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皓|我读父亲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说父亲都是不善言辞的。其实我的父亲还比较善于言辞,我和父亲的交流也不少,但似乎记忆里满满的还是母亲,而父亲,似乎大多是背影。甚至每次和他们视频的时候,都是母亲“独霸”整个屏幕,父亲则在一旁,一副毫不关心我的样子。偶尔母亲不在,当父亲的脸占满了屏幕,我看着他,那笑起来就会多几分褶皱的脸,还有那隐约可见的白发,总感觉,怪怪的。
确实,我一直在写有关母亲的文字,却很少写一些有关父亲的东西。就好像我和父亲的关系,虽然他并没有占据我多少记忆,但我们总是有很好的默契。
不是我不想写父亲,只是每次想要勾勒几幅画面的时候,总感觉力不从心。就好像我在读一本很厚很厚的书,还没有读完就急着去写读后感。似乎有些东西可写,但一提笔便不知从何说起。我很想把他看完,却又发现,这本书太厚,以至于我根本不能在有生之年读完。
父亲似乎就是这么一本书。写于他们知道了我的存在,至今仍在连载。我从小读到大,从现在读到将来。他是第一次写这本书,我也是第一次读这本书。初读不明其意囫囵吞枣,读到现在似乎有些感悟,而以后,我会继续去读,去写。
我不记得我读第一页是什么感觉了,不过当父亲把这本书放到我手里的时候,他应该是很期待的吧,期待我给出反馈,哪怕是一个表情。也许,在放到我手里之前,他就会想我读到会是什么想法。当他想到我可能不喜欢读这一部分,他应该会删减一些;当他想到这一部分我需要了解,哪怕是我不喜欢,他也会浓墨重彩刻画描绘一番。这一部分,如果一起读,应该还是能读进去的,他应该是这么想的。当然我也是猜测,但记忆中父亲确实陪我读了很多我不愿读的却使我终身受益的部分,我就当他曾这么想过吧。

我现在已经读了很厚很厚的一部分了,很多地方只是一扫而过——诚然这本书并不是所有章节都那么跌宕起伏、精彩绝伦,但还是有不少部分让我回味无穷。就比如高中三年读的父亲。我很早就听过高中生活的苦,那是个被人称作炼狱的地方。那个时候我还是很稚嫩的孩子,至少在父母眼里是这样。他们担心我的生活,担心我的学习,像担心一个只学了一节理论课的人便要上战场一样担心我的一切。母亲的工作在时间上很受限制,为了减缓我的压力,父亲选择了让自己辛苦一些,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将业余时间全花费在我身上。
于是,父亲在炼狱里陪了我三年。第一年,我怀着新生都有的好奇和新鲜感,体验了高中宿舍,那可能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年。学校坐落于山脚,宿舍也正好在山脚下。夏天本就很热,每到晚上,宿舍更是奇热,熄灯后,更是连仅有的一个风扇也断了电。白天也好不到哪里去,教室的风扇时不时就坏了,散热全靠心静。学校的自来水管很旧,放出的水经常是黑色的,常常要沉淀很长时间才能体会到清澈。有时候,连打回来的热水都是一股洗脚水味儿……但似乎,我并不觉得苦,一方面是和同学在一起,天不怕地不怕;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身边还有父亲。
有一次我发高烧,一个人请假在宿舍待着,睡得昏死。等我醒过来,爬下床,来到一楼,向宿管借个电话拨给父亲。之后父亲带我去校外的医院打了吊瓶,守着我,见我没有好转,又向老师请假带我回了家。说来也巧,我高中经常受伤或是生病,而几乎每一次似乎都是学校放假前一两天(学校放假是不提前很久通知的),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不记得后来是怎么好的了,但印象里小时候我体质很差,经常生病,而且每次生病吃药都好不了,必须得打针或是挂吊瓶才能康复。而每次挂完吊瓶,针头要么是父亲拔,要么是母亲拔,医生拔针头我都会害怕,但父母拔的时候,我从不怕。高中三年,生过病,还破过相,都是无所不能的父亲帮我处理。高三有一次上体育课,脚崴了,中午没有太多感觉,回来简单处理了一下,晚饭时才感觉到脚肿的厉害。为了不影响课程,还是一跛一跛去上学,当天晚上几乎是每五分钟就会痛醒一次。很幸运父亲一直在我身边,每天都为我处理脚踝。我很担心脚会不会好不了,父亲说:“伤筋动骨还要一百天呢!”也许是对父亲与生俱来的信任,他的一句话我便不担心了。
高中的第二年开始,我便不再在宿舍里住了。我们在外面租了个简单的屋子,平日里奶奶陪我住,父母有空的时候就会过来,但母亲的工作时间上受限制更多,父亲离我更近,于是早上去上班,晚上过来陪我,一开始是骑着摩托车,后来是开着车。高中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自己给自己的,也有外在给自己的。压力大时,常常难以排解,但每次回来只要见到父亲,烦恼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两年时间,我每天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早上六点去上早读,除去睡觉和三餐时间,每天也只有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和父亲平静地坐着交心。压力是如何排解的?熄灯之后,屋子很安静,夏天也只有知了的叫声和电风扇的声音。我想着这个简陋的屋子,想着父亲从早上滴到晚上接到的一桶清水,想着奶奶每天备好的饭菜和夜宵,想着很多事还有人可以为我排忧解难……于是,夏天也不热了,压力也不大了,未来又充满希望了。父亲并没有做多少伟大的事,但他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算得上伟大。
高考也是我很难忘的事,毕竟我到现在也还是认为自己没有考好。当我意识到自己考的不好的时候,当我看到分数觉得不理想的时候,我总会觉得……可显然父母并不这么想。那天晚上我们和一些朋友去吃了饭,父亲喝了很多酒。回来的路上我搀着父亲,他半醉不醉地说:“我今天很开心,我儿子很让我骄傲。”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过几日,今年的考生就要去为志愿发愁了。我当时也很愁,父亲带着我去各种招生宣传会,想让我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他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总能在我考虑不周的时候指出那个致命的缺陷。有些事父亲也是第一次,他后来对我说:“我一直很怕,怕我当时的选择错了……”但当时,就像他说的:“走错了不要怕,我陪你一起面对。”

不过,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回味,毕竟还有好多好多还没有读过。翻开最新一页,也就是现在,父亲出差在外。出差并不新鲜,最近几年,周围几个城市父亲都跑遍了,每年在家待的时间和在外待的时间几乎一样长。我在广州,母亲在家,父亲出差在外,三人三地是常态。不过,若是不出差,长江雨季来了,父亲也会有其他必须去做的事。
说来也巧,我出生的时候,正是长江洪水泛滥最严重的时候,父亲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员,自然是处在抗洪一线的。2016年高中毕业,长江洪水泛滥,父亲也是彻夜不归。去年我本科毕业,上半年疫情肆虐,七八月长江洪水泛滥,父亲还是经常披星光出门,乘朝霞而归。洪水来了,父亲以前是守堤,现在是巡堤。往往越是恶劣天气,越是要坚守岗位。伞坏了得出门,雨靴坏了也不能止步,泥泞是工作的印记,洪水退去才是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父亲对待工作也和对待我一样一丝不苟。他和我讲抗洪的真情,当洪水太大的时候,为了保护大的圩口,不得不牺牲小的圩口。财产损失倒是其次,只是亲眼看着自己几十天拼死保护的圩口就这么放弃,就好像战士们用命换来的土地拱手送人,任谁心里会好受呢。但舍小圩保大圩,就像他们心中舍小家为大家的信仰,虽不舍,却必须做。我的父亲如此,同在抗洪抗疫一线的其他人亦如此。
我不止是在读我自己的父亲,也在读其他人。我读过大伯,他和父亲很像。小时候我觉得这俩兄弟一样的严厉,长大后觉得这俩兄弟一样的温柔。每次姐姐有事,大伯嘴上说着让她自己想办法,最后却还是刀子嘴豆腐心,扛下了一切。我读大舅,读他作为父亲的取舍,为了姐姐坚守了大半辈子——虽然他是退伍军人,但一口气扛俩液化气瓶上个七八楼也会费劲,更何况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读二舅,读他作为父亲的陪伴——他身体不好,但弟弟的学习和品行从未轻视;我读小舅,读他作为父亲的责任——小舅家里孩子多,让他不得不起早贪黑,白天干白天的活,晚上加晚上的班……
我读很多人,看着他们从风雨漂泊中走过来,看着他们向幸福生活走去。我读很多人,却又是为了更好地读懂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会犯错,但应有的责任、取舍、温柔、严厉、陪伴、信任、信仰……却实实在在地写在这本名叫《父亲》的书中。
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书,父亲是一本让我穷尽一生也读不完的书。父亲并不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学者,但他所写下的这些,让我终生受益。母亲常说我们父子俩很默契,默契的意思,也许就是我渐渐能读懂我的父亲。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的空坟墓
雪地里的父亲
送行与离别,也是要有足够的勇气
小学没毕业的父母,给了孩子怎样的诗和远方?
小 姨 / 文: 袁建军
原创 | 父母的遗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