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锢漏子三叔

过去,我们本地对专门从事修补锅碗瓢盆等器具的手艺人,叫“锢漏子”。

三年自然灾害刚过,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锢漏子。他浓眉大眼,肩挑着一个担子。担子两头翘着,短头放着一个小火炉和风箱,长头放着一个四层柜的木头盒子工具箱。他的锢漏担上方有个支架,用铁链挂着一面小铜锣,两边各有一把小锤,随着他行走步履的节奏晃动,小锤敲击铜锣发出叮叮嘡嘡的声响这便成了该行当的标志性响声。进村后随着小铜锣叮叮嘡嘡,他唱道:焗盆子焗碗焗大缸,焗的尿盆子不漏汤;进村来到了联合庄,庄上有个杨大娘,抗战时期救了八路军,垦区美名到处扬!杨大娘是在国民党政府借黄河归故水淹渤海解放区,黄泛区杨家嘴村集体搬迁到联合村的。
当时正是社员们早饭后出工时间,锢漏子走到村西南刚进村,被一位曲阜籍的孔繁增叫住,便做起了营生。上工社员们问怎样称呼他?锢漏子介绍家住盐窝西边里八庄,名叫张凤安,兄弟四个排行老三,叫他三就行。从此,年龄大的人们背后叫他锢漏子老三,当面叫老三,晚辈的称他三叔。
锢漏子三叔放下挑担,拿下小红炉,接上小封箱,准备自己的活计。
过去农村人穷,孩子又多,打破锅碗、瓦盆的事儿经常发生,家什摔破了又没钱买,于是就等着锢漏子来锔。

村民们从家里拿来需要修理的各种东西。损毁的饭碗,用钻打俩眼,将铜丝砸扁两头再弯钩俩勾尖,敲打入孔内将其固定。损坏的陶器罐子或盆,用钻打眼把铁丝敲平做把钉子扒紧。锅出现裂纹,用扒钉子打眼固定。锢漏子三叔麻利地干着活,周围放着一堆需要修理的锅、碗、瓢、盆。
当时吃饭的碗、地里干活的盛水嘟篓、家庭妇女和面的钢盆(炻器)等,有的已有裂纹,有的已破为两半,都拿来让锢漏子焗。锢漏子拿钻头打眼,焗得完整无损。裂纹或存有沙眼漏水的饭锅,破纹得用在外围用钻打眼固定整体;漏的用铜烧化成水,滴进洞口。两个缠绕棉布园状体蘸水后将内外相对,发出冒烟的呲呲声,待其冷却凝固,就补上了漏洞。对于洞大的饭锅用铜和铁片内外加补丁铁钉固定。
学校有一盏普光照灯,晚上供学生们做作业或扫盲上课。玻璃罩子上反光瓷盘破了后,三叔用金刚钻焗好,又重新使用。高悬在屋梁下成为全村最明亮的照明灯。人们对他精湛的技术赞叹不已。三叔调侃:没有金刚钻,不敢接瓷器活!
有讲究或有身份的人,故意把紫砂壶装满黄豆后注入清水,利用黄豆遇水膨胀的力量将壶壁撑裂后成碎片。又用银锔子锔出荷花图案,使紫砂壶更有价值。我偶遇到一个带青花的手提白瓷壶,用绳绑着内装黄豆的裂纹完整瓷壶求帮助焗拼,用白铜敲打成长条后再用锉磨光,显得更加优雅成为了一件工艺品。当时感到不理解,后来在古董摊上才知道了他价值所在。
陶器和瓷器处理完了后,安起了火炉和风箱,将人们拿来的家庭妇女薅草的扒锄子和勾刀子,烧红后用锤子敲打刀刃,然后在磨石上擦抹,只见快刃峰利。
人们说:老三啊,村里有许多镰、锄、锨需淬火,如果你能会就好了!”“我在家有全套的工具,我家老四可做助手。
天晚后,他就在孔凡增家中寄宿住下了,第二天继续在这里干活。

锢漏子三叔听说,我家附近有处鬼屋。因屋内吊死了一个女人,有各种有关鬼的传说,没有敢住的。三叔不信邪,在此住下来了。
后来,三叔将全家迁到鬼屋。除了媳妇外,还有个闺女乳名叫,从此鬼屋再没有鬼的传闻。我放学后经常看他干活,还学会了不少技术。我问什么,他便传授什么,很耐心!后来,我也可以用钉子砸扁磨出扁尖砸入木棍作钻,给对陶器打眼,然后用麻线穿透两眼,让陶器完好如初。

为了扩大经营范围,三叔回家带来了弟弟张凤岩。推着胶轮推车,装载着砧子三脚架、烘炉、铁砧子、大锤、磨刀石、剪钳等工具,还带了煤炭、料物等用品,到达联合村。他们来到住地的第二天一早就生火开炉。先是象征性的打制小件。铿锵叮当的响声传得很远,村民一听就知道锢漏子老三回来了。
三叔的主业成了修理打制铁器。大致有这样几种:锄、镰、锨、镢、铡刀、铲头、犁头、耙齿、杉耙子、车具、菜刀、马掌、手推车耳子等。这些农具的修理或打制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有些老农与这些物件相顾多年,同甘共苦,有很深的感情,不舍得丢弃,再行修理,不仅是为了省钱,而且用起来得心应手。
三叔左手掌钳,右手拿小锤是总指挥;四叔拉风箱烘火的兼抡大锤。小锤为导向作用,当烘炉烧到活口,根据铁器的厚薄小锤有不同的敲击导向,发出了噹、噹、噹······”敲击声。
镪、刨、磨等工序,三叔都很熟练。当炉里的铁件烧到火口时,三叔即用大钳夹到铁砧上。锻件通红,冒着火焰。此时如何锻打,先打哪个部位,是重打还是轻打,师傅操着小锤,根据大、小的敲击声点拨指挥,锻打也恰到好处。
三叔负责在烘炉溅火淬炼后,用小锤敲打导向。几道工序后将刀刃放到水中过火,然后在磨石上研磨刀刃,对凸凹不平处用钢钳切裁齐。加工后的工具格外锋利。整个工艺过程上叫做热处理恰到火口,尤其对菜刀的淬火处理尤佳。刀刃采用加钢包裹,刀刃的前、中、后经不同淬火处理。前部硬度可砍骨头,中部软硬适中可切菜,后部切软物。经处理后铁刃软硬适宜,经久耐磨,深得村民们的称赞。
三叔兄弟俩,平时在家支烘炉为村民们淬火锨、锄、䦆。由于手艺精湛,外村的人们也扛着工具到村里来淬火。
每逢逢五排十到虎滩集市上干活,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周围十里八乡的名气越来越大。
秋收之后,是铁匠活的淡季。有时供不上手,便打制马掌、大铁钉、镰刀、耙齿、敉立橛、梁檁把锔、菜刀到集市去出售。所打制的菜刀、镰刀,在村内外都是名牌产品。要是销路好,他们晚上也会加班。炉火通红,火星四溅,铁锤叮当,打破了深秋之夜的沉寂。

由于三叔人品好,手艺高超,深得社员们爱戴。经社员大会通过,全家成为了生产大队的社员。其弟张凤岩也成为了社员,并娶妻生子,在此安家落户。
当时是社员出勤挣工分参加粮食分配和年底分红,三叔和其弟向生产队缴钱买公分,同样享受社员同等待遇 。

随着社会进步,锢漏子这种行业已经消失。几千年的锔破、锢漏行当进入了尘封的历史。有些古瓷器上面,布满生了锈的锔子,仿佛锔住了一个凝固的时代。锢漏子三叔这代人已经作古,这种手艺已失传。现在只有在物质文化遗传中见到它的痕迹。
作者简介:杨秀武,利津县人,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园林系果树专业,高级农艺师、国家园艺学会会员、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东营市政协文史专员。获山东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曾参加《山东文化区域通览(东营卷)》撰写工作,有多篇作品在《大众日报》《东营文史资料》等报刊发表。

《东营微文化》投稿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作家】苗志军 | 铁匠骆驼哥
【盘点老行业之四十七】剪刀匠
泉乡铜井:沧浪沟刀具
村画[更漏子]
遥望远村思故乡[更漏子]
旧菜刀如何变得锋利,看这5个解决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