我家三十晚上的灯,特别清爽、明亮,让大年之夜显得更加美好。
除夕之夜,先祭祖,后吃饭。
祭祖时,桌上摆着:大块红烧肉一碗,大公鸡一只,生腐(不切开)一碗;还有三碗米饭,上桌时倒扣入碗,圆鼓饱胀,显得虔诚庄重。摆三双筷子、三只酒杯,并斟上酒。有时桌上摆的饭、菜、酒、筷子,增加一倍。
桌子上方的茶几上摆着蜡烛台,烛台上的蜡烛同时点亮。

一切准备就绪,就要烧纸放鞭炮了。放鞭炮非我莫属,那噼里啪啦的响声,最能代表过年的意象,它记录着过去一年的辛苦,又期盼着新一年的收获。放完鞭炮,我很恭敬地向老祖宗磕了三个大响头,祈求祖宗保佑,今后平安无事、升官发大财!
请好祖宗,我们就开始吃年饭了。年饭菜品不少,但我们不能尽情地享用,因为正月还有不少宾客来访,要留着招待贵客呢。


吃过年饭,穿上新衣新鞋,母亲直瞅着我们:衣服合身不,好看不?父亲给我们压岁钱,从开始的两角钱,到后来的五角钱,再后来是一块钱、两块钱。我和妹妹乐得屁颠屁颠。
那时没有春晚,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火桶里,谈末来一年的打算和希望,谈如何努力、如何发家致富,如何做人、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做事小心、如何注意安全,还分析来年的年成和气候,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最后父亲总要特别叮嘱:小芳林哪,一定要好好念书,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除夕夜的话题还有好多,在这样的 “守岁”中,天很快就亮了。这样的大年夜,真是太值得回味了,因为它充满了人间的温暖,又彰显了年的内涵。


正月初一,是最疯狂的日子。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开门炮又肯定是我放,放炮之前还要烧黄表纸。记得有一年放“双响”,把我的袖口都炸着了,父亲看到我手上青烟直冒,及时扑灭,才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
接着就是拜年了。“拜年拜年,炆蛋上前,三个头磕了,还有五个汤圆。”不过常常是我的头磕得像鸡啄米,也没见到炆蛋和汤圆。我们许家分老屋、新屋,小孩子拜年,跑来跑去就是这些地方,因为那时候家家都穷,一圈年拜下来,口袋里收获的也只是一些山芋角、玉米泡、小杂之类,很少有芝麻糖、花生糖这样高级的零食。
拜完年我们就在街上找未爆炸的鞭炮了,一连数天,乐此不疲。
从正月初二起,义津十里八乡的花灯就轮番上街了。有龙灯、狮子灯、彩灯……,花样不少。关帝庙里的黄梅戏也开唱了,真是锣鼓响、脚板痒,有时竟不知到底是该看灯,还是看戏?


这样的热闹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告结束。那时候过年,前后加起来有小两个月时间,我们仍然觉得时间太短,年还没有过好。
后来到了城里,就再也没有享受到小时候的年味了。现在过年,大家都在玩手机,看微信,更难再有儿时的年味了。新的一年又即将到来,虽然年味不同,但有一点却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对未来,人们仍充满无限希望。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越走越远的年味,越走越远的乡愁!
赵思芳|家乡的元宵
郭光明丨我家的煤油灯
我家的灯是什么样的
擦煤油灯罩
回家过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