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尺讲台,白尘飞扬

三尺讲台,白尘飞扬

讲台上的梦是黄色的,台下一张张向日葵般的脸。
爹就像一棵玉米,从这块田地移栽到那块田地,很快扎下了根。
爹像一条被放生的鱼儿,在新鲜的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新学校有十几名老师,不论年长年幼都是兄弟相称。出身相同的老师们,都被同一场风吹过,被同一场雨淋过,说着田野统一的语言,做着村庄同一颜色的梦。爹多了些兄弟,我多了些大爷、叔叔。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宁愿自己的肚子空闲,也省出馒头和菜给我。教导主任吴老师比爹长几岁,矮矮的,胖胖的,一脸和善,脾气也好。吃饭的时候,他先主动吃我一块玉米饼子,他说喜欢吃这一口。然后再给我一个白白的馒头。语文老师李叔叔和爹同属于一个乡镇,一起来的这所学校,因此平时更加亲切。他身材弱小,病怏怏的,饭量很小,有时一个馒头吃不上,他把一大半饭菜给了我。本地的几位民办教师叔叔,家境较好,常常借给爹粮食带回家。晚上批改完作业后,爹同几位大爷、叔叔常常拉呱到深夜。学校是一个生长欢笑和亲情的大家庭。我在亲情的温暖和更多的父爱中成长。
学校公办、民办教师参半。民办教师教的课比公办教师要多。爹主动找到校长,要求带两个班,同时又任我班的班主任,这样的担子比民办教师还重。那时的数学课分为代数和几何,爹一天上四节课,工作量是一般老师的两倍。爹像一台连轴转的机器一刻也停不下来,白天上课,晚上批改100多份作业。有的老师忙不过来,在班上找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帮着批改作业。爹却每份作业都是自己亲自批改,丝毫不偷懒,宁愿不吃饭、不睡觉。吃完晚饭后,老师们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爹却钻进办公室,伏在作业本上。
爹有一个“百宝箱”。他用一个粉笔盒,四周粘了一圈圈报纸,里面是爹平时捡的粉笔头,长的、短的、白的、带色的……挤在一起交头接耳,挤眉弄眼。他舍不得用一整支的粉笔。下课的时候,挨个到各教室的讲台上捡粉笔头。每次,粉笔剩下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时候,爹会在黑板上重重地划一道直线,把一支粉笔的最后生命轨迹定格在黑板上。
浑浊的煤油灯下,狭小的玻璃窗辉映着爹伏案劳作的身影。爹还自学了中专、大专的课程。他说,时代在跑,你也要跑,否则就要落伍、出局。知识就像粮仓,必须有储备,否则,米尽粮绝,就要挨饿!
 “樊老师的课讲得真棒!通俗易懂,让人感兴趣。”同学们夸奖道。
爹教的学生数学成绩全公社第一,他带的班级升学率全校第一。爹出名了,是全公社的教学能手,学生家长提起爹都赞不绝口。那天下午,公社教育组组长李老师突然骑自行车来到学校,见到爹一脸的笑容:“老樊,家里缺粮吃吗?我借给你200斤红高粱吧!什么时候宽余了再还!”爹嘴唇颤动,脸绯红绯红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咧着嘴笑。以后,当爹把领导借粮的事对人讲时,一脸激动,眼中含着泪滴。他觉得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有一个姓王的女生,比我高两级,学习很好。王家本村的,家住学校后邻。每天吃完晚饭,她都来找爹开“小灶”补课,单独辅导。
学的认认真真,教的全心投入。
爹顾不上我了,打发我一人到教室看书、做作业。我孤零零地走进教室。一盏煤油灯在敞大的房间,如一粒黄豆,在厚重的夜开凿出一个明亮的洞。到处黑黢黢,风吹草动,好像有鬼魂在游动。我胆颤心惊,对爹一肚子埋怨。爹咋对非亲非故的学生这样上心?
王同学很争气,竟考上了中专而且是军校。当时的中专生就是国家干部,上中专就意味着永远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反复到学校念爹的好。爹高兴得合不拢嘴,比我考上还高兴。王同学成了他的骄傲,以后一提起她,爹眉色飞舞,一脸花开。
 白天,爹在白尘飞扬的三尺讲台激扬文字;夜晚,爹在浑浊的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常常我一觉醒来,爹还伴着疲惫的灯光,眼睛几乎贴在书上。爹一只眼睛高度近视,由于心疼钱,一辈子也没配上一副眼镜。那天,他在集市上转了大半天,下了几次决心,最终花了3元钱买了一副平镜,近视镜太贵,买不起。
爹入党了!
他一整天笑哈哈的,我看到他心中红旗飘扬,鲜花盛开。那天晚上,熄灯了,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吱呀吱呀——床的响动将我从睡梦中惊醒。直到天亮,爹一点也没睡着。我知道,爹是激动啊!
那天,爹从工资拿出10元钱买了苹果、饼干一堆,一大早就骑上自行车出了校门。原来,班上有个同学因家境不好,家长死活让他退学当劳力。爹骑着“大金鹿”,一路颠簸,急匆匆地来到十几里之外的村子。学生家长远远地看到爹后,偷偷躲了起来,并且把同学送到亲戚家。
爹吃了闭门羹。
爹并没死心,偷偷地躲在草垛后面。那位学生家长却认为爹走了,刚进家门被爹堵了个满怀,场面有点尴尬。爹苦口婆心,谈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学生家长松了口,答应让其返校。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名牌大学,在国家部委上班。爹提起他,十分激动和自豪:“差一点瞎了一棵好苗子!”
爹对我要求十分严厉。要求其他同学做到的,我也必须做到,一点也不能搞特殊。那时,上晚自习,教室点的是煤气灯,烧的是煤油,用的是特殊的灯芯。打上气,煤油雾化,点着后可与电灯媲美。教室亮堂堂,院子明晃晃。为了不耽误同学们上课,每次晚饭后,爹都是让我把灯点着。灯着了,我却浑身上下都是煤油的味道。
贫穷的日子苍白而又暗淡,挤不出一点油水。每次周末回到家里,娘都是为我蒸一大锅玉米饼作为一周的口粮。学校有一个小食堂。爹是按定量吃饭,每顿两个馒头,一个二两。爹分一个给我,然后,再同我分一半玉米饼。一份菜是5分或1角钱的,我们爷俩对半倒开,每次爹吃的都是菜汤兑白开水。
班上一位同学爱围着爹转,吃饭的时候也不愿离开。爹干脆把馒头递给了同学,把自己的菜汤倒给同学,自己啃我和同学的玉米窝窝头,喝一碗白开水。当拿着白白的馒头时,我迟迟不忍心下口……
爹生性耿直,看不惯的就说,心中存不得一点带颜色的杂事,被人称作:“炮筒子”。那个经常和我们一起吃饭的同学,被炊事员派去挑水,耽误了上课。爹气愤地找到炊事员质问,与他大吵了一顿,最后校长出面,才把事情平息。
学校搞勤工俭学,爹让我带上干粮跟着同学回家,一起拾青草。按说,家在外地可以不交。5天下来,我晒得又黑又瘦,上交的青草是最多的。
我今生挨了爹一次揍。
那天中午,我和后位因争地盘起了纠纷,动了手打在一起。爹进来了,全班鸦雀无声。一张张写白的脸,等待着我出的这道难题看爹怎样破解。爹瞪着眼走近我,啪啪---他抡起一只大手在我背上拍了两巴掌,并把我拖了出去罚站。本来吃了亏,又挨了爹的打,不但痛,心还有点伤。
这是爹第一次打我,也是唯一一次。
我感冒发烧了。爹为我买来了药,并且把馒头和饭菜全给了我。晚上,我早早上了床,爹非要和我一个被窝,紧紧地搂着我。爹身上好暖好暖,一阵阵暖流迅速传遍我的全身,驱逐了我的寒冷和病魔,我很快好起来。一连几天,爹都是把饭菜给了我,自己啃着玉米窝窝头,喝着菜汤兑的白开水。
爹的爱就像一杯老酒,只有慢慢地品、一点点尝,才会明白其中醇厚的滋味......
班上一名女生又辍学了,爹的心隐隐作疼,因为这位女生学习一直很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那天晚上,爹骑自行车来到这位女同学家。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她的父亲因病早年去世,娘拉扯着她和弟弟过日子。看到家徒四壁,听着女同学母亲的哭诉,一只又一只手触摸到爹心中柔软的地方。爹流泪了:“嫂子,恁的难处俺知道了,孩子的前程咱可不能耽误,俺会尽力帮恁的!”临走,爹从口袋中摸出10元钱塞到她的手中,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
从此,爹每个周末挤出半天时间,带领我和几位同学到女同学家中帮着收拾庄稼。
 爹解出了许多代数上的等式、不等式,也解出了许多社会上的等式、不等式。
爹教育我:
做人>一切;
善良>小聪明+算计;
感恩之心>财富的回报;
汗水+毅力>捷径......
你对别人X=别人对你X;
吃亏=不吃亏;
付出汗水y=收获成果y;
善良+诚实+勤俭+努力=优秀.....

这些成为至理名言,成为传家宝,成为我的路标和航灯。一路走来,几十年的人生之路,我之所以规规矩矩、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不趋炎附势,不弯腰屈膝,不欺人仗势,大步走着人间正道而不走暗流小道,做人讲大原则不讲潜规则,一方面是爹的传承和基因,另一方面得益于爹的言传身教。  
爹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第一老师!

(摄影  旅途)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樊俊利,笔名一帆,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山东利津人。中共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石化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胜利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签约作家。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从事文学创作。先后有诗歌、报告文学、散文等发表在省部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多篇作品在全国获奖,出版诗歌散文集《回家的河流》,纪实文学集《荒原,今夜星光灿烂》《荒原作证》,诗集《守望》,散文集《雪花那个飘》等。现供职于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刻着伤疤的那一夜

苦菜花的笑声

白天站讲台 夜晚站田野

我的“窝窝头梦”

在医院陪爹过大年

我的“疯娘”,心中有一轮太阳

天塌了,还要撑起来

一包萝卜 两条人命

漫漫求学路

奶奶得了“摇头风”

爹是一座山

这个春天,我要修炼成一尊佛

为一片落叶送行

当民工的日子

父亲的石油梦

北风那个吹

秋到黄河口

爱的温度

六月,麦子熟了

关于父亲的诗歌

过年的滋味

家 有 爱 女

男 儿 如 钢

落叶那个飘

小 姑

风雨中谁是你的拐杖?

梦在田园

那一夜

爹是一座山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习生手记(1982)【连载:四、试讲】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教师节祝福短信
谁的童年没有蛇
郑建灵|我的初中数学老师郑明席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