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东会战运输线

孤东会战运输线

在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地方运输企业曾承担了大量的砂石料运输任务。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到周五上午,东营,滨州、淄博、潍坊的运输公司都集中到油田“三配一调”开会,领取任务。我公司也不例外,广南、广北等水库,五号桩、孤东的“围海造陆”等工程都有我们的车辙,有我们运去的货物。
1983年的一天,我公司自三配一调领来了往孤东运石头、石灰的任务,调度必然要跟车去实地测定里程,为计算运费提供依据,做到调度车辆心中有数。
自孤岛向东一片荒凉,野草丛生,星星点点的种地屋子,前行十几公里,直到一个三岔路口,才猛然间发现路边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柳树。它碗口粗,五六米高,虽然貌不惊人却显得弥足珍贵。当时“一棵树”不但成为了在孤东活动的地标,居然也成了地名。自一棵树再向右转两三公里有一道潮沟子,沟里用废弃钻杆垫成了“管子桥”,既不影响潮起潮落过水,又能通车。这也是石油工人的“一大发明”,恐怕全球独此一座吧。过了桥是大片的滩涂,南靠黄河,东北临大海,涨潮时海水茫茫,落潮后一片沼泽,这就是后来的孤东油田。
油田调度对我们说:你们猛干活猛挣钱吧!油田已经在孤东完成了地质勘探,完成了第一口探井钻探任务,那里蕴藏着亿吨级大油田,要搞孤东会战了,前期还要修拦海大堤,会战地点周围要修围堤,围堤内要修纵横交错的公路,还要建联合站等许多工程,今后的运输任务少不了。我们听了都非常高兴。
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名石油工人,1.8万名民工,55部钻机等设备齐聚这里。前期工程的石头来自200多公里外的山上,人们将其喻为“搬山填海”;油管等设备来自于百公里外的油田“基地。”运输车辆有的横跨“一号”渡口,有的走“刘家夹河”渡口,还有的绕行滨州黄河大桥,这是多么庞大的运输量啊!
当时,油田运油管用的是“管拖”车,那是一种没有车厢,靠人工拧紧螺栓,使上下槽钢夹住油管,用油管把主车转盘与鞍座连在一起的车辆。它不但载重量小,装车费时费力,还易造成前后不直行,发生交通事故,在一号渡口上下船,时常被卡在船舷上。
孤东会战的联合站建设、由油建一部负责,时间紧、任务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连新成立的劳动服务公司拉上去,仍然无济于事,主要原因是油管、成型钢材等原材料运不上去。
那时受保密原则限制,油田各二级单位不能与地方直接发生业务关系,但劳动服务公司却有一定的自主权。1984年6月的一天,他们的罗工程师来我公司雇用了2辆10米半挂车,他们使用后感觉比管拖车要好很多倍,就立即把这一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自此他们就每天要4辆半挂车专跑孤东。
1984年9月的一天,公司翟经理派我去油建一部洽谈运输合同。我在一间小板房里等了一会,生产办张主任来了,他高挑匀称的身材,白面书生的模样,衣服整洁可体,东北口音谈吐麻利,不用问就知道是从大庆过来的。经协商,他们用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与我公司签订了8辆车的《半挂车运输合同》。合同规定车辆每工作一天按一个台班计,如遇返程装货按双台班计算运费。那是我比较成功的一次工作经历,那人,那房,那合同,真真的使我不能忘记。
那时,往孤东运货的车都被卡在了“一号渡口”,县交通局陈局长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待渡车排队情况,看到车排出了三公里多,到了交通局附近(利河路与振兴路口),就急急地向渡口走去。油田总调度也时常赶到渡口,几乎每天与地方领导在渡口现场办公,遇到码头上需要方木垫跳板、需要厚钢板铺接缝,总调度长大笔一挥批个条子,立马就可以到油田供应处提货。只有现场解决问题,增加轮渡班次,多过一辆车,孤东会战就会快一分。
当时,管理一号渡口的航运公司,是从我公司分离出去的单位,职工之间非常熟悉,因而这8辆车,往往不排队就直接向前闯。开始管理人员还挺较真,但怎么能经住司机软磨硬缠、连打带闹呢。拦来拦去,最后车还是赖赖皮皮地上了船,后来他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看不见了。有时这些车赶到孤东卸完货,再装上“爬犁”返回,早上同时装货的油田车还在排队待渡呢。虽然现在说起来仍然有点不好意思,可那时油建一部的领导职工好高兴呀!
后来,这种情况被总调度知道了。有一天,总调度乘坐的车跟在我公司一辆半挂车后面,看到这辆车不排队,大摇大摆来到渡口,无所顾忌地上了船,非常生气,开车就进了航运公司,本想查问指责,但当得知了详细情况后,总调度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把我公司剩余的半挂车分配给了钻井、井下和采油。
1986年12月的一天,我公司在井下的4辆车,已经完成任务回到公司,晚8时又接到井下调度电话,当夜必须把4车油管送到孤东,否则下半夜寒潮大风袭来,潮水漫了管子桥,油管送不进去,就会影响原油“日产上万”的目标。调度最后加了一句:考虑再三,这任务只有你们能够完成。
油田历来是军事化管理,电话如同军令。我公司4辆车先到井下装货,然后直奔孤东,赶到时已经是下半夜了。
起风了,下雪了,东北风呼啸卷起雪粒,啪啪地打在人脸上,气温陡降到零下十几度,井架和灯不停地摇晃着,已经能听到海浪的声音了,但这些他们全然不顾,集中精力干净利落地赶快卸车,抓紧时间返回。待返回到管子桥,桥面上海水哗哗地向西流淌,已经浸过半圈轮胎,幸亏没有淹没消声器,4辆车方能安全返回公司。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我公司职工与油田职工一起摸爬滚打,有的车每月完成四五十个台班。那时,我公司已实行了生产奖、节油奖制度,尽管每节约一升油才奖励2角钱,但节油300升,领到手60元奖金,职工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据史料记载,自1986年3月,孤东会战正式拉开帷幕,至9月,共打井794口,投产783口,当年生产原油323.8万吨,第二年突破500万吨。正像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胜利油田指挥李敬,山东省副省长、胜利油田党委书记李晔给孤东会战祝捷大会送的一副对联,上联:四化大业正像万里黄河滚滚向前直下渤海不回头,下联:孤东会战犹如降龙伏虎节节胜利直上万吨不停步,横批:乘胜猛追。1991年孤东采油厂原油产量达到了521万吨,胜利油田达到3350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看今日黄河尾闾,“大桥飞架连南北,浮桥漂荡接两岸。”黄河阻碍运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简介:李晨,生于济南,原籍垦利。青年推小车,中年管汽车,老年学写人生故事。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接 车
麦浪滚滚
军马嘶鸣
畅游黄河入海口
牛也坎坷
母亲与刺绣厂
昼夜二百里
交公粮
消 夏
英魂长眠 日月同辉
今昔永丰河
牡丹富贵苗难栽
春种秋收不违农时
重庆顺江三峡游
七十年代家乡年
小年后运大豆
家乡的能人
换 瓜 干
黄河的温顺与暴虐
话说黄河刀鱼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态图】突然看到一辆车,挂车上太有爱了吧!
城际干线甩挂运输的公路牵引车调度问题及其求解
【每天老照片】-1万-9701- 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
好用耐用不操心 卡车司机谈为啥选择BPW
专访|杨奉钦:通亚汽车既要保持运输类半挂车优势,更要开拓作业类专用汽车市场
那一夜,差点被冻死在驾驶室……老司机讲述40年卡车生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