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由来:漂洋过海的真实事迹,跨越国界的友情

我常常在想:他会不会后悔,自己让他离开了,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见上一面。他踏上回到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是否依旧会想起自己?会的吧,毕竟他是那位东方先贤的追随者,君子待人以诚。就这样,卡本蒂埃目送着丁龙上了远去的游轮。自己也将从此一个人。

卡本蒂埃,或许早就打算为丁龙的愿望奋斗一生了吧!从他回国的那刻起,自己唯一能为这位好友做的事,或许只能是让他的愿望,更快,更好的实现吧?

1.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由来

当丁龙与卡本蒂埃两个人陪伴彼此几十年之后,丁龙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卡本蒂埃心里已经有所准备。相伴几十年,卡本蒂埃知道丁龙还是很想回到那个幼时的故乡,尽管自己以主人的身份将他留在身边几十年。如今不得不分别,自己也要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以此感谢多年的照顾以及陪伴。

在丁龙尽职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卡本蒂埃已经做好送他一笔钱财,或者送他回家的打算了。然而,自己终究还是不了解他。他说:“我想请主人在您的母校,将我为您服务毕生的酬劳捐献给她,用以建立一个汉学系。

卡本蒂埃再一次吃惊了,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丁龙的品格所折服。但无疑,丁龙在他心中的地位更加的高尚了。当时,有四处打着“将华人赶出去”的口号。他这么做,或许,是想做点什么。

于是,卡本蒂埃帮助丁龙,让他写信给哥伦比亚大学。

(图片源自网络)

“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元的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丁龙,一个中国人。”

而这,的确给哥伦比亚大学出了一个难题。是的,12000元的美金,对于大部分美国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巨款。但是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建立一个前所未闻的汉学系却是远远不够的。

而卡本蒂埃同时在这封信里同时私人写了一封信给母校并且捐献了部分钱财。说这十万美元,都是自己省出来的,希望母校建立哥伦比亚汉学系。并以“丁龙”命名。他亲自帮丁龙完成了这一愿望。

2.丁龙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为何要建立汉学系的猜想

在今年的纪录片《寻找丁龙》一切都得到了答案,丁龙原名为马万昌。在当时,人们其实并不知道,丁龙到底是不是他的姓,而名字又是不是只是龙。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汉学系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对他的了解知之甚少。他的一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档案馆也仅仅只有两页纸。并且当年相当多的细节,至今大多已无法考证。

(丁龙年轻时的照片,一个朴实无华的青年人)

丁龙1857年诞生于广东,18岁被卖至美国,成为了一名人人可欺的“猪佬”,受到非人般的对待,并在几经辗转之后,来到了卡本蒂埃家里成为佣人。

(1882年的法案掠影)

而关于为什么想要建立汉学系。笔者当时也只能这样猜想:彼时,在美华人遭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对待,甚至是被要求“必须滚出去”。他们的处境艰难,也正恰逢是丁龙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情况愈来愈糟糕,更有甚者在夜间睡梦中被人杀害。这是一段让人心酸的黑历史,他们不被理解,自然也得不到尊重,连生命和财产都得不到保证。他其实也是想被理解,想得到更多的尊重,不受人歧视和侮辱。同时,他更希望那些与他一个面孔的人群,也能不被歧视。这也许是那封信的结尾说“一个中国人”的原因吧!

(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华人)

在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建成后,他就离开了,从此让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后来知晓的新中国寻找了一百多年。颇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感觉。

3.卡本蒂埃:从血腥的资本家到各种慈善基金捐款人

卡本蒂埃,出生于皮匠家庭,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开始授学,毕业后,前往加州淘金。在这次淘金中发财,创办加州银行。这期间,他的一些行为实在说不上光彩,但如果以金钱论输赢,他的确是成功了。

之后,在一片处女地上建立一座新城——奥克兰,并且自任市长。这块地头,都是坑蒙拐骗得来的自立为主,将原有的主人变成租户,同时,他对待下人也是十分的尖酸刻薄。

丁龙,起初为他家管家,负责家中各种事务。但是,卡本蒂埃性子十分暴躁,醉酒后经常会打骂下人。一次,醉酒后,他对家中的仆人打骂,并将家中所有的下人遣散。

卡本蒂埃很是惊奇,当他把他们解雇后,他们全部都选择了离开。但是,只有他继续选择留下。他问丁龙:“你为什么没有走?”

(卡本蒂埃)

丁龙说:“当您把我解雇后,我没有回来。是因为我并不是那种为了薪资而留下的人,而当您蒙难后(其实也只是无人照顾),我回来看您,是出于孔夫子说的礼。而我也将离开了!。”

卡本蒂埃对此感到不安,他开始了解了这个来自东方的仆人身上古老的行为并为其魅力所折服。他又问:“你上过学吗?这些都是你在学堂里学到的吗?”

卡本蒂埃再一次的震惊了。“不,先生。这只是每个中国人对孔夫子的话耳濡目染的结果。”对卡本蒂埃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个古老的国度中每个人都有如此的美德,并且信奉一个人的学说。这或许对他来说,有些难以想象。卡本蒂埃对丁龙道歉,并且希望再次雇佣丁龙。自此,两人形影不离。卡本蒂埃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个来自东方的“低贱之人”。

4.卡本蒂埃对丁龙的态度,远远不止是敬重

丁龙回到卡本蒂埃家之后,卡本不再将他与普通的下人一同看待。时时都将这位东方人带在身旁。在一次海上邮轮的聚会中,当时在场的人,都是白人,他们拒绝身为中国人的丁龙入席。卡本蒂埃为此感到生气,别人说丁龙是“异教徒”,卡本蒂埃对他的人品这样形容:“虽然他是一个异教徒,但却是一个正直、温和、谨慎、勇敢和友善的人。”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并且碍于卡本蒂埃的面子,他们选择了闭嘴,以及无视。

此后,卡本蒂埃这样评价丁龙:不错,他是一个异教徒。像苏格拉底,留克利希阿斯,艾匹克蒂塔一样…他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孔子追随者,行动上的清教徒,一个信仰上的佛教徒,一个性格上的基督徒。在卡本蒂埃的眼里,丁龙好比一个完人,没有丝毫缺点。

5.关于汉学系的命名,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希望以卡本蒂埃的名字命名这个系。因为,校方实在不想用一个无名的中国人来命名这个系。校方曾质疑丁龙的存在,但是卡本蒂埃只是回答:不必质疑丁龙中国人的身份,他不是虚构,而是真实而鲜活的人。

但卡本蒂埃坚决要求用丁龙来命名,否则将会撤资。包括,在慈禧太后得知哥伦比亚大学将用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一个系后,立即想办法希望将这个系的名字以一个政府官员的名字命名。此事关乎国家尊严。丁龙连学都没有上过,首先与清廷一点关系都没有,其次与孔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命名一个系,实在是有损国家尊严。于是,清廷要求用李鸿章,或者驻美大使伍廷芳来命名。但是,卡本蒂埃坚决不允许。为此,他曾与校方多次周旋。而卡本蒂埃也成功的为朋友捍卫了这一荣耀。

最终清廷也是送了5000册中国古典书籍援助哥大建系,以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尽管,在这场比赛里,清廷输了。但是,清廷给予了丁龙孔子学生的身份以维护清廷尊严,毕竟如果真的跟清廷没有关系,又跟孔夫子没有什么关系,这真的就糗大了。

(珍藏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古典资料)

6.两人的离别

丁龙1901年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并且本人在1906年离开了卡本蒂埃。此后,他去向不明(后来,结婚生子)。而卡本蒂埃由于性格原因,终其一生未婚。

即便如此,在丁龙离开后,卡本蒂埃依旧向母校继续捐款。想想也是让人泪奔,你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无法再为你做一些什么,只能是不断的帮你把你希望的汉学系快快落实。以便今后想起,于心无所亏欠。这也是为数不多还能为你做的事!

卡本蒂埃与丁龙的分别,实在迫不得已。由于美势力强大,卡本蒂埃与丁龙往年别离。为此,他曾在《哥伦比亚季刊》上为其申诉:即便是从南欧,或者西亚来的流浪汉或者杀人犯都能轻易在美国获得生活的机会,但是他生活在此的权利却被剥夺。实在是不公!

(离去的丁龙)

此后,卡本蒂埃不断捐款。甚至成立各种帮助有色人种以及妇女的基金会。他开始转为慈善家,并且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成为一座桥梁。他不再是那个残酷的剥削者,而是一位充满慈善家。

卡本蒂埃晚年由于捐款,生活陷入困境。只能与一条牧羊犬一起生活。死前与丁龙的书信,仍然希望能再见他一面。但是,这一愿望并没有成真。丁龙当年受法案影响被迫离开。他也不曾料到过,这是最后一面。当真让人唏嘘。

7.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中国的学校。不同于现今大学汉学系主要是二战后才开始建立,这些汉学系主要是讲究实用,并且功利性较大。哥大汉学系,保留了注重古典文化精神以及人文传统的欧洲传统院校建校风格。

同时,哥大的“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不仅是哥大东亚系最高荣誉,同时也是国外汉学最高荣誉。而今,哥大汉学系在国际上举足轻重。校方也十分的看中“丁龙汉学讲座教授”这一职位,宁肯空缺二十三年,也不曾滥竽充数。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也为中国培养过不少人才。比如,徐志摩,闻一多,陈公博……这些人后来都是中国的文学大家,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一切都是当初为此努力的二人希望的,而又未曾奢望的。但无疑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是他们友谊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值得尊敬的小人物——你不知道的中国人
一个突然消失的中国人,失踪了近百年,全世界都在找他,他是谁?
丁龙后人今何在:跨越两个甲子的传奇
一个中国仆人的深沉愿望
哥伦比亚大学为什么会记住这个卑微的中国人?
丁龙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却穷死累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