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圣殿!
                  

永远的圣殿

        人到中年,越来越念起旧来。
        尤其是美好的童年,少年时光,时不时就会在眼前呈现出来,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真实,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随着微信群的创立,越来越多的少年时期的伙伴,发小,同学以及老师加入,同学们聊得最多的,也是儿时发生的一件件让人忍俊不禁的趣事。一件件尘封三十多年的往事,又被提起,一帧帧几十年不见的老照片,又被晒岀,一张张埋在记忆深处的面孔,又再次鲜活,一份份纯洁真挚的友谊,又重新温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三十年的岁月,并没有把我们的记忆永远湮没,而是愈加清晰起来。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每一个同学心目中,都有着同一座精神的殿堂,都有着同一个心灵的港湾:石村联中。
        同学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曾经的母校,石村联中。有的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同学不止一次的问:不知咱们的母校还在吗?下次如果再聚会,如果能去母校转一转,照几张像该多好!
        说实话,虽然经常回石村看望老人们,但是,我几十年来也从未去母校所在地看看呢!自从一九八四年冬天我上初三时合校,离开了老联中,搬去了预备河以南的新初中,迄今已经三十一年,时过境迀,母校是否还在,我也不得而知。
        因此,带着对母校的渴念,前不久,我特意回了趟石村东关,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探访母校。

      年愈古稀的大舅,年仅十岁的小表侄儿阳阳,主动陪我寻访我心目中永远的殿堂。
       可是,当我随着老人穿街过巷来到联中附近时,我的心,却一点一点地失望了。
        梦里常常出现的校园,早已不见了踪影,眼前,只是一个个不规则错落的农家院落,儿时的记忆,眼前已荡然无存。唯一和记忆中有点重合的,就是那条向北延伸的荒沟,一株株落尽叶子的白杨树,像忠诚的卫士一般,立在沟里,树下,是枯黄的荒草,在冬日的寒风里瑟瑟发抖。大舅指着这条沟,说,这就是以前的围子沟,沟东侧,是围子墙,而西侧,就是老联中了。
        可是,围子墙和老联中,我心灵深处的圣地,却随着时代的发展,湮没了,再也不见了踪迹。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我离开了这个让我梦绕魂牵几十年的地方。
        可是,几天过去了,我的心,仿佛留在了那地方。对母校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了。
        我的初中母校,石村联中,位于石村和东关村的交界处,学校位于东关村西门外路北,座北朝南。门前有两个大湾,东侧,是东关村的围子沟和围子墙,西侧是老邮政局,邮政局后面是石村的民居。学校只有两进院落,两排房子,一进大门,中间是条宽阔的马路,路西边是操场,东边是小树林。第一排校舍,西侧为老师的办公室和宿舍,东侧为初二和初三的教室。后排是初一教室和总务处以及伙房。
        就是这样不大的一个院落,却是我们的知识殿堂和乐园。
        那时的老师们都很敬业,对学生也好,很有耐心,且个性鲜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校长张炳芳老师,是个嫉恶如仇的红脸大汉,声若洪钟,经常在师生大会上慷慨陈词。副校长范玉良老师,温文尔雅,慈眉善目,稳重大方。我们的班主任牟久生老师,体魄强健,身兼数学和体育两科,对学生宽严适度。语文老师毛继升老师,治学严谨,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学生关爱有加,颇有慈父之风。至今我仍记得毛老师用整整一周的时间为我们详解鲁迅先生的《故乡》,并让我们记大量的笔记,督促我们背诵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文章,并一一检查过关,背不过不准回家,老师也陪着我们不回家。我想,现在的我喜欢写点什么,高中大学时期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就是得益于毛老师给我打下的坚实基础。另外,还有很多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才多艺的张建新老师,年轻帅气而又充满活力。英语项传花老师瘦瘦的,高高的,上课很有激情,对我关爱有加,也使我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以至于后来做了英语老师,都得益于项老师。物理牟久水老师,地理刘好生老师,音乐陆秀凤老师,数学王洪光老师……这些老师,都是那样地敬业,在课堂上挥洒着智慧和汗水,用他们的学识和人格影响着我们。有的老师当时还是民办教师,家里种着地,都是拖家带口的,每逢农忙时节,都是学校地里两头忙,但是我从未记得老师们因为地里的事而耽误了给我们上课。

        课堂上,我们跟着老师学习知识,一下了课,校园里便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打篮球,在校园里玩着各种各样那个时代的游戏,抗拐,摔纸牌,玩玻璃弹球,乐此不疲;女孩们则对跳绳,踢毽子,跳房,跳皮筋,玩石子情有独钟。欢声笑语响彻校园的上空,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快乐的身影。
        校园里的小树林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那些小树苗,是老师们带着我们亲手种的,我们每天给小树浇水,施肥,看着那些小树苗茁壮成长,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仿佛看到了在老师培育下茁壮成长的我们。晨光初露,沐浴着朝霞,我们三三两两,在小树林里读书;烈日炎炎,我们在树荫下乘凉;秋高气爽,我们在树林里捡拾落叶,用线串起,带回家当柴烧;冬雪皑皑,我们在小树林里堆雪人,打雪仗……我当时最喜欢在小树林里哼唱: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
        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初升的太阳,
        照在脸上,
        也照着身边的这棵小树。
        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
        与我共享阳光雨露。
        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
        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
        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小树林,我情有独钟。对小树林最美好的记忆,就是我们每人搬一小凳,在小树林里考试的场景。小树林与我们一起成长。
        最喜欢下雪。下雪了,校园里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行走在雪地里,听棉鞋踏在积雪上发出的"嗝吱嗝吱"的声音,仿佛动听的音乐,快乐在内心深处滋长着。回头望着身后一串串的脚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陆老师教给我们的校园歌曲:
        洁白的雪花飞满天,
        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
        漫步走在这小路上,
        脚印留下一串串。
        有的直,有的弯,
        有的深啊有的浅,
        朋友啊想想看,
        道路该怎样走?
        洁白如雪的大地,
        该怎样留下,
        留下脚印一串串?
        也许从这时起,我才开始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有了思索。
        十几岁的男孩子难免调皮,贪玩。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热得难受,我喜欢和同学们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背着老师和家长,跑到离学校不远的小清河洗澡。泡在清凉的河水中,那种舒爽,战胜了对老师发现后惩罚的恐惧。可往往逃不过班主仼牟老师的法眼。有经验的牟老师让我们站成排,在阳光下曝晒,胳膊晒得黑黑的,用指甲一划,就是一道白印子。我们偷偷下河的事便暴露了,免不了被老师一通狠批,家长知道了,一顿打屁股是免不了的。

  ……
        一幕幕有关母校的往事,虽然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岁月,但仍然鲜活在我的眼前,仿佛发生在昨天。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母校早已沓无踪迹,但是,她早已深深地根植在了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深处,成了我们心目中永远的圣殿。
        再次忆起母校,仿佛,老师们的叮咛,刚刚在耳边响过,仿佛同学们欢乐的身影,刚刚在眼前闪过,仿佛,夏日里微凉的风,刚刚从小树林掠过,仿佛,校园里那口铁钟"当当当"的声音刚刚落下。

作者简介:李希刚,从事教育工作,平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抒发生活感悟,尤喜古体诗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诗文相伴,生活不孤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郑伊涵《美丽的校园》指导老师:张新元
温习三中
毕业季丨同学,美院瓜地里有你的快递啊——没错,这是我们的约定
小作家:马亚男 别了,母校
忘不掉的那些事儿
怀念母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